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 Favorite 10 Movies

楼主: moulinrouge (归来桃花源)   2015-01-03 01:53:42
又到了得在众多好片之中逼自己选出十部“最爱”名单的季节。
年届而立,这年头能引起我共鸣的电影,
仿佛总带有点家庭、亲子、青春以及成长回忆的味道在其中....
10. Stories We Tell (莎拉波莉家庭诗篇)
“为什么我们要去看一部关于一个多伦多平凡家庭的八点档认亲剧?”
身为演员的 Sarah Polley 很巧妙地用这部纪录片为自己辩驳。
虽然“干我何事”,但事实上所有家庭故事、
甚至所有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都是能引起情感共鸣的。
这部纪录片更厉害的是,看到后半段才发现自己被 Sarah Polley 给骗了!
她用这部“类纪录片”来满足自己的想像,也开了个观赏纪录片的“观众”的玩笑。
你以为你在看30年前的真实片段吗?谁又知道,这些记忆中的片段
何谓真实、何又成了虚构?一部精彩地“演”出来的纪录片!
9. The LEGO Movie (乐高玩电影)
Everything IS Awesome!
Everything IS Awesome when you're part of the team~
蝙蝠侠的最大崩坏!Morgan Freeman 之终于不演黑人!
以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精彩剧本!
本年度最佳大笑片子!!!!
8. Life Father, Like Son (我的意外爸爸)
本片虽然台湾去年就上映、但我是到今年才终于看到。
“这什么年代了,怎么还会有抱错小孩的老梗?”
剧本自己帮自己解套,但接下来的发展却不落俗套。
你可曾看着自己的孩子 - 不是只说他好可爱之类的 - 而是仔细凝视并沉思著
然后突然被“他是我的亲身骨肉”这件事实给震慑到。
但父母是否能理解到,儿女不只是自己身体的一部份传承、更不只是期许的器皿,
而也有他们的意志力去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呢?
7. La vie d'Adèle (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
有些电影,其情感太情烈、冲击太深远,
以至你即使很爱很爱、也得隔个好一阵子不忍再看。
本片就是代表作之一。
那种青春时代、初恋的苦涩已经有太多作品去描述。
但本片透过如流水帐的平实铺叙,却让人一步步掉入 Adèle 的角色心境当中。
以至片尾的情人久别重逢、最熟悉的陌生人之间的对话,
竟是近年来最锥心之痛的一幕戏。
6. Interstellar (星际效应)
即使有再多剧情上的漏洞、或者机械神的乱入,
但说到底,Christopher Nolan 扎扎实实地在大银幕上把我们想像的极致
- 从最虚幻的梦境、直到最深广的宇宙 - 都给具像化了出来。
而且他不想只用抽象的方式去阐述,反而死命地要跟大家理性地解释清楚,
虽然可能越讲越多坑疤,但光凭这点,就看出这位电影人的浪漫以及梦想的伟大了。
是的,Interstellar 真的有很多缺点,在剧情面上或角色深度上,
以至它可能无法成为一部被影评挂在名单上的经典名作,
可是又怎么样呢?我们有多久没有上太空去作梦了?
而且最后回归“因为爱”,就算被批评太过唬烂....
但 - 当过父母的就知道,父亲有多爱女儿吧(笑)
5. Ida (依达的抉择)
近来有几部片都逐渐走“复古”风,用黑白摄影甚至默剧拍摄。
而你能想像这部片的每个长镜头都有如经典名画一般吗?
本片就是如此。每个 long shot 都胜过千言万语。
而且电影最有意思的是片尾,透过镜头终于开始走动、让我们去思考:
“依达的抉择”到底抉择了什么?
一个准备把一生献身给主、清纯如天使的少女
与她失散多年、打滚红尘风姿犹在极度入世的阿姨,
两人的互动与彼此之间的影响成了本片最棒的剧情。
就算入世有再多甜头或享受,但这些何尝不只是积聚地上的财宝而已呢?
虽然我们可能对 1960 年代的波兰修道院、以及历经大屠杀的犹太人社会完全没个概念,
但电影就是有这分魅力,能透过共同价值让观影者产生共鸣,
也因此本片不管放在什么年代,都注定是部经典。
4. Philomena (迟来的守护者)
年初看的这部 Judi Dench 的好片,到了年尾又看了上一部 Ida,不禁莞尔:
若是 Ida 当初叛逆一点、过了五十年就会变成 Philomena 吧(笑)
“难道妇人能忘记她哺育的小儿,不怜爱她亲生的孩子吗?”这节经文犹在耳边。
或许所谓高知识份子看来不值一提的社会花边新闻,
却是一位皱纹满布的平凡老妪一生最痛的经历。
在服譍教会的严格与追随世俗的解放之间摆荡,
在信仰与质疑、悔恨与宽恕之间领悟。
人与人之间相待,到头来还是真诚的爱,才是最终解。
一部让人看完眼角泛泪、但嘴角仍扬起温馨微笑,
充满睿智台词与真挚情感的好电影。
3. The Fault in Our Stars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有些电影总是会触动你的情感按钮,让你边看边与剧中产生情感连结,
进而超越理性而进入纯粹感性层面、并提升到你似乎想穿过银幕、
与剧中角色拥抱、一起欢喜一起忧地惺惺相惜......”
以上是知名影评人 Roger Ebert 对另外一部片的评论,
但实在太过贴切于我对本片的感想了。
是的,本片原属我一定会打枪不看的 "青少年文学畅销小说" 改编、 "纯爱" 电影,
但本片却意外地合我的调,甚至感动万分,即使重看依然掉泪。
我们年轻时,所爱所恨的一切总是那么用力,又总妄想自己能摘下天边的星星。
但到头来,我们能留下什么?谁又真的在我们身边关心我们?
Hazel 那段堪称本年度最催泪的预演致吊里说的:
“I cannot tell you how thankful I am for our little infinity.”
是呀,little infinity。画龙点睛的美好缺憾。
2. La Grande Bellezza (绝美之城)
如果说 Ida 是用神学般的极简凝视之黑白影像达到摄影高度,
则 La Grande Bellezza 就是部游走人神之间、绚烂又优雅的美学作品。
有多久没看过,这么一部纯粹竟美的片子了呢?
若有一座城市称为永恒,除了罗马,没人敢吭声。如此深邃无穷的底蕴,
在140分钟的观影感受里连绵袭来,一种无尽的延续感,
在本片接连看似无关的剧情场景中,串成一段又一段如梦似幻的旅程。
从夜生活、狂欢,到遗憾、葬礼;从新诗朗诵、夜访群像,到少女发狂、修女反朴。
从早晨的台伯河,到深夜的天使堡。这种无边无际、日以作夜的延续,
如此绵延无尽的美,就连想画下一个逗号,都会觉得不忍心。
此外,电影本身的音乐美亦到不行,像穿越罗马心脏的河流般流遍人世繁华。
这是一部道地、太过意大利的电影了。自溺,却又有无限文化内涵让意大利人抬头挺胸。
生命中总是值得,至少浪费这美好的两个多小时,在绝美之城上。
1. Boyhood (年少时代)
没错,本片已经在今年袭卷各大影评十大好片且屡夺榜首,
以至于觉得本片被 overrated 的反扑声浪亦逐渐出现: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看一个德州奥斯汀男孩的成长故事?”
是的。我们可能都不是千囍一代、或脸书时代长大的美国中小家庭男孩,
但关于成长、关于孩提的喜怒哀乐、关于 Fatherhood Motherhood Manhood 的经历,
那总是放诸四海皆转的普世价值。
我们小时候,总觉得父母就是我们的宇宙,回家总在找爸妈在哪儿。
上学之后,又以为同学之间的嘻笑辱骂就是一切,每个“勿忘我”都以为必是此生挚友。
在青春期总会与父母之间有所顶撞、在出社会后又面临全然无助。
随着我们成长,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分离、熟悉陌生环境、又再分离,
我们到底得到了多少回忆、又割舍掉多少?
“I just thought there would be more.”
Patricia Arquette 在本片最让人不忍卒睹的一幕台词道尽一切。
那是母亲的迷惘、父亲的遗憾、孩提的徬徨、与全剧的高潮。
更别说那前无古人的放任 12 年之拍摄手法了。
如果说 Stories We Tell 是部用剧情片手法拍的纪录片,则 Boyhood 就正好相反。
仿佛纪录片般地看着演员们在每年的剧情推演中也自我成长,
如同片尾的台词画龙点睛地说:
“You know how everyone's always saying seize the moment? I don't know,
I'm kind of thinking it's the other way around, you know,
like the moment seizes us.”
是的,我们被时间抓住了。电影也把时间拍进去了....
I just thought there would be more.
是呀,我也希望能多选几部电影。但每年逼自己选十部也算是种精炼工作。
最后要 special mention 一部纪录片 【Life Itself】,
讲述名影评人 Roger Ebert 的一生。
片头有段他自己对“电影”的描述,容我在此再引述一次:
“成长与文明化的目的在于让我们多与人接触、并对他人产生同理心,
而电影就是部能产生同理心的机器。
它能让我们对各种不同的希望、渴望、梦想与恐惧有多一分了解,
它也让我们找到、那些与我们走在相同旅程上的人们。”
作者: alexrules (汤德宗之友)   2015-01-03 02:52:00
都放了stories we tell 就该放前面ㄧ点啊XD
作者: vrmaru (丸丸)   2015-01-03 03:15:00
绝美之城是我的第一名XD
作者: artreborn (yy)   2015-01-03 08:52:00
第10名我也超爱
作者: scream3 (不再开玩笑)   2015-01-03 11:31:00
(笑)
作者: casualk (casualk)   2015-01-03 14:08:00
我也好爱其中几部 蓝色、守护者、爸爸
作者: smik (xx)   2015-01-03 14:45:00
我只同意那句我们为什么要看ㄧ个小男孩的成长史
作者: srx080578 (薯泥玛拉 Rooney Mara)   2015-01-03 20:56:00
第三名我觉得很普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