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全文版:http://deadcatchen.blogspot.tw/2015/02/blog-post.html
贯串整部电影【鸟人】的主题,好像就是"过气"两个字。无法不带同情怜悯地,看着过去
身着黑色紧身衣、威风凛凛的蝙蝠侠米高o基顿,在片中衰老又欲振乏力,长镜头俯瞰著
他光秃秃的头颅、布满皱纹的脸庞。电影里外都让人觉得悲怆,米高o基顿饰演的演员
雷根o汤普森想要藉著改编上演瑞蒙o卡佛的舞台剧,重新获得众人的肯定;现实生活里,
基顿承认自己正如剧中写照,难以再获得光环加身的演出机会。可能这就是导演想要达到
的目的,也不知道导演到底想要讽刺谁,但我强烈地有被射中红心的感觉。
讽刺对象(一):超级英雄电影
我很遗憾执导【鸟人】的墨西哥导演Alejandro Gonz?lez I??rritu相当鄙视英雄电影。
他在接受好莱坞Deadline网站的访问时,提到了他对于现今超级英雄电影的看法,认为
英雄电影不过就是配爆米花的简单易懂,是危害社会的产物。
http://deadline.com/2014/10/birdman-director-alejandro-gonzalez-inarritu-writers-interview-852206/
言下之意,Gonz?lez I??rritu是左派的。尽管我也啃读过班雅明、李欧塔、詹明信等左翼
理论大师的著作,奉为圭臬,所谓的艺术必须是建筑在对资产阶级的挑战,或者伪意识的
拆解。但是身体实践起来,我不能赞同。在【鸟人】里,导演嘲讽了超级英雄电影,并且
对于Twitter、Youtube等通俗文化嗤之以鼻。作为一个漫威电影迷,我没有办法接受,
【超人电影=低级娱乐】这个肤浅的说法,我强烈地怀疑,说这种话的人要不是常常自抬
身价,就是没有真正的品味。尽管对人生的反思或许深刻,左翼知识份子的立足点还是
菁英的,高高在上,并没有与人们站在一起。更嘲讽地说,Gonz?lez I??rritu的电影还是
透过好莱坞发行,如果庸俗是一种罪,那么成千上万的观众与票房,造就了【鸟人】成为
一个极其成功的文化商品,岂不是罪该万死?
作为一个喜爱文本分析的观众,我觉得【鸟人】和导演亟欲区隔、对比的超级英雄电影,
没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以调酒作比喻,它们的基底都是希腊悲剧英雄。在悲剧里,英雄
历经千辛万苦,百折不挠,透过观赏悲剧,我们怜悯与敬畏,得经艺术洗涤。超级英雄
电影也不是铁板一块,不只是外在看起来,他们具有超能力使得他们成为保护地球、
维护宇宙和平的英雄;更重要的是他们内心的脆弱与挣扎。(有关鸟人与希腊悲剧英雄
的典故,详见:鸟人,失败者的飞翔
http://radioonpluto.blogspot.tw/2015/01/blog-post_26.html)
讽刺对象(二):剧评与创作、学院╱通俗
不得不说,【鸟人】电影中对于剧评家狄更生的设定,令人愤怒。由65岁的苏格兰演员
琳赛o邓肯演出一个看似不快乐、尖酸、刻薄的白人女剧评家,出场时总一个人在百老汇
上的酒吧,独自坐在角落摇笔杆。在她的眼中,雷根根本不是舞台剧演员,更别提有自
编自导的能力,她对着他咆哮,发誓要用她的恶评把他赶下(神圣的)舞台。在这里,
我感到学院╱通俗的阶序,深深地作用着,剧评家可以认定前好莱坞演员只是一个小丑,
对其鄙夷不已。雷根被挑起的情绪按耐不住,连珠砲地谩骂剧评家只会贴标签,但对创作
一窍不通。针对这个冲突,我大概看了几篇影评,觉得没有被好好讨论的,是评论与创作
的关系,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但却变成针锋相对。我认为背后的理由还是那古老的命题
:“阶级”,通俗电影属于大众,而评论、舞台剧属于学院。在【鸟人】电影里,古老的
学院在摇摇欲坠,崩毁的边缘,狄更生的剧评仍然占据着纽约时报艺文版的头条篇幅;但
雷根的女儿试图以社群网络工具,为雷根哄抬声势,这是诉诸大众。
我认为两者之间的战争没有停歇过,今日知识的力量已经下放,群众不再是无知的,遂生
产出妥协的中间值,称之为:文化商品。文化加上商品两个字,有些媚俗的意味,特别是
在电影里,点阅率高的都不是舞台剧本身,而是明星的八卦新闻。导演
Gonz?lez I??rritu大概是看不起网络乡民,所以他的设定也仅止于此。我自己是一个部
落客,我从网络上获取许多知识,再次对导演的狭隘感到不满。
许多影评说这是一出黑色喜剧,但或许是我太右派、太通俗,整部电影看完,我竟然笑不
出来。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我一定会进电影院去看复仇者联盟II:奥创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