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爱情的美好与残酷─专访《推拿》导演娄烨

楼主: pobea (拍子)   2015-02-04 00:14:35
爱情的美好与残酷──专访《推拿》导演娄烨
图文版原文刊载于独立评论@天下 2015/02/02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04/article/2349
作者: 吴老拍
(编按:本文将透露剧情,读者请斟酌阅读)
《推拿》是描述一群“盲人推拿师”靠自己过活的故事。这看似平淡不过的题材,才气纵
横的娄烨导演却将其拍成充满戏剧张力的好片。盲人,被明眼的观众“看见”他们的生活
,如同发生在你我周遭看得见的日常生活,观众投入其中,感受到真实情感的力量。不仅
如此,娄烨更克服技术的重重障碍,用实验电影的精神,运用像说书人的口白,开场演职
员表是口白,片中角色动作与心理状态,也都有旁白,搭配演员的日常对话,用心拍出“
给盲人看”的电影。
● 电影提醒观众:“他们,其实也是我们,只是我们都忘记了。”
盲人眼睛看不到,我们忽略了他们,盲人眼盲但心眼亮,反倒是一般人眼不盲心盲。盲人
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片中写实呈现出盲人们赤裸裸与毫无保留的欲望,让明眼的观众
感受到盲人与明眼人一样,都渴望被爱与被需要。《推拿》讲的是人性,是友情、是亲情
、也是爱情,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美好与残酷。
《推拿》取材自作家毕飞宇的同名小说,他将常去南京家旁的盲人推拿店做推拿的经历与
感悟写成小说,娄烨导演赞誉:“《推拿》小说是一幅微型的《清明上河图》。”由《颐
和园》编剧、也是娄烨的妻子马英力改编为剧本,将小说散点透视的文字群像,改以影像
叙事来传递文学精神。
● 写实与写意之间,从容不迫
娄烨导演成熟的执导火候是成功的关键,就如同老子名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各个角色关系戏分恰到好处,演员表现精采,职业演员演技逼真写实,素人演员演出自然
生动,不论摄影、灯光、美术、音效、配乐等环节也十分到位,展现全方位的调度功力。
全片不浮夸,不躁进,如行云流水,却富有节奏感。镜头有着十分写意的诗意影像之美,
娄导在写实和写意的分寸拿捏游刃有余,从心所欲。
《推拿》片中的生活场景,写实描绘出盲人对情感的执念。王大夫(郭晓东饰)为了留住
自己和小孔(张磊饰)的结婚基金,不被追讨弟弟债务的黑道夺走,不惜以刀割肉痛苦自
残,以死明志的坚决,瞎子爱钱,连命都可以不要,背后是为了拼命守护和爱人得来不易
的感情;推拿店老板沙复明(秦昊饰)苦求不得的“美”的本质,不就是都红(梅婷饰)
一个始终没有对小马说出口的“爱”字;小马(黄轩饰)与小蛮(黄璐饰)由性生爱,身
体是诚实的,让两人抛开无谓的道德枷锁,真实去面对爱情,嘈杂熙攘的外在变化,比不
上小马和小蛮内心对爱的渴望。
● 娄烨:“电影是暗黑里的一道光。”
这些盲人的情爱故事,其实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就像壹周刊每期坦白讲专栏的芸芸众生相,坦白讲书写小人物真实的人生,直白犀利却刀刀见骨,正中人心。《推拿》演员们的演出却是浑然天成的真,让观众忘了他们是在演戏,全心全意投入盲人的感情世界,仿佛让那些贪嗔痴的执念透过光影穿透大银幕,直指观众内心深处。
● 朴实返真的影像与声音美学
摄影师曾剑的影像有着朴实留白的诗性美学,如《老子》:“见素抱朴。”现其本真,守
其纯朴。手持镜头,让摄影机捕捉盲人的视角,还原了盲人生活的场景,让观众不只是“
看到”盲人在沙宗琪推拿中心的日常生活,更感受、融入和谐表象之下的欲望暗流与人际
冲突中。观众的情绪感知被盲人的痛苦唤醒、更被他们的七情六欲牵动心绪。声音指导富
康让观众感受到仿佛就在盲人的主观世界,在现场收音,非常接近于现实,开放式的舞台
现场。影像与声音融于无形,在光影流转之间,让观众反思自身的生命经验,不断敲击心
房,细细反刍再三。
● 娄烨:“电影像是书法,是一种书写。”
有趣的是,美术设计杜艾霖在设定人物表情语言是透过书法的不同字体,创建每个角色的
性格,特殊的群戏安排,让角色们好像调色板各种颜色,被调和成同一个色调,细看都有
其独特性,抽离出来又有各自色彩。剪接也是朴素,娄烨导演跟剪接师孔劲蕾、朱琳说:
“要像没剪过一样。”《推拿》后制一年,每一个画面都是导演和剪接师精炼而成,剪接
超过一百个版本,朱琳说,导演几乎每三天必须完整地看完一遍全片,整个后期看了不下
百遍。时间的积累,各种可能性的不断尝试,才能成功提炼出简约的诗性美学。电影不但
是光与影的故事,同时也是时间的艺术,《推拿》是影人用热情与生命精炼的影像诗。
● 艺术的本质,来自于生活
《推拿》获得第51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效
、最佳新演员六项大奖,荣获第8届亚太电影大奖(APSA)“评审团大奖”及第64届柏林影
展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摄影),堪称是2014年华语片实至名归的杰作。《推拿》映
照出艺术的本质,来自于每一个人在生活的当下。电影的温暖结尾。爱情不是用“看”的
,是要去感受的。不只是爱情,情感也是看不见的,却是最真实的,用心就能感悟。
【以下为作者专访娄烨全文】
问:看完《推拿》,心头浮现的是老子的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这部片的美,不
只是让观众能真心感受到盲人的生活,情感的体验,诸多细节都是很写实的,但镜头又保
留了许多诗性美学,又是很写意的,让观众看完又能回扣到自身的生命经历,各自产生深
浅不同的感受,在写实和写意之间,您是如何拿捏这中间的分寸呢?
娄:记得第一次开剪接会议的时候,我给大家看颜真卿的《祭侄稿》,希望能够学习那样
的一种东西,就是笔墨写实和写意,干湿浓淡的书写变化,和情感以及作者态度的演进形
成一种平衡和互动,有时候感觉电影的很多东西其实有点像是书法一样,是一种书写,是
没法去事先拿捏的,只能从心到手到笔再到纸,写起来看,这其实是我们笔墨的传统。
问:您的作品向来都十分关注城市底层的小人物,《推拿》也不例外,不仅拍出盲人在南
京潮湿而阴郁的城市生活氛围,如同王大夫被黑道追债的生活场景就十分真实,让观众也
回想自己在城市中的生活,在《推拿》中您如何呈现城市小人物的生活样貌?
娄:其实我们不是太清楚那些是不是“底层”或是“小人物”,我的周围的很多人和事情
差不多是这样,我们也在其中,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起摄影机拍你身边的人和事情。
问:您的作品往往有对情感与欲望的直接表露,在《推拿》中仍然有着浓烈情欲的赤裸展
露,如小马与洗头妹小蛮的由性生爱,尤其动人,最后也带来了温暖的力量。爱情是《推
拿》很重要的情感戏码,可否和我们分享这次与过往作品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娄:爱情或者说性爱实际上首先是一种身体感受,“看”也是,只是太通常了,所以被我
们忽略,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看不见的盲人的感受更敏锐,所以和“看”一样的,“盲”
也是一种身体感受。
问:在《推拿》里每个人都恰如其分,但人都是偏心的动物,忍不住想问,导演您最喜欢
那个角色,在真实生活中,导演您比较想要过那个角色的人生,为什么?
娄:喜欢小马,他差不多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哈,他跟随身体的感受,比如“气味”“触觉
”,相比沙复明对有眼睛的主流社会的向往,小马并不迷信有眼睛的世界,他相信自己的
感悟,他相信闭上眼睛也能够看到爱情和这个世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