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 寒蝉效应:每一段关系,都有未摊开的皱折

楼主: NakedApe ( 精進と寬和 )   2014-10-22 04:17:07
有图好读网志版:
https://medium.com/prema-facie/621d019409dc
片子超乎预期地好看。
本来以为只是情节简单、叙事流利的小品,
不料电影的野心不小,而且有把想处理的几个题目都交代完成。
除了剧情比预期的更复杂完整,每一个角色的背景交待也出奇地迅速清晰。
马上可以跳进剧情,不用扑朔迷离。
一查,原来这个没听过名字的导演王维民以前是拍广告的。难怪。
那是很多拍叙事长片导演的弱点,这片刚好没有,也是惊艳之处。
但最让我惊艳的部分,还是演员表现。
本来对徐若瑄和郭采洁的演技一点期待都没有的,想不到她们做得很好,真的很好。
光想想徐若瑄的几场法庭戏,在戴立忍跟贾静雯的夹攻下,
她的存在感还是强劲,就知道女神已经不再是一尊白瓷花瓶,可喜可贺。
郭采洁的角色不好演,但是非常吃重,是夹在各种压力中间的少女;
她看起来真的就像一个嬴弱的易碎品,相当不错。
整体概念是:徐若瑄把她的楚楚可怜收起来,整包交给郭采洁。
片名的“寒蝉效应”是法律用语,
指任何在合法的有形或无形威胁中,畏于行使自己合法权益的现象。
这片型和内容是法庭电影,实在想不到比这更好的中文片名了。
另外,看到很多人讨论女主角的处境时,提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但是我不这么想。
我的看法比较接近这一篇网志作者的勇敢表白:
The morning after I was raped, I made my rapist breakfast
https://medium.com/the-nib/trigger-warning-breakfast-c6cdeec070e6
因为面对现实需要的勇气很大,她一时之间没办法安顿自己的身心,就这么做了。
作者: MarknMark (马克)   2014-10-22 14:52:00
请问“寒蝉效应”是法律用语吗?出自哪个法条或书籍?有点怀疑维基百科上说的是“法律用语”印象中比较多人说的是“新闻术语”
楼主: NakedApe ( 精進と寬和 )   2014-10-22 15:37:00
Chilling effect 的中译
作者: ralfwoof (花的小孩)   2014-10-22 22:38:00
记得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解释包含你说的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