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防雷线
========================================
.
.
.
.
.
.
人物不专业简单分析:
警父(狂犬):透过暴力才能与人相处的父亲,渴望家庭却又被自己亲手毁掉,这样的性格
,孤独是注定的
加奈子(天使):形象模糊不明,旁人眼中温柔的天使,参与了剧中所有人物人生的一部分
,恣意大笑的背后是空虚和孤独
年轻警(轻薄):在这紧张让人濒临崩溃的电影中,总是拿着棒棒糖嘻皮笑脸的出现在每一
个事件之后,这样的角色在电影中看似不重要,但这个角色何尝不像我们这些观众的视角
一样,以看戏的旁观者角度,去看这场悲剧的发生?
(这应该是看戏送棒棒糖的原因吧XD)
高校生(愤怒):以旁观者的角度看着自己的好友受加奈子的影响去贩毒、卖身,因而对加
奈子感到无比愤怒,然而在这之中却不曾见其有试图将好友拉回正轨的行动
高校生(毒女):与加奈子及朋友们一同嗑药、吸毒、狂欢,“是恶魔,她利用每个人的渴
望,再去毁了这个人”却是她对加奈子的描述
高校生(魁儡):是个在学校背霸凌的男孩,加奈子的出现让他在学校地位翻身,因而对加
奈子深深着迷,看似解救了他,却只是加奈子手中的玩物,对加奈子的渴望也因此毁了自
己的人生
型警(畜生):型警的外衣下,却是个变态的连续杀人魔,看似有个人人称羡的家庭,却亲
手杀死了上司,甚至是妻子,却始终没有杀了自己的儿子,看死冷酷无情、丧心病狂,却
比加奈子保有一丝人性
班导(伪善):明知道一切,知道加奈子嗑药,知道自己的女儿被加奈子带去卖身(最后亲
手杀死了加奈子),却在警父询问女儿在校情形时,如同大众眼中的好老师一样,温柔且
微笑地说著加奈子的好表现,以及对加奈子的关心
整部电影呈现导演一贯的风格
节奏混乱濒临理性崩溃的临界点
一幕幕溅血的施暴镜头
染红了人性的丑陋
一位暴力的父亲
一位外遇的母亲
这样的家庭所造成的悲剧是必然的
整部电影并未对女主角加奈子有太多的注解和刻画
甚至是父母对女儿的记忆也是模糊不清的
这位丧心暴力的警察父亲为找寻失踪的女儿
一一拜访其身边的朋友试图拼凑出加奈子的形象
加奈子身旁的“朋友”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回答“她人很好”、“她对谁都很温柔”、“就
像个天使”
加奈子清楚著每个人对爱的“渴望”
却也利用他们的“渴望”毁了这些人
加奈子何尝不是被自己对爱对家庭的渴望所毁?
她参与了故事中所有角色人生的一部分
却始终无法透过电影中所有的角色拼凑出加奈子真正的形象
所有的形容词都只是表面的
也没有任何人为加奈子的种种行为平反
更显得这位家庭悲剧因果下的女孩
空洞人生的可悲
=============================
其实现在好想睡
简单且不知所云地记录一下
总的来说满喜欢这部电影的
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