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版 http://goo.gl/YSYQnP
柏林影展银熊奖得主《年少时代》目前在IMDb和烂番茄皆享有超高评分,国外众多影评盛
赞此片,奥斯卡提名看来也颇为乐观。《年少时代》有其一定的魅力似乎不容否认。然而
,的确也有部分观众抱持这样的疑问:《年少时代》虽然称不上差,但它真值得如此高的
评价?
本片最大特点就是拍摄期间横跨12年,同一批主要演员从小孩拍到成年,青年拍到中年,
的确是项创举,在电影呈现上也达到一定的效果。许多影评聚焦在“拍摄横跨12年”这件
事上,并称不倚靠特效和化妆的真实演员成长、老化带来深刻的观影冲击和感触。针对这
点,我认为导演的勇气、恒心与创意的确值得钦佩,但也颇怀疑一项拍摄壮举是否必定能
提升电影品质。12年达成的效果,就我个人来说,跟我拿自己小时候的相片簿来看,然后
再照照镜子的感受差不多。而且经过预告片、媒体和影评的宣传,拍摄12年这件事有点沦
为噱头了。把重点放在12年拍摄期上也是立足有点薄弱的评价方式。
我个人对风格平淡的电影接受度算不错,甚至对故事线条刻意模糊的电影也能欣赏,《年
少时代》基本上符合上述两个特征,但比较缺乏其他同类型电影能达到的感染力。
第一个可能原因是:对白的内蕴与精采度皆不足。对于《年少时代》这种以对白为血肉的
剧情片来说,这点颇为致命。不拿其他名导演的作品比较,就拿理查‧林克莱特(
Richard Linklater)自己的旧作《爱在黎明破晓时》来比,《年少时代》的许多对白真
的很像日常生活的絮絮叨叨,也许能让观众有:“啊!我们家也是这样子。”或“我小时
候也是这样子。”的感觉,但可惜的是,效果仅止于此。能像《爱在黎明破晓时》的对白
让人有拍案叫绝之感的时刻不多,也不像其他风格平淡的经典电影,借由淡淡的对话传达
深意。因此,《年少时代》中,姐弟拌嘴就只是姐弟拌嘴,爸爸与子女闲聊就真的只是闲
聊,使本片相当缺乏神采。
而少数看起来有哲理的对白则流露出想打造名言金句,但不太成功的感觉。典型的例子是
Mason爸对儿子说的那句:“人生没有护栏。”,听起来很像通俗励志书作家会写的话。
也因此,《年少时代》的很多片段看起来像是拍得还不错的家庭连续剧,但不像一部值得
如此高评价的电影。
另一个部分观众可能不会喜欢这部片的原因是:剧中人大多依循着很典型、很“普通人”
的生活模式。Mason爸是很典型的民主党支持者,妈妈婚姻不断失败也反映很典型的美国
现象,Mason自己也很“普通”,未成年喝酒、跟朋友鬼混、谈恋爱、打工全都是一般美
国年轻人会作的事,甚至连他偶尔的社会批判听起来也很“典型文青”调调。个人猜想这
对很多人可能有情感连结效果(尤其在美国成长生活的人),觉得亲切,但对某种程度上
抗拒大众生活方式的观众来说,Mason一家看起来可能会有点无聊。
其次,本片涵盖面向太广,很像大拼盘,包山包海。小孩的成长、父母的成长、爱情、学
业、政治背景等等都沾一下,但都不深刻,因此观众很难对任何一个面向有深切感触。导
演自己描述这部电影的说法是,它是关于“小孩成长、为人父母、也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人
生的片子”。只是“人生”这个题目实在太巨大,我有点怀疑有任何一个导演能在一部两
三小时的电影里好好处理这个主题。因此《年少时代》呈现的面貌也不像一部好好探讨了
“人生”的剧情片,而比较像一部“类似戏剧的美国中产家庭生活纪录片”。
其实《爱在》系列也有同样的问题。导演拍摄方式像是忠实纪录角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
所有事,但没怎么深入挖掘。故事的普遍性(universality)很高,能使许多观众产生共
鸣,但故事过程中只是不停在众多话题间兜来兜去,爱情、家庭、人生观、宗教观......
每个题目探讨都很浅薄。上一秒钟还在谈社会问题,下一秒就跳到爱情观。不过因为《爱
在》三部曲还有男女主角的爱情主线做重心,而且每部的时间尺幅短很多,所以不致于太
失控。但是《年少时代》则显得格外庞杂漫溢,而且无趣,带给观众迷茫之感。导演到底
想告诉我们什么?他拍这些桥段的重点在哪?我猜导演自己也不见得知道,他只是把他看
到的人生喜怒哀乐一股脑丢给观众,每个面向都浮光掠影提一下。
由于重心在各个角色和故事面向漂来漂去,使得观众和角色产生断裂,无论是Mason高中
毕业、上大学的场景,或是最后Mason妈泪崩的那场戏,真的都不容易让人产生太多感触
。
而这也指向本片,以及林克莱特这位导演最大的硬伤,就是他对他拍的主题其实没有太深
刻的想法。你可以仔细回想一下,《爱在》三部曲和《年少时代》在各个人生课题之间跳
来跳去之后告诉了你什么?它们有什么独到的观察?其实这些作品告诉你的事总括来说很
简单,基本上就是:大部分人的人生、爱情都很可能经历这些阶段,谈恋爱会失恋、小孩
长大会叛逆、婚姻可能触礁,然后呢?然后就没了......导演看到人生百态,可是缺乏自
己透彻、独到的想法,使得他最多只能做到呈现众生相。
片子进入后段,调性更显奇怪,观众随着不知如何替12年庞杂人生题材收尾的导演一起坠
入五里雾中。从对白来看,后段多处显出人生无意义的灰暗思考。Mason妈对儿子说:“
我拿到了学位,有了理想的工作,把你跟你姐送上大学,然后接下来呢?我他妈的就准备
进棺材了!”Mason问爸爸:“(人生)这一切有什么意义?”Mason爸回答:“我不知道
,没有人知道有什么意义。”所以《年少时代》其实是导出了人生无意义这个悲观结论吗
?可是全片配乐、色彩等搭配元素看起来又不太像这个调调。最后片子在一句”the
moment seizes us”-当下掌握了我们-的台词结束,算是维持整体风格从一而终,因为
这句话也很浑沌不明,从正面和负面解读似乎都行。
国外少数对本片评价不高的影评,略带调侃地以剧中台词形容这部电影,像是Mason妈说
的:“我原本期待不只有这样......”,Mason爸说的:“我不知道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影评人认为这些话当作观众看完《年少时代》后的心声也很贴切。而Mason在暗房里和
Turlington先生的对话,用来描述导演个人和这部片也意外地合适。Turlington先生问
Mason:“你能做到什么别人做不到的事?”Mason回答:“我还在寻找。”林克莱特拍这
部片的过程中,似乎也与他的主角Mason一样,只能随时光带着他走,始终没找好自己想
走的方向。
作者:
Carl (カール)
2014-12-08 19:21:00好文,我期待过高,觉得不差但真的非常朴质平淡
看完也觉得普普通通。主要是12年的噱头,并以平淡日常与角色心境转变带出轻哲理。致命伤是娱乐性不高。每个人都不停在找、在创造自己的人生意义。我和找只差了微妙的一撇。
这部片算是生活流电影的新一代经典 如果目的是想从电影里看出什么大道理或深刻内涵的人可能会失望,但是就像电影里说:人生又有什么目的?我想这就是这片最好注解
作者:
cappa (cappa)
2014-12-08 21:30:00写不错 同意 但还是觉得超棒
今天才看 同意你写的 我也觉得对话部分可以再深入一些 但还是很喜欢这部片 我觉得寻找人生意义重点是在过程还有回忆 因为人生的意义真的有人讲的出来吗
作者: october10110 (nordic) 2014-12-09 01:05:00
虽然这篇写出许多缺点,但是还是很爱这部
作者: lily2000 2014-12-09 21:21:00
终于有人说了中肯实话,这部片夸誉太过头
作者:
airily2 (geo5566)
2014-12-09 22:16:00我很喜欢年少时代,但原PO说的中肯。我猜这样好看与否的落差,来自期待编导说出“正确答案”与否吧导演这几部表面多平淡,但我觉得是深刻且引人发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