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好雷/普雷,刚刚犹豫了一下。身边电影同好和我同感:可以一看,但看完便罢。
尤其要跟导演过往的作品比或跟原著小说比的话。
它有精彩之处,好题材、好画面、好演技、好实验。
但可惜的就是失了个主轴,如标题“支离破碎的渴望”不知道导演最想说哪件事。
全文易读版:http://www.2ndnote.com/archives/158
前作《告白》大鸣大放,相信是预告片之外,吸引很多观众进场的关键。虽然同样
是描写人性黑暗的题材,但这回中岛导演的叙事风格可是相当迥异。
单是从视觉来看,几乎就是“Cult film”,混蛋刑警老爸简直是日本版的麦克连,
很难死,血浆一次又一次爆出。叫人坐立难安的画面也不太避讳,刀进刀出,不靠
黑幕带过。加上大量而快速的剪辑、穿插几幕漫画,整体视觉呈现的暴力、疯狂、
焦躁,已不是《告白》的纯净、安静。
而剧情的经营,也显得复杂多了(不过毕竟原著小说出自不同的笔)。无怪乎它在
日本是两极评价。若不理解原著内容,单看电影这个文本,插叙、倒叙并用,而且
画面跳接得相当碎,是不太容易抓到一个主轴。究竟是想谈黑白道结构的黑暗?男
子疏于对爱与亲情的能力,和心境转折?加奈子如何的蛊惑、玩弄所有人,无害的
外表下多么邪恶?或者加奈子因为亲情的混乱,如何转变?
似乎都混杂在一起,而且有点头尾理不清。加上视觉上玩很大,看完当下很难凑出
一个结论来说明这个电影。同行友人先看过小说了,加上网络上的评语,显然电影
虽然不避讳暴力,却躲开了“色情”。
这一躲就麻烦了。“鬼父性侵”造成加奈子深度的寂寞和绝望,“富商和被拐骗的
少男少女性交易”造成黑白两道和学生们的崩溃,这两件事被弱化,让役所广司和
小松菜奈的精采演技,都尴尬了一些。前因不见,役所广司变成纯粹疯狂暴躁的刑
警,小松菜奈变成天生爱弄人的恶魔,小田切让的出现则变得突兀。
预告片是很具张力的,所有角色的歇斯底里,堆成悬疑感。好奇:父母眼中以外的
加奈子,是如何可怕?(这挺有共鸣吧,我们常在社会新闻上听见“我的小孩很乖
的,才不会…”)什么事让加奈子变成这样?而那股人性黑暗,被拆成太多画面,
也就削弱了。里面满多题材可以拉出来再成一个作品。
一、像是加奈子那“纯真的毁灭性”,也就是说,爱是最强大的武器,但却从反面
来说:不再是爱能击败坏人,而是玩弄所有为纯真迷惑的人。而且我真觉得小松菜
奈演得来,她在电影中那种猜不透的无所谓,纯真的笑,时而空洞的眼神,形成了
不知名的魅力(对于镜头而言,要在两小时之内让观众迷上一个人,可真的不容易)
二、或者这样,“人的多面性”,尤其在叛逆期的少男少女,还未定性,可以变成
任何人。借由父母的探索,发现每个人都只认识加奈子的一个面向。整个悬疑过程
就像拼图,最后把图像拼出后的震撼,想必也好看。(看预告片,原以为如此)
三、又或者像是韩国经典片《原罪犯》一样,男人一路找答案,最后反而因答案而
崩溃。
不过说回来,这都是找些看过的原型来套入,导演已选择了一种方法诠释这脚本,
或许直观感受的疯狂、不安,甚至看完有头晕或压迫感(同行友人就这样觉得),
正是他想传达的人性之恶。此外,导演既有的画面美感、音乐,还有众演员的演技
都是水准之上。(小松菜奈真的是亮点!她的戏,恐怕比役所广司那种外放的疯狂
还要难演。以前对她不熟悉,未来肯定要持续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