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星际效应》:你那边几点?

楼主: sfcgbc (我本人)   2014-12-03 23:06:52
看完《星际效应》之后,诺兰导的电影我也全部收集完了。老实说,这是让我最不入
戏的一部。倒不是龙虎乱舞般接连而来的科学词汇教人眼花撩乱,而主要归因于节奏舒缓
的漫长故事里,情感空气略嫌稀薄,徘徊在窒息边缘我每每必须离开一下才能再进入。关
于电影整体,板上已有许多好文值得一看,我没打算补充什么高见,只想说说一点零碎的
心得。
1.电影开头主角一家追逐印度无人机的桥段,不知有没有人觉得多余?在我看来,单
就主角来说,这一方面表现了他对飞行器(亦即天空)的热爱与专精,另一方面,十年来
被遗弃、漫无目的地飞行的无人机,一定程度象征著在那个放弃科学、不再遥望星空、只
求守住农地的世界中,身为飞行员、工程师的主角的生命状态;而若不愿无止尽地漂流、
丧失自身能够发挥的价值,就必定得将重心转移到其他地方,例如照顾家庭、组装机器和
种植作物,像无人机的太阳能电池被取出,充作其他用途。
2.诺兰电影常受乡民批评的其中一点,是角色的扁平与概念化,不够立体、不太真实
,仿佛只为承载某个概念而存在。于是我们看不到人与人之间自然、细腻的互动,似乎每
一场对手戏都有着明显的推动情节的目的。我没有仔细地检证过此一论点,但带着这样的
前理解去看《星际效应》,倒遇见了某些惊喜。当主角失败地告别,开着车前往NASA基地
,他掀开副驾驶座上散乱衣服的那个动作与随之而来的表情,是整部电影最能感动我的细
节,如《全面启动》保险箱里的那支风车。这一幕自然是先前他依照指引走向神秘座标时
,从副驾驶座的衣服下发现女儿那刻的延续与对照。上一次掀开衣服有意外惊喜,这一次
,他知道里头必然是空的,但他仍情不自禁地重复了那个动作。衣服下虽然“没有”,我
们却因此确认主角内心的“有”、见证他难以割舍的深情。进入NASA基地后,情节快速推
展以致于没有足够篇幅深化主角在去留之间的矛盾冲突,因为有了掀开衣服这神来一笔,
才真正地教人信服其内心的拉扯,比起一泄而尽的道别戏码,更为有力。
3.“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阿福临死前仍在重复的诗句,实
则是半个谎言。送出太空船执行B计画,是最后的咆哮怒吼;假装破解方程式却是温驯地
走向垂死,掩饰无法执行的A计画。这个谎他守护了大半生,为什么要在死前泄漏呢?无
解的方程式算不出未来,只得到巨大的罪疚感,而他已默默背负太久,至少在最后一刻,
他要求个解脱,尽管那代表着天光将永远地消逝,脚踏土地的人们将真正地失去希望。他
始终是自私的,从创造谎言到开诚布公,都以整个世界的绝望为代价,换取少数人、甚至
一人之存续。无论能否接受,那到底是真实并且可理解的人性,如同孤独地在遥远的冰封
大地送出讯号的杰森包恩,为什么选择作假、选择杀人也要夺走太空船。他实在是个有趣
的角色,说起理来头头是道,自己却无法作出“对的”事情,不择手段也要生存。当他看
著逐渐流失氧气的主角,源源不绝的话语或许就像一层保护膜,将他从身为一个“人”的
部份隔开,免于崩溃,而能够冷静地分析、碎念,面无表情。能教人相信的谎言,往往含
有许多真实的成份,如冰冻天地中的孤独体验,如寄托希望的B计画。我不禁好奇,阿福
死前念著“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时,其心头所系,究竟是对于时
间的抵抗、死亡的挣扎,或者茫茫尘沙的大地上滚滚飞扬的绝望?
4.将《全面启动》与《星际效应》并置对观,会发现前者是向内深掘,后者是往外远
拓;前者想像单一个体的意识可以广袤如完整的世界,后者彰显无垠宇宙中微尘般的人类
,透过个人坚持与世代传承,也能突破时空的侷限;前者近于“芥子纳须弥”,让我们看
看一粒沙中的世界,后者仿佛“一念三千”,展示心志如何超越次元、有限如何通往无限
。但尽管可以捻出种种对比,两部电影同样地关注于情感与时间,借由相对的、不同步的
时间流动,挑战着人与人间情感纽带的韧度。而我们可以说,电影对此,态度颇为乐观。
伙伴的信任终能唤醒LIMBO层中迷失的老友,父女之爱也凌驾于时间空间、有形无形的阻
隔,让彼此再度相逢。我猜想李商隐担忧“愁到天地翻,相见不相识”的困境,在诺兰而
言并不成问题,遑论苏东坡感叹“纵使相逢应不识”,相距不过短短十年。情感的力量不
可思议,足以无视时间变化,即使形体面目全非,“尘满面,鬓如霜”,你仍是你、我犹
是我,见到、或者见不到,彼此都“知道”。
5.为什么透过“书”的排列传递讯息?而非设计为其他物象?例如将书柜换成衣柜?
我想,书不但象征知识、文化,且相较于仰赖容易产生误差的口耳,写定的文字记载要稳
固得多,能流传的时空范围也更广阔,故书亦具有传承的意味。至于片尾另一关键媒介—
—手表,则毫无疑问地隐喻著时间,更是片中父女亲情的重要载体,是情感的象征物。而
我们也能发现,书与表所象征的传承和情感,正是电影里人类何以从灭亡边缘返回、战胜
命运的最大力量。
6.相较于甜美中带点忧伤的结局,更吸引我的是单独留在太空船、无人星球和新殖民
地的那些角色所饱尝的绝对孤寂。1995年发行的一代电玩神作《超时空之钥(Chrono
Trigger)》,其中有这么一段剧情:为了将沙漠绿化成森林,同伴之一的机器人独自留
了下来,不眠不休地工作。玩家操纵角色,穿梭时空至四百年后,会在森林的神庙中找到
布满尘土与青苔的机器人。将他重新启动之后,他其中一句台词(大意)是:“对你们而
言不过是一瞬间的跳跃,但我花了四百年才来到这里呢!”不知道rolling credits背后
,重见男主角的安海瑟威会说些什么?
作者: Cga118   2014-12-03 23:11:00
推超时空之钥~(完全搞错重点)
作者: krara (巧克力酥片)   2014-12-03 23:51:00
超时空之钥,神作啊~ 当年也是被剧情所感动。
作者: fxabo (好喝)   2014-12-04 00:25:00
我觉得追无人机那段可以明确指出他两个小孩的个性以及亲子关系
作者: henry8400 (cccc)   2014-12-04 01:20:00
神作
作者: kircheisliu (小孩猫)   2014-12-04 08:04:00
推超时空之钥~(完全搞错重点+1)
作者: godblesssam (I believe~!)   2014-12-04 08:14:00
good
作者: ian537 (ㄚ我要打球又要唸书...)   2014-12-05 00:50:00
此篇作者深深打动读者我的心,甘拜下风。
作者: suckabian (变更好)   2014-12-05 01:21:00
文笔好
作者: Zeroyeu (凌羽)   2014-12-05 15:33:00
超时空之钥很好玩吗?(笔记)
作者: InMontauk (瞬)   2014-12-05 22:56:00
超喜欢无人机那段 难得诺兰电影能有这么棒的情感氛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