[好雷] 进击的鼓手:不是梦想,是浮士德式偏执

楼主: CafeRhyme (Rhyme)   2015-02-12 00:08:33
好读版:http://www.2ndnote.com/archives/215
很少很少的雷
要说“爽片”,比起剪接到只见光影、不见面孔,和浮滥爆破的所谓大片,
这才像样。甚至导演也洒血不手软,这套爵士鼓简直放在战场上。
若非“进击”二字成为流行语,应该启用更强烈的字眼来命名。
故事到中段,“梦想”、“执著”、“成功”、“努力”等励志词汇很容易
浮在脑中。但看到收尾,上述的形容词肯定会被片中的军事指挥呛:“你他
妈个死娘砲,在跟我开玩笑吗?梦想个屁!滚!”
那是种近乎和魔鬼交易的浮士德式偏执,是我们多数人进不了的境界。我倾
向解读成,这部片可不是在告诉芸芸众生“我要努力向上。”反而是展现少
有的天才(指那种疯狂病态的专注和渴求)告诉大家:“所以,艺术是稀有
的。”这也是它最后转折收尾,令人大呼过瘾之处。
音乐老师&指挥佛列契,在音乐上的无情、鄙夷、绝对,就是这个态度。当
他流泪或亲切和小女孩打招呼,不是“铁汉柔情”、“刀子嘴豆腐心”,那
只是合理的人性,而在他敏感的事情上,千万别去挑战那异于常人的偏执。
那就像血型、智力,恐怕是天生。滚开吧凡人!看看那句“如果你没本事,
会沦落到摇滚乐团。”多么绝对。(我们搞乐团的是随意多)
尤其最后画龙点睛的一幕,两人进入到同一个领域,多么邪气又迷人。那是
佛列契恶魔般的邀请,而安德鲁终于回应。
就算乐观一点,当它有点励志意义好了,也相当本格派,是父执辈的军事作
风。(不只是他对学生的指导法,导演也很刻意作许多快接镜头,一个拍子
一个拍子,啪、啪、啪、啪,反而以纪律来展现爵士乐)
虽然整出电影完整性不太够,理解支线(包括突然就不见的女友、意义不明
的老爸)的用意,但就是收得匆促。不过这种小遗憾好像也挺贴切那偏执精
神(我衷爱的《海上钢琴师》也有这味道,一样描写偏执而难入世的天才)。
透过大萤幕,全片的压迫感,放诸各种类型的电影来说都属少见。
导演以自身经历来编写,把在众人面前被羞辱、找不到要领而无路可退的委
屈,植到观众心里了,我一度觉得口干舌燥。(在广告片场,看演员一再被
导演或摄影师要求“再来一个take”,尽管都和颜悦色,但气氛就逐渐有压
迫感,更别说碰上片中的严师)巴掌戏真是张力十足。

最后是镜头外的热门议题:他到底会不会打鼓?(只要搜寻“Can Miles”
就会跑出“ Can Miles Teller play the drums”,反而还不是知名爵士大
师Miles Davis呢!)
观影当下我判断他真有玩鼓,只是程度难说。片后查了点资料,原来饰演鼓
手的 Miles Teller 确实是演员,不过他曾有摇滚乐团的鼓手经历,再接受
Nate Lang (即片中被换下的首席鼓手)每天三四小时的指导,透过长短镜
头的剪接,创造出一名天才鼓手。
(不过他练习催速度的片段,总觉得导演表现得太过出力了,事实上打鼓不
太是这种蛮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片中常提到的大师 Buddy Rich 的
演出影片,他老人家催速度时脸也狰狞,但手不会是那样出力。)
最后要大赞:资深演员 J.K.Simmons精彩的演技,魄力十足!还有最后五分
钟的处理,最后一幕是经典之作了!
作者: poorcharles (可怜查尔斯)   2015-02-12 00:11:00
整部我就在想这个指挥到底是谁 威力好强大
作者: cappa (cappa)   2015-02-12 00:11:00
真的爽片 不靠特效爆炸就很爽
作者: Darkbeat18 (喔)   2015-02-12 00:15:00
男主角本来就是演员好吗,推你的签名党
作者: maze226 (萱)   2015-02-12 09:10:00
作者: passion6331 (我是小八)   2015-02-12 15:23:00
看完有通体舒畅的快感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