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鸟人-布幕之后所渴望的掌声

楼主: immad (Dammi)   2015-01-18 21:07:28
作品上演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尔虞我诈,竞争角力,如火如荼地消长著,且看导演
以几乎一镜到底的炫技,带着观影者走访布幕之后的众生相,一针见血地刺穿为彰显存在
价值而群魔乱舞的浮世绘,真实与想像之间,期待与失落交臂,莫可奈何地,人似乎得接
受并非一切完美、顺利,却仍无法克制地想要被爱。这是鸟人。
(底下有雷)
话说《Clouds of Sils Maria(星光云寂)》、《Maps to the Stars(寂寞星图)》以
及本电影皆以演艺圈现象为故事发展背景,从演员的事业兴衰,到在商言商的操作,挖掘
出演艺事业、传播媒体的扭曲,而忽略了表演艺术追求的本质,不过所着重的核心却不太
相同。我以为《星光云寂》在意的是作品及演员随着时间演进的变化而不胜唏嘘;《寂寞
星图》则偏重于好莱坞娱乐圈的怪力乱神,已形成病态的状况。
这部电影则探讨演员,甚至可以扩大到身而为人的存在价值是一个如何虚无缥缈的概念,
但人莫名地总期待自己的行为、表现能获得他人的认同,甚至赞美,被爱,但绝大多数时
候,未有量化标准,也不像学校考试的选择题、是非题有标准答案,况且人人喜好不一,
有时候或许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得不到自己所期待的结果。
这个情形便发生在男主角Riggan身上。过气、家庭崩解让Riggan想要透过自编自演的一出
百老汇舞台剧,重拾自我,重温受宠的感觉,不管哪一方面。不过戏未上演,却状况连
连,甚至还先被评论家画了个大叉叉。导演恍如以一窥后台秘辛的角度,仿一镜到底地
揭开Riggan诚心诚意的徒劳,无心插柳的成效,让人感觉这世界是多么地浮华却空泛。(
这是否也影射著绝大多数商业电影的金玉其外,空虚其中呢?!)
导演尚且安排Riggan的女儿、参与这场演出的众演员以及制作,还有观众、评论家等脚
色,看似稀松平常地说著娱乐圈争风吃醋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残酷,不过却仍能提炼出一致
的核心,甚至剧中剧本身也在探索‘爱与被爱’,与当下Riggan四面楚歌的境遇互文。例
如新旧世代的交替,一如Riggan之于Mike,Mike之于Riggan女儿的互动;一如众演员想要
获得赞美的渴求,不管是戏剧上或私生活中。
最有趣的莫过于Riggan讽刺著评论家只会贴标签的发言。姑且不论评论家存在的各场景皆
暗中极尽能事地嘲讽评论家,但以另一个角度切入,倒也弦外之音地传达之所以成为评论
家的动机,其实和获得存在价值并无二致;除外,评论的主动被动双方皆不看而杀的先入
为主姿态,往往张牙舞爪地抹杀了一切,对应着民众之于Riggan的认识多停留在当初演鸟
人时的大红大紫,虽然因而捧场了Riggan的百老汇表演,但会不会不习惯,甚至不喜欢
Riggan这转变之后的路线呢!?纯属推测却总感意有所指。
有时候却没来由地,未在预期中便获得了成效,一如Mike在舞台上"治愈"了长年不举的
遗憾,一如Riggan只不过在外面抽根菸,却因为事故,博得各社群软件、媒体的版面
......等等。正因为努力和成果,因着其他因素而不一定成正比,所以总让人无所适从。
如果我们可以像鸟人嘴巴说的那么容易(无形的声音想像),或一样有超能力(有形的鸟
人现身),把一切无法控制的因素毁灭掉就好了,异曲同工地,Riggan的女儿亦象征其他
逃避现实之众,无怪乎直接遁入毒品的迷幻乐园里,反落了个轻松。
我还蛮喜欢Riggan女儿在后台与Riggan讨论他是否已经准备好首演的场景,再度加强电影
里所呈现的概念。其一似乎反嘲饰演Riggan的Michael Keaton自身载浮载沈的星途,形成
电影角色及其剧中剧角色的三重投射的趣味;其二借由不经意拿自己女儿戒毒的功课来擦
嘴的举动,显示出尽管知晓人生如沧海一粟,但还是无法克制自己仍需要被肯定的潜意
识;或说多想将命运的摆弄弃如鄙屣,这样或许人生便能照着自己所规划的蓝图前进。
似乎导演从开场字卡开始,便不断地戳弄着人类为了成为挚爱,为世人所爱而跌跌撞撞的
伤口,直到最后,命运却丝毫不留情面,期待过高,失落太深,进而不择手段,换来甜美
果实,但也舍弃本质,付出代价,就像电影里的最后一个场景一般。只是大半电影的想像
与真实重叠,替最后一幕留下余韵绕梁,或许Riggan女儿的目光所及就是导演对人性的注
脚吧!?
欢迎光临:
http://dammimmi.blogspot.tw/2015/01/1501birdman.html
作者: miohsieh (蜜欧)   2015-01-18 21:19:00
好文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