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星际效应】/爱/超越一切科学的感知

楼主: jesus55 (E_)   2014-11-09 16:15:03
【无音乐有图好读网志版】
http://ethanwang55.pixnet.net/blog/post/234540835
【星际效应】Interstellar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 By Dylan Thomas, U.K. 1914-1953
“切勿温驯地步入良夜,
晚年应在迟暮时燃烧并咆哮;
愤怒,愤怒地抵抗濒死的火焰。
纵然智者知悉在黑暗的来到合乎常理
因为他们的语言再也无法交叉出雷电,他们
拒绝温驯地步入美好的黑夜。”
- By 英国诗人 狄伦汤玛斯 1914-1953
(图)
编剧强纳森与导演克里斯多福两兄弟携手打造,加上大师Hans Zimmer操刀背景音乐。
本次为了建构超出以往的世界观,
片中有长达75分钟的影像是由IMAX摄影机所拍摄(同时采用70mm的底片),其余则是35mm。
最后由现代物理学界享负盛名的专家,
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跨界加入担任监制。
(图)
诺兰导演善于用科学阐述故事,
本次引用“广义相对论”的“相对”时间来演绎这篇太空旅行。
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拥有真实的科学基础,
运用太空中的未知谜团来建构出一个未来的世界,未来即将面对的可能世界。
加入了信仰、爱与人性的元素,
层层堆叠出一套富有哲学意涵的世界观,
带领观众走一趟壮阔的星际旅行,探索目前科学认知中的遥远边际。
基普也在采访中提到:
“这个剧本虽然是导演与编剧所想像描绘出来的,
但是内容丝毫没有超出现代已知的科学领域。
同时合理的去推测,以真实的理论基础去做假设,
 建构出一套世界观,这点很了不起!”
(图)
《电影内容讨论》
每次谈到诺兰导演的电影,总是让我感到敬佩与喜爱。
鬼才导演诺兰的作品一直以来始终令我爱不释手,
他擅长于人性、对白、哲学与拍摄手法中表达出那潜藏在人们心中的一面。
写实深刻的叙事表现,
对于一些探讨的议题有时候很形而上的呈现在电影中,形成他自己一套特别的风格。
这次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生存”
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念?
电影中的“生存”囊括了现在人类的存活与往后的“延续”。
从个人至群体,整部电影都在提出这个反思。
那到底哪一个才是重要的? 面对生死关头的人性又是怎么样的去反应与选择?
(图)
电影中采用历史影片的画面来缅怀过去人类划时代的科学成就,
并且把人类希望的救赎放在遥远且未知的外太空中。
但是,电影中的世界却不是如此。
人们面对坎坷的生活环境、粮食短缺、气候严峻,
纷纷投入农业生产与放弃太空梦,
这些种种的呈现都是人们心中对于人生希望的无助与灰暗。
(图)
甚至片中有一段提到,课本已经不再记载过去曾经阿姆斯壮登入月球,
而是用苏联的阴谋来粉饰一切,人们甚至由衷地相信。
因为他们已经对此放弃希望,也没有多余的资源去建置航天飞机,
下一代与往后的每一代都会慢慢接受这件事实,直到毁灭的来临。
电影中有一段对白我很喜欢,也把重点精准的点出:
“我们以前常抬头仰望着天空,思考着在那遥远星空中的天际,到底未来会是如何?
然而现在的我们只会低头,忧心自己在尘世间的无奈处境与黑暗。”
(图)
所有人运用现有的科学与知识去寻找未知的答案,
派遣了12名先锋部队去探索在遥远星系中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过程中不断的传输星球上的资料与数据,
让远在地球的团队们能够得知与统整出正确的资讯,
选择该前往哪个星球去建立新的家园。
换言之,12名先锋部队不成功,变成仁。
(图)
这一伟大的决定下的先锋与领袖令人敬畏,
同时人性的另一面也就在此浮现,身为领袖的曼恩捏造数据为了能够有人来救他。
在这时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是真正的为了人类的存续而做此决定还是完全为了自己,
我们只知道人性的丑恶又在一刻现出原形。
当然我们可以说库柏要独自把漫游者号开回去见女儿也是自私的念头。
不过到后来,他还是牺牲了自我,把自己弹射出去,
只为了让探索者号能够弹出轨道前往另一个可能适合居住的星球。
(图)
电影中有提到A计画与B计画:
A计画:
找到适合的星球后,将地球上的人民移民到那边,重新建立家园,延续人类生命。
B计画:
把配对好的受精卵带到新的星球上殖民,延续种族,放弃地球上的人类。
布兰德教授早就把方程式解开,但是却不让人类与团队知道,
因为他知道是不可能移民过去的。
这边也提到了重要的议题,令人挣扎的道德边缘,
到底该不该开诚布公?这算是善意的谎言吗?
(图)
这里也让我想到诺兰导演在经典的【黑暗骑士三部曲】中很重要的一段话:
“有时候真相不够好,人们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需要一个更高尚的事物/信念。”
当如果人类知道了这一个真相,谁还能够乐观或是打起精神来面对?
再者,能不能有人愿意去做延续人类生命的太空之旅又是另一个困难的决定。
人们需要的是希望,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他们安心的事物让他们继续走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教授持续隐瞒与继续建置太空站的原因,
这个决定的本身本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
教授也在临死前终于把隐藏多年的真相拖出,让一切真相大白。
(图)
电影中的故事人物从三维空间进入到四维空间,他进入了黑暗视界中的空间视界来解谜。
(立方体的时间空间, 像是图书馆般的交叉设计)
最后,没想到拯救人类,解开谜题的竟然是爱,
出于自父亲对女儿的爱,女儿对父亲的爱。
超越生死与科学,库柏让我们明白了对子女(后代)的爱有多重要。
人类即便是自私,延续却是更重要的课题。
库柏在电影中死命遵守诺言,高贵的牺牲情操让他存活。
最后成就了理想,让更多的人类得以存活。
这是多么厉害的一段情节啊!
“有些东西可以超越科学,超越时空与次元,
不需要任何的媒介就能传递的感知,那就是爱。”
(图)
最后让谜题解开的关键除了知识外,就是人性中最重要、最高贵的情操,“爱”。
这份感知让库柏知道墨菲一定可以感应到他,帮助他离开此处,并且完成方程式。
同时间让墨菲坚持父亲会回来,也在最后发现原来一直在书柜中的“鬼”原来就是父亲。
(图)
《关于电影场景》
这位“爱来真的”的鬼才导演诺兰为了这部电影煞费苦心,
几乎可以建构出来的场景都要真实的呈现。
为了让拍摄细节更加完整与真实,抛弃所谓的电脑特效。
于是乎,我们电影中看到的许多画面都是以真实的场景与道具所建构而成,
再上一些后制的工作,更电影更加的逼真!
“玉米田”
电影中所看见的大片玉米田地,这是导演为求逼真而打造出来的玉米田。
团队在加拿大种植几百亩的玉米田地,耐心的施肥与除虫,
为期半年多的时间才把整片玉米田种植完成,可以开始拍摄。
而且,用完就烧掉了耶!
(图)
“漫游者号太空船”
远赴冰岛实地拍摄场景,也就是曼恩博士所发射讯号的来源星球。
太空船真实的在亚特兰大建造,随着团队一同前往冰岛。
(图)
“宇宙的建构”
收集了美国NASA数据库中250万颗恒星的图像来构筑整个宇宙,
让整部电影更加富有根据。
也请来太空人玛莎埃文斯来分享在太空中无重力状态时的各项细节,让演员更有画面。
就连演员在窗口及倒影都不是面对空白的一切去自行诠释呢。
(图)
《关于时间的设定》
电影里利用物理学的假设来操作时间,运用广义相对论的效应来设定这个。
由于在黑洞附近会让时间变得缓慢,他们在星球上的时间如果以地球时间来换算。
“在那个地球上的一小时,相当于地球时间的七年。”
于是明明才一会儿的功夫,回到漫游者号时已经过了23年多的时间。
这边代表着库柏错过了女儿成长的阶段,
人类再次浪费了20几年的光阴在原地踏步面对灭绝。
(图)
没人知道诺兰是怎么设定这一小时等于七年的时间标准,
就如同【全面启动】里面的梦境时间换算公式也没人知道。
毕竟我们对此的所知还是极度的有限。
但是,这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设定同时打破了人类对于生命时间的限制,更达到了他所要表达的主题。
“爱,不分时空与次元。”
(图)
《关于虫洞》
电影中“虫洞”就是穿越时空与场域的媒介工具,
运用现在所知的范畴去假设这一个论点。
如同电影中解释的一般,二维空间中是一张平面纸体中的两点(两地),
经过弯曲交叠后,在三维空间中显示的即是一颗球体。
下图中所表示的就是虫洞就能从中穿越,从A场域直接到B场域,
不需再土法炼钢的一步一脚印,驶过无数的光年。
被称作“爱因斯坦-罗森桥”,
因为爱因斯坦与罗森在1930年研究此方程假设,同时又被称为“时空虫洞”。
(图)
不过到现在,还没有真正能够证明虫洞存在的证据。
导演既然设定此物,也必要的将其影像化,让观众更能体会这一个未知的世界。
(图)
《关于基普索恩Kip Thorne》
1940/06/01出生,目前是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教授。
现代研究“重力”、“天体物理学”与“广义相对论”的权威之一。
他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在相对论的天理物理学与重力物理,
着重于相对性的星体与黑洞,特别是重力波的研究。
他最著名且富争议的理论就是关于“虫洞”或许能够作为时间旅行工具假说。
(图)
《关于音乐》
这次一样由大师Hans Zimmer操刀,为这片太空之旅打造未来之声。
不过这次不再用交响乐的磅礡手法,而改用电子乐音来诠释未来与科技感。
《结论》
其实我觉得不用知道太多物理与天文名词才能懂的这部电影,
不过观影后再来脑补一下也是更棒啦!
毕竟科学的领域还是有着许多的未知与神秘,未来究竟会是怎么样,我们也不知道。
电影中的许多设定都是源自现代物理学的假设,
虽然虫洞到底是否能这样没人知道,但我相信是对的以电影来看。
-----
更多关于“虫洞”的知识可以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9%AB%E6%B4%9E
更多关于“黑洞”、“虫洞”与“时空旅行”的介绍与细节可以参阅:
【范科学PanSci】
http://pansci.tw/archives/69805
-----
<无音乐有图好读版>↓↓↓
http://ethanwang55.pixnet.net/blog/post/234540835
-----
作者: wally12350 (哇力铉)   2014-11-09 17:43:00
诺兰最终想要传达的
作者: a08054491 (森)   2014-11-09 23:40:00
不成功,"便"成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