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东京家族》时代流转,人性依旧

楼主: comebackkid   2014-11-04 21:19:27
图文版:http://goo.gl/ReJ3oK
《东京家族》为山田洋次导演对电影巨匠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所拍的致敬作,故事
架构基本上承袭《东京物语》,因此如何创造新意便成了本片的主要挑战。
尤其《东京物语》又是被全球众多影评人誉为“史上最伟大电影之一”的重量级经典,为
它做仿作、致敬作,免不了被比较评价,应该需要不小的勇气。所幸山田洋次并未让观众
失望。
《东京家族》的故事主结构和《东京物语》一致,描述住在乡下的平山老夫妇到东京探望
儿女。儿女们一开始殷勤款待,后来却逐渐发现难以兼顾接待年老爸妈和自己的工作、社
交生活,于是出钱送两老去豪华度假饭店,暂时摆脱照应爸妈的责任。不料平夫妇无法习
惯度假饭店,提早回到东京。最后两老像被踢来踢去的皮球一般,在东京落得无处可待的
窘境。而后剧情随着平山老太太因急病入院而急转直下……
山田洋次在处理温情家庭戏码上原本就是个中好手,《东京家族》也充满了他擅长营造的
温润情怀,加上《东京物语》强大的故事架构基础,以及久石让的配乐,可说是无敌的组
合,感人力道无庸置疑。相较于小津版的清淡如水,山田版在情绪表现上更为明显,例如
桥爪功饰演的平山老先生拒绝子女请他搬至东京同住的提议时,语气坚决地说:“再也不
去东京了。”这种表现在小津风格中应该是不会见到的。然而我倒是在网络上和周遭朋友
间,听过不少人说《东京家族》风格平淡,令我有点惊讶,因为相较于《东京物语》,《
东京家族》的表现手法已经相当外显。足见现代观众的口味被养得多大,似乎非大喜大悲
的戏剧表现即不足以称做情绪。
《东京家族》因应21世纪的日本社会情境对故事做了一些或大或小的改变。小变动方面,
例如在饭店吵嚷令老夫妇不得安眠的房客,从小津版的日本本国人变成山田版的陆客。最
主要的大变动应当算是昌次和纪子这两个角色。小津版中昌次的角色已于二战中阵亡因此
并未现身。山田版的昌次不但健在,而且戏份不少。随着昌次的“复活”,纪子也从原版
的寡妇变成21世纪版的年轻书店店员。而这两个角色堪称山田版最成功的创新,为故事注
入新意,也反映了当代日本的社会环境。
《东京家族》中的昌次是个在剧场打零工的年轻人,相较于当医生的大哥,和美发店事业
稳定的姐姐来说,看起来不是太有出息,经常让父母担心。但随后我们发现,昌次其实不
是好吃懒做型的人,他也为自己的生活努力着,而且他的个性善良,311地震后还加入赈
灾志工行列,因此认识了同样个性善良的纪子。昌次的处境某种程度也反映了当代全球年
轻人面临的“贫困化”挑战。相较于被称做“最幸运一代”的婴儿潮世代,生不逢时的二
、三十岁年轻人,由于发展机会和资源已无法满足所有人,纵使努力奋斗,也难有出头机
会,尤其是昌次和纪子这种在艺术、文化相关产业的年轻工作者。
但在结尾我们看到,留在岛上陪伴老爸到最后的,正是这个从小被爸爸认为没出息的昌次
。虽然我们后来了解到昌次和纪子对要停留在岛上较长的时间心理并不是没有埋怨,可是
他们终究是留下来了。相较于匆匆离去的哥哥和姊姊,这点已属难得。
从结局营造的气氛看来,导演似乎也有意让昌次和纪子成为未来希望的象征。或许还能发
挥一些311地震后,激励日本社会人心的效果。相较于《东京物语》老先生孤身一人过活
的结尾,山田版的处理方式似乎让人看到更多光明和希望。虽然平山老伯伯仍旧孤独一人
,但依照导演对昌次与纪子的个性描绘来看,他们两人可能不至于像小津版的子女一样寡
情。山田洋次也一向是个风格温暖的导演,而且对人性抱有希望。
但如果要说《东京家族》有什么较大缺点的话,就是它太喜欢用泪水淹没观众了。故事进
入尾段后,大姐哭完换大嫂哭,大嫂哭完换昌次哭,昌次哭完换由纪哭,有的人还不止哭
一次,等到结尾纪子再泪崩。山田洋次2014年的最新作品《东京小屋的回忆》,结尾其实
也有同样的问题,哭戏有点滥用了,给人的感觉是导演似乎不想放过任何一个能激观众掉
泪的点,而且部份对白流于通俗剧层次情感。日本电影似乎经常有这种倾向。温情或感动
的戏码情绪都要做到满溢出来,但太过温情或理想化的动人反而跟现实脱节。相形之下,
前辈小津手法收敛,仍不影响他的作品力道。
小津的《东京物语》伟大之处除了透视人性、蕴藏丰富意涵以外,小津安二郎特有的不瘟
不火、不煽情手法也是一绝。采取一种平平静静、不激烈批判的“如是观”角度。世事本
来如此,何需多做批判?但虽然小津的电影表面上看起来平静,不表示探讨的主题都很“
温和”。相反地,其实映照出的许多世态都非常残酷,包括人的自私、老无所依的悽凉、
人生期待的落空等等,只是小津并不和寻常戏剧一样,以呼天抢地的手法表现罢了。
小津的影迷能在21世纪的今天看到半世纪以前的故事在萤幕上重现,相信就足够令人感动
了。以《东京物语》为基底的《东京家族》在21世纪的今天还能打动人心,足以证明小津
原作穿透时代的感染力。无论过了多少年,人性依旧是人性。我们依然能在这样的故事中
看到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
作者: aking306 (aking)   2014-11-04 23:16:00
推 我觉得这部很棒
作者: Nataya (ㄙㄙ)   2014-11-04 23:23:00
推这部!推小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