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52个星期二》,我准备好重新爱妳了。

楼主: a122239 (Sharp)   2014-11-30 00:03:15
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229223197
如果有天老子的妈妈跑来跟自己说她决定变性,成为男人,又或者反过来,爸爸说要成为
女性,那么,我会是什么反应?是支持、是反对?是崩溃、是接纳?我不知道,毕竟我也
没有真的遇到过这个问题。能否适应也无法知晓,但我想我会佩服她/他愿意跟我说,愿意
忠实的做自己。
《52个星期二》我想探讨的不仅是性别跨越的认知、亲子间的重新再相处、变性过程中的
自我调适,还有身为孩子可能会有的反应问题。
比莉跟母亲珍(后来的詹姆士)彼此是无话不谈的,但当身边的人都知道母亲所做的这个
决定,而比莉却是最晚知道的,我如果是比莉一定很难过,为什么母亲不跟我商量?为什
么母亲不跟我说?可反过来想,正因为如此,珍才无法说出口,又或者,是不知道该怎么
向比莉说明一切,孩子会不会接受?还是会闹家庭革命?对孩子的成长会不会有所影响?
这些都是身为家长应该都会担心的一切。
起初我认为,一般的孩子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大多会是不知所措,不知道要做何反
应,也不晓得会花多久时间才能适应这样的转变。但很明显的,比莉很快就接受,并且仍
旧爱着母亲,约好了每周二的相见,一起关心身体变化、准备变性前的各种准备...也许就
像片中比莉的自白一样,旁人总认为她的适应能力很强,很快就能接纳新变化,但事实上
真是这样吗?
“但其实我只是没有选择权而已。”是啊,不论反对或者支持,只要当事人下定决心,身
为孩子,哪里有权利选择呢?
诚如片名所说,52个星期二,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以为自己能够接受一切,
但随着时间推进,却还是发现潜意识里是在抗拒的,排斥这种转变,所有的内心波动转变
成外在行动,脱序、失常的举动让比莉与詹姆士、比莉跟贾斯敏、贾许之间、比莉跟父亲
间,每种关系的拿捏分寸渐渐失准,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彼此都能在转变后的现在找到平衡

比莉偶然间的发现贾斯敏与贾许间的关系后,主动提出想要一起玩的想法,三人的关系变
得要好,而比莉透过录影纪录这样的情谊,贾斯敏跟贾许对于比莉的提问毫无保留的回答
,但比莉却总是在回避,不愿真实的透露自己的所有,如果是我,我想我也会不知道该怎
么向朋友启齿关于母亲变性的事情,会换来怎样的回应?
也许是因为看着母亲这样的转变,看着母亲跑去旧金山找到许多跨越性别的朋友录下许多
他们心理变化与外在转变的心路历程的影片,内心的挣扎多少影响着比莉。看似三位好友
间的互动,对于性爱的摸索,时而贾斯敏时而贾许,这样的犹疑我更觉得像是,因为看见
自己的“母亲”对于爱情上的坚定自我,让比莉也试着学习摸索“自己本质上的性别认同
”,是否自己像母亲一样心理上是喜欢女生的呢?人们总说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行为长大的
,对于比莉来说,这样的过程也像是摸仿母亲也不一定。
《52个星期二》是一部看完可以有很多感触的电影,不论是想探讨的议题,角色们的自我
认同,还有片中许多角色们的自白都是。
“怎样才算是活出真实自我的人生?”这句话绝对可以让很多人陷入困惑,到底怎样才算
是活出自我?是依照着传统跟异性结婚生子?还是倚著内心选择和同幸共度余生?或者像
珍一样选择完成长达十几年的愿望变性?再者,怎样的情况才是世人所认为的“活出自我
”?为什么就一定得要变性成男人才能和女人在一起?难道不行同性结婚?不敢面对舆论
与家人压力所以选择隐瞒自我,就会比较好吗?到底怎样,才能活的让自己满意?
“你很难清楚知道孩子们什候变了。”每个父母总会有个念头,自己的孩子最听话,自己
最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但事实上,当度过某个时期之后,父母就再也很难知道孩子们在想
些什么,“真的再想哪些事情”变成一种无法触及的地带,就像片中的比莉与詹姆士,虽
说她们彼此都觉得她们无话不谈,但随着时间,却也才发现她们根本无法真的知道对方在
想什么,只有不断适应适应再适应,让自己接纳对方新的变化。
电影最后,比莉像是想通了,当站在詹姆士门口,看着手表,时间转过十二点,“我准备
好了。”像是一种坚定,她准备好重新再爱她母亲的一切了。
作者: yinyang102 (いんいんえん)   2014-11-30 00:4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