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0》相关资料

楼主: seafood (河豚生鱼片)   2014-09-11 23:10:05
请搭配《被扭曲的樱花:美的意识与军国主义》服用。
威斯康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大贯惠美子著\台大历史系颜杏如老师导读。
另可搭配风不动影像工场于2012年拍摄的纪录片《岛屿烽烟》,
叙述驻扎澎湖的震洋特攻队历史,全片已放上水管。
中文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JQWZVta5qI
日文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ytSCUIhgTc
【书封】
在太平洋战争的最后阶段,由于前所未闻的特攻作战,
使得数千名年轻人死于非命。为什么这些最菁英的知识
分子,也就是应该最反对军国、帝国主义行动的人,虽
然在思想上不支持这种意识型态,但是在行动上,却重
制了这种意识型态,而且还为日本出征,航向死亡呢?
这个现象绝对不是“只限于日本的问题”。在任何一个
极权主义政权中,由上层强制推动的意识型态都不可能
完全成功,或是完全不成功。
爱国心出于强烈的理想主义──个人不该执著于自己的
人生,应该无条件地献身给大义。在特攻队员的日记中,
清楚表现出他们认为这种方法能够超越以自己为中心的
欲望,遏止在所爱的祖国中四处蔓延的资本主义、物质
主义。这一点非常危险。因为,就是利用这一点,国家
才可能将年轻人的理想导向帝国主义式的民族主义。
特攻队员日记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无论是自由主义者
或保守派,都对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抱持信仰。也是这种
理想主义,才让他们陷入没有退路的处境中。特攻队员们
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响应的征召,其实经过意识型态的操作,
反而自行将国家意识型态的相关概念和行动,视为自己的
梦想,并且认为它们具有美的价值。
特攻队员们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发声了,他们就像是保罗‧
克利画中的主角,正在等待苍白的天使让他们睁开双眼,
在人性与历史之中,为他们找到位置。
【第八章】
创立与作战行动
“特攻队”其实是“特别攻击队”的简称,也被称作“kamikaze”。
特攻队是由海军中将大西泷治郎提议创立的,并由大西和他的直属
部下玉井浅一、猪口力平、中岛正等人负责企画特攻作战行动。
......(略)
宣布战败的隔天──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六日,大西便留下遗书,自
杀身亡。遗书中写着向“特攻队员英灵”谢罪。
特攻作战的确是意味着死亡,所以军方高层不认为这是正规的部队
编制。帝国陆海军的命令向来是以天皇之名发出的,但如果以天皇
的命令让年轻人执行必死无疑的任务,这被认为是不适当的 。所以,
这支部队的编制属于“战友团体”,而且队员也都是“自愿”加入
的。不过这并不是事实,后面将会详加说明。
......(略)
一九四三年,日本被迫开始从太平洋战线撤退。由于山本五十六司令
(一八八四─一九四三)战死、阿图岛战役全军覆没,以及意大利投
降等等,这时“动员学徒”(征召学生)成为东条内阁的最后一根救
命稻草。政府把这次征兵(也就是召集)称为“学徒出阵”。不是使
用“出征”,而是刻意选用具有古代遗风的“出阵”一词,就是想要
把学生们比附为古代的武士。
第一次“壮行会”是在一九四三年十月二十一日举行,接受召集的两万
五千名学生在明治神宫外苑的竞技场集合,列队前进到东条英机首相和
冈部长景文部大臣面前 。在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当中的某三天(九、十、
十一日),就有六千名学生入伍 ,其中有五百名来自东京帝国大学 。
在这场战争中出征的士兵当中,就属这三天召集来的学徒兵,死亡率最高 。
特攻队员是哪些人
特攻作战在名义上是自愿参加的。但是,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
大西等人提出“特攻作战”这个方案时,陆海军军官学校出身的
职业军人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志愿参加。不知如何是好的大西和
他的部下只好邀请──或者应该说是“命令”──几位官校出身
的军官加入特攻队。譬如在雷伊泰湾海战中率领海军特攻作战的
关行男 ,便是其中一个例子。根据帝国海军的报导组员小野田政
的说法 ,关是技巧娴熟的飞行员,学徒兵和其他士兵也都对他
充满好感和敬意。他对小野田说:
日本已经穷途末路了。竟然想要杀死像我这样优秀的飞行员,……
就算不拿肉身去拚命,我也有自信可以让五十番(五百公斤的炸弹)
准确命中敌军母舰的飞行甲板之后,生还归来。
关当时才刚和爱妻结婚六个月。他还对小野田表示:
我既不是为了天皇陛下而战,也不是为了日本帝国而战。我是为
了最爱的KA(海军称呼妻子的暗号)而出征的。……万一日本
战败的话,KA可能会被美国佬强奸。我是为了守护她而死的。
为了最心爱的人而赴死。……
不过,小野田这篇报告虽然写出了关行男“人性的一面”,但是却
没有得到军官的发表许可。
服部省吾指出:“在主张特攻作战的人当中,只有积极推动‘回天’
的仁科海军中尉和有马海军少将自己担任特攻队员出击,并因此而
战死 。”不过,海军内部也有指挥官刻意不受反对意见的压力,拒
绝派任自己的部下担任特攻队员 。
职业军人当中没有人志愿出击,所以才会改派“学徒兵”和海军预科
实习生前往战场赴死,这件事学生们也都知道。美座时和描述了一位
宇佐航空基地的“学徒兵”,某一天晚上趁著酒意,向长官大声询问
为什么海军军官学校出身的人都不出击:
明天、再明天,要出征的都只有预备学(生)和预科实习生而已 !
......(略)
志愿参加特攻
从队员们的手札中可以知道,他们选择志愿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由,
并不是来自同侪的直接压力,而是因为既然伙伴和朋友都选择了牺牲,
他们无法忍受只有自己选择明哲保身的脱身之道。在手札中常可见到:
对于接下赴死任务的人,他们抱持着敬意,也深感缅怀。例如:于一九
二二年出生,并在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九日战死的市岛保男,便是早稻
田大学出身的“学徒兵”海军少尉 。他对驾驶特攻机出击的人抱着深深
的敬意,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有如下文字 :
 凋谢的樱花
 残留的樱花也
 如同凋谢的樱花
这首俳句是辞世之句,意味前人已经“如樱花般凋谢”,而残留的樱花
也将在不久之后凋落。市岛是虔诚的基督教徒,隶属著名的“樱教会”,
他表明自己愿意为祖国牺牲,但是却没有提到天皇 。不过,就算这不是
最主要的动机,在他考虑自己的任务时,对阵亡队员的尊敬之心还是一
个重要的因素。
日本的战败迫在眉睫,人们感到不论如何行动,都会受到死亡的威胁,
所以对许多年轻人而言,志愿参加特攻队在心情上算是一种解脱。有几
个人的遗言中也曾经提到:既然死亡是无可避免的命运,那么至少想如
英雄一般死去。不过从他们的手札中还是可以知道,直到最后一刻,他们
都一直对死亡感到苦恼。在冲绳战役开始之后的两个月左右,一九四五年
五月下旬,军方做了一次心理调查,调查结果也明白显示出这种心情。
在陆军航空队第六部队中,有三分之一的队员,即使在成为特攻队员之
后,仍然无法下定决心,还是感到迷惘 。
......(略)
其中最致命的是,如果是部队指挥官所讨厌的人,也会因为这种理由被
选上,也就是所谓的“借刀杀人”。美座时和记下了藤井真治海军大尉
以“学徒兵”身分被选为特攻队员(后来战死)的情形 。藤井总是一个
人在房间的角落,默默的盯着空中看,藤井的长官对这点感到十分不耐。
虽然海军军官学校出身的中尉、大尉以上的军官都不会被派赴特攻任务,
但是藤井却被特别指派要负责特攻队的指挥任务。
接获这个命令之后,藤井有一段时间说不出话来,并且认为这是藉军令
之名,行杀人之实。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并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是语带嘲讽
的对着所率领的部队队员说:“那我们就一起被冲绳的大地吞噬吧。”
.....(略)
出击前夜
在已出版的遗书、照片、电影中,常可看到队员们在最后一次出击前,
都是笑着敬礼或挥手。但是,在以下介绍的叙述中,却可以看到他们
完全不同的一面。
下文节录自春日武雄在一九九五年六月二十一日所写的信件,写这封信
时,春日已经八十六岁了。他被海军征召,在土浦海军基地负责学徒兵
的饮食、清洗衣物、打扫房间以及其他杂活,他对于队员们在出击前一
晚的情况,做了如下描述:
在军官室准备诀别的酒宴。这是为了明日要出征的年轻军官所摆的
酒席,让他们大口喝酒!!一口气喝光!!最后总会变得一团混乱。
在厚重窗帘遮蔽著的室内,电灯被军刀打落,有人双手举起椅子,
把窗户玻璃一个个打破,纯白的桌布也被撕烂,像骂人一样杂乱地
唱着军歌,对于通常在灯火管制下的军营来说,这个军官室里的酒
宴像是“另一个世界”。
有人怒吼,有人号泣,对于这条只剩今夜的性命……父母、兄弟、
姐妹的脸孔、面容、身影。以及恋人的笑脸、与未婚妻的悲伤离别。
这些都像走马灯一样在眼前跑过,没办法停下来。明朝终于要迎向
最后出击的一天了,要为了日本帝国、为了天皇陛下,献出年轻宝
贵的青春,虽然大家都有这个觉悟,有的人趴在散乱的桌上,有的
人在写遗书,有的人叉著两手在冥想。有的人会离开这一片狼藉的
会场,有的人一直默默地在写些什么,有的人疯狂地跳着舞,还把
花瓶都敲碎了。要不是在出征前夜这个悽惨的宴会场中,实在很难
了解学徒兵的心境。……
早上跑到飞行场,昨夜饮下诀别之酒的勇士们,头上绑着日之丸的
缠头布,勇敢地在轰隆声中出击!!我……对于成为英灵的每位队
员的日常生活知之甚详。
......(略)
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天,林まつゑ高声叫着:“大西中将受死吧!”没
想到在儿子死后看似身体日渐虚弱的母亲竟然会毅然地这么呼喊,连
林的姐姐都感到很震惊 。一九八一年九月十日,林まつゑ以八十八岁
之龄辞世 。从她的辞世之歌能够看出,她一心期待着死亡的那一天,
可以到丈夫和儿子的身边。而且对于把儿子逼向死地的军队,也的确
在这首歌中有抗议的意思。在林的姐姐所编辑的遗稿集中,有十三首
林まつゑ所作的诗歌,收录在〈吾儿(如樱花般)的陨落〉这个题名
之下,以下就介绍其中几首 :
出生于连忠义这个词汇都没有的 悲惨世界。
拯救一亿人的这条道路 惊醒了母亲 让你踏上征途。
哭泣好像是背弃吾儿 然而不哭泣却感到益发寂寞。
我将欣喜地前往吾夫与吾儿所在的天国 勇敢逝去的尔等安息吧。
最后一首诗歌是林まつゑ在断气之前所吟咏的。
看完《永远的○》之后如有任何疑问,《被扭曲的樱花:美的意识与军国主义》
将可提供深入的解答。
作者: ginatw (ling)   2014-09-12 20:56:00
电影和书都已看完了 看这篇资料 感触更多 谢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