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黄克义导演之邀,上个星期我有幸在大萤幕上观赏诗人痖弦《如歌的行板》纪录片,
同时也是《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的第二部曲作品。不知是导演手法还是被纪录主角的
魅力,我深深被痖弦其人其诗其行给打动,观影过程有如乘着慢船,缓缓坚定地往某个
远方开去,航向某个充满诗意的他方。
难为情的说,年少时代的我是写过诗的,虽痖弦说“一日诗人,一世诗人。”但我深知,
这一世是成不了诗人的,幸好我仍保有读诗的习惯,特别在拍片后,常翻阅诗集找寻影
像的灵感,于我来说,一句好诗是有电影感的。
《如歌的行板》这部片不仅有电影感、有诗意、更有一股动人的情意,好似痖弦在片中
的形象,睿智温暖,如冬日暖阳,照耀他人。一百六十多分钟的片子,撼动心灵程度就
我个人来说,是超越一次虫洞穿梭之旅的(没错!《星际效应》我就是在说你..)全片
最令我动容的,其实不是痖弦的诗作本身,他实际发表诗作的时光不过十二年,集大成
诗集一本《痖弦诗集》,诗的质量自不在话下,我更感兴趣的,是他的人格特质与处世
态度,痖弦给我的感觉就是他诗作《如歌的行板》开头五句:
温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点点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经经看一名女子走过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码认识之必要
充满节奏韵律,又摆脱制式规则,懂得欣赏他人的美好,以从容写意的眼光,看待自己
与人生,这种性格精神,处处体现在整部纪录片描绘的痖弦身上。看着他优雅散淡的缓
步于温哥华乡间,谈笑风生于理发厅,数着火车时的纯真开朗,对待友人后辈的幽默真
诚,缅忆亡妻的温柔深情,同女儿晚饭的闲话家常,晚年归乡的念旧怀情,以电影分场
来看待,每场戏都无需赘述,自成主角人生观的不同向度,亲情友情爱情诗情,一一摊
散开来,皆享个中滋味。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痖弦与女儿们坐在妻子张桥桥墓碑前草地,一家人就静静并排坐着,
没有交谈,蓝天白云微风,此时此刻的静默,已是首浑然天成,最好的诗,也难怪法国
人说,彼此沉默的时候,其实有天使飞过。镜头语言隐隐呼应他写给爱妻的诗《给桥》
开头:
常喜欢你这样子
坐着,散起头发,弹一些些的杜步西
在折断了的牛蒡上
在河里的云上
天蓝著汉代的蓝
基督温柔古昔的温柔
值得一提的是,痖弦的声线和他的才华一样吸引人,那宛如广播主持人的磁性嗓音,念
起诗的字正腔圆与浑厚,不失温柔,大大为纪录片本身增添动人的可看之处。同样身为
影像工作者,十分羡慕陈怀恩导演能有此机会近身拍摄痖弦老师,与如此温润有才情之
人共事,必是纪录影像工作的极大乐事。
而以影片叙事手法来看,我最欣赏导演那留一手的可贵含蓄,好比痖弦写诗不过十二年,
发表了区区九十几首,在最巅峰之时嘎然停笔,可谓留下许多疑问,是江郎才尽?亦或
是见好就收?痖弦本人一贯以幽默自嘲含糊带过,可贵就可贵在,导演并无苦苦相逼,
而轻轻放手,让诗作为其创作生命开说,让痖弦身上的“诗人”烙印,不全和其创作生
涯挂钩,也呼应了痖弦自己在《痖弦诗集》自序引述纪德(André Gide)的话语:“我
不写东西的时候,正是我有最多东西可写的时候。”
诗人之外,或许大家更熟知的反而是主导联合报副刊二十一载的编辑痖弦,他在其位拉
拔了多少如今已是文学/艺术大家的晚辈,如蒋勋、吴晟、席慕蓉、林怀民等;也曾听
闻长居纽约的木心甫向台湾投稿,便是投到联副,不意外的,木心才华备受痖弦珍惜赏
赐。当然,痖弦跟随洛夫、张默一同创办如今已六十年的《创世纪》诗刊,以及报纸副
刊黄金时代时,种种与中时副刊总编高信疆的瑜亮之争、惺惺相惜,也在片子中多有着
墨。片中那如十日谈似的,跟拍痖弦一一拜访曾同伙飙诗的诗坛老友、提携过的后生晚
辈,看着他们与痖弦的互动,旁敲侧击能略知痖弦在他们心中的崇高地位,该孺慕之情
着实动人。
看到几近结尾,正好奇导演会用哪首诗来完结这部片,没想到替此片结语的不是任何一
首痖弦的诗,而是他和女儿无意的对话。痖弦自认停笔数十载,自己的文学生涯,甚至
人生都失败了,没想到女儿淡淡回了一句:“没有什么比失败的人生,更像一首诗的。”
片末,痖弦重述这段对话,我看着他在斜阳下老迈的背影,仍旧缓缓走着,当下复杂的
心情突然有点开朗了起来,原来痖弦当初说的那句话是真的。
“能够打败时间的,只有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