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音乐图文网页版http://ppt.cc/cqiO
喜剧电影《Interview》反应不佳的三点观察
2014十二月上旬传出索尼影视娱乐遭逢网络骇客攻击事件,
疑似导火线的《Interview》这部电影已经于网络上发行以及全球少部分戏院上映,
华人地区中港台三地分别译名为“采访”、“刺杀金正恩”以及“名嘴出任务”。
《Interview》这部引发热议的喜剧电影,
到底是不是搞笑过头?
以下综合整理它三点反映不佳的观察。
电影评比分数下修
《Interview》释出电影相关讯息以来,
网络电影数据库(IMDB)所显示的分数高达8.2分,
进入数据库史上前两百五十强好评电影,
由于当时尚未公映,这个分数意味着好奇心理:
到底《Interview》在演什么会引起一连串的网络攻击事件?
然而,《Interview》始终无法完全公映,
以网络发行和少数戏院上映的形式发表之后,
换句话说,越来越多人“看过”《Interview》之后,
IMDB的分数开始下修,
截至发稿时间观察,仍有7.3分,
但是我们可以大胆认定看过《Interview》而且还愿意上网去评分的民众,
恐怕是给予相当低的分数,
才能将平均下修的幅度如此明显,
并且我们相信它会持续下修,
因为于另一个知名电影评比网站:烂番茄(Rotten Tomatoes),
影评人与观众群两项百分比形成一致方向,
由新鲜的红番茄转为腐烂的绿番茄,满溢的爆米花转为翻倒的爆米花。
如此可以初步排除当时传出骇客攻击为电影公司商业宣传的反向操作,
退一步说,就算阴谋论为真,也成了一个失败的策略。
电影剧情乏善可陈
透过中港台两岸三地的中文译名合体,
已经足够对于《Interview》产生“剧透”的效果:
“名嘴出任务去北韩,假装采访其实是刺杀金正恩。”
无厘头式的谍报任务并非票房毒药,
如英国喜剧演员豆豆先生的《凸槌特派员》(Johnny English, 2003)
以及其八年后的续集《凸槌特派员:二度出包》(Johmmy English Reborn, 2011)
,制作经费皆为四千万美金左右与《Interview》相近,
首集与续集各有全球票房一亿五六千万美金的收益,口碑也偏向正面,
这样类型的商业电影,历史经验来说收益理应落在这个区间,
然而《Interview》,由于无法完全公映,落得话题十足,票房无效的局面,
所呈现的剧情铺陈凌乱,滑稽的段子引人发笑,却不知为何而笑,
反复出现令人感到麻痺,宛如制作经费过盛的综艺短剧,硬是拉长至百余分钟,
为赋新辞强说愁,为了搞笑而搞笑。
电影题材高度敏感
《Interview》取材敏感,我们可以举几个美国电影史上的例子辅助说明。
同为美国电影的《前进高棉》(Platoon, 1986),
其导演奥立佛史东(Oliver STONE)以亲身参与越战的经验,
故事化传递他反对美国参与越战的立场,
影史上《前进高棉》成为叫好又叫座的美国电影,
当时也存在许多支持参战的电影作品,
让我们佩服美国电影“和而求同,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
《大独裁者落难记》(The Dicdator, 2012)
选择夸张的演绎方式来暗讽揶揄独裁政权领导人的美国电影,
故事背景建立在瓦迪亚共和国:一个虚构的北非国家。
透过这个两部美国电影,我们反观《Interview》,
当中看见大量抨击独裁政权的荒谬以及描写政权领导人热爱美国流行文化的揣测,
若是政治意图,以商业电影文化制裁北韩,力道显然捉襟见肘;
北韩与金正恩都不是虚构的名字,真实的国旗与领导人的样貌,
进行“指名道姓”般的讽刺,
电影列为人类文明史上八大艺术之一,并且兼具艺术与娱乐的本质,
如此题材上的选择,笔者个人认为,并非是一个适当的选择,
即便完全公映,亦未必能获得正面口碑以及票房佳绩,
无论政治与商业的意图上皆造成双输的下场。
无音乐图文网页版http://ppt.cc/cq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