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进击的鼓手:伟业之下,牺牲、斗争与血泪

楼主: hn14714271 (遁地兽!╰(‵皿′)╯)   2015-02-04 19:14:02
网志图文版
http://interestblend.blogspot.tw/2015/02/whiplash.html
《进击的鼓手》中心主旨简单:“往成功的路上,可以忍受与牺牲多少?”
主角尼曼可以坚决地放弃爱情,冷血地阐述分手理由;置身体于不顾,染满鲜血仍不歇,
更重要的是忍耐老师弗莱彻的欺压与折磨。他的理念就是愿短灿而永植人心,也不愿安遂
但无名一世。
[ 暂时离题一下,演女友的孟丽莎.拜诺伊斯特 ( Melissa Benoist ) 清新、漂亮,能
断然拒之,强化尼曼之决心,除此之外,剧中有几幕神韵颇像 X教授詹姆斯.麦艾维 (
James McAvoy ) ]
泰伦斯.弗莱彻,这位宛如暴君般存在的铁血老师,严厉、残虐、暴烈,凶劲直追《金甲
部队》( Full Metal Jacket ) 的新训班长,嘴巴更丝毫不遑多让。
弗莱彻只求造就一个天才,在此目的下,愿意打下一千人一万人。
于是视学生自尊如无物,掌掴、怒斥等普通技术,信手拈来全不费工夫,更是心理战大师
,羞辱、恫吓、强化权威与引发危机意识,各种手法用得极尽高明。
典型范例,剔除不晓得自己是否出错的胖子梅兹,紧接着掌掴尼曼与怒斥酸言的震撼教育
,再到引入尼曼的朋友康纳利,以致于他即使只是下个指令与节拍,甚至只是脚踩,都令
人望之生畏。
题外话,当看一个人的某个技术做到出神入化时,如弗莱彻干人的样子,不得不说,那是
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享受。
虽然尼曼愿意承受高压,但是他仍得面对各种横生危机,掉谱、车祸与错谱。
不过所谓的“危机”。从字面解释,既是危险,但也是机会,机会来前,尼曼早已完成一
切必要准备,所以这次危机,反倒成为绽放光芒的开始。
而车祸,当然是因受伤而败阵而被弗莱彻剔除,但却是他丧失一直以来顽强意志而退却,
所以成功要件,除却拼命之外,还有一个打死不退的决心。
最后表演的错谱,不枉弗莱彻在电影中表现的一贯精明,设下让人拍案叫绝的陷阱,既报
去职之仇,更要彻底毁了纽曼,而且是在舞台上。
但诚如上面所言,尼曼早已准备完成,而且这回更没失去决心,于是在绝境中上演一场完
美的逆袭。
然后这两人,仇恨对立的两人,因为艺术至美而和解,大概是因两人本就是为此而生,虽
不令人惊讶,但依然感动。
除了看两大主角偏执的演出,《进击的鼓手》优点还有上演前乐团气氛的凝造,宛如士兵
即将投入战场般的紧张,以及各种剪接呈现乐手与乐器演奏画面。
于是,《进击的鼓手》完全值得特地去为数不多的上映戏院加以朝圣。
最后,当弗莱彻站在乐团前面,有种宛如上帝般存在之感,而提到乐团与上帝,用一个不
那么契合的笑话作结。取自《古典乐天才班》一书。
有三个著名的指挥家正在讨论他们之中究竟哪一个是最伟大的,他们分别是乔治.萨尔
( George Szell ) 、连纳.伯恩斯坦( Leonard Berstein ) 与赫伯.范.卡拉扬 (
Herbert von Karajan )
“我相信,我一定是最伟大的”,萨尔说道,“因为我把一个不怎样有名的乐团,领导成
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管弦乐团之一。”[ 这应是指克利夫兰管弦乐团 ( Cleveland
Orchestra ) ]
“呃,我想最伟大的应该是我才对吧”,伯恩斯坦回答道,“因为我既是指挥家,又是作
曲家,在我指挥音乐时,同时也能感受到作曲家的灵魂,而我在指挥我自己写作的弥撒曲
时,则是透过上帝亲自给我启示的。”
卡拉扬听到之后马上回话,“我哪有给你启示?”
作者: yu1164 (鲔鱼罐头)   2015-02-04 23:13:00
推!这部真的值得一看
作者: loulo50712 (AroBb)   2015-02-05 01:57:00
推 真的很好看 只是看完会让同样学乐器的自己感到惭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