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ricre: 可惜场景少、人物少、以往的搞笑、无俚头、女角也都没有阿 08/23 23:30
这位道友,
我想你可能把本片想要传达的东西给搞错了。
这部电影其实并不是致敬僵尸片,
这部电影其实是在缅怀僵尸片,
更精准地说,这部电影是在缅怀僵尸片的那个黄金年代。
当代港产恐怖片一直以来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正统本格的恐怖片,
其中的开先河的导演你可能有听过他的名字,
叫做余允抗。
但是这一类型的港产恐怖片,虽然是走真正恐怖的路线,
却没有第二种来的产量丰富,特色明显,人气高涨:
喜剧型态的恐怖片。
喜剧恐怖片是港产恐怖片最有特色的地方,
说到香港的鬼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也都是这种带有不少喜剧元素的恐怖电影,
而这种恐怖片跟另一种香港最有名又最有票房的电影类型融合,
就成为当时最脍炙人口的电影类型了:僵尸片。
没错,这另一种香港最有名又最有票房的电影,
就是功夫武打。
说到僵尸片很多人都会想到林正英,
其实港产僵尸片的推手不是林正英,
而是当时林正英的老板:洪金宝。
八零年代初期,
老派功夫片也走到了一个需要求新求变的地步了,
取而代之的是以插科打浑作为基调而行的功夫喜剧,
你所看过的早期成家班,洪家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甚至后来袁家班的武打戏,也被迫要加入一点喜剧元素来迎合大众市场。
而洪金宝当时的其中一个尝试,
就是把武打戏剧融合乡野鬼怪传奇,
其中产生的作品你应该也听过:鬼打鬼。
之后洪金宝就拍了一堆人X鬼,鬼X人,X打X,X吓X的排列组合的恐怖片,
武打融合恐怖片的茅山道术的电影,他不是第一人,
但是他是第一个把喜剧元素加进去的人。
这片鬼打鬼,可以说是僵尸片的前身,
没有这部片,就没有僵尸片后来的风潮。
之后有另外一个人,开启了僵尸片的大门:
僵尸先生的编剧,黄鹰。
黄鹰这个人你可能最认识他的地方在于他写的"天蚕变",
其实他在写武侠小说之外,他还会写神怪小说,
僵尸这种虚构的鬼怪,可以说是他把设定给定出来的,
他本身对于乡野传说有相当深的研究跟兴趣,
把湘西赶尸的民间故事融合了他对其他乡野传说的知识,
创造出这种中国式的吸血鬼。
所以洪金宝,黄鹰,一武一文,
拍了一部让僵尸片大放异彩的第一部作品:
僵尸先生。
之后的八九零年代,
就是僵尸片的黄金时期,
红到连台湾都跟风拍了一堆僵尸片赚钱,
台湾的僵尸片还红到日本去。
但是僵尸片的风潮来得快去得也快,
票房的高涨,市场的喜好,造成大量粗制滥造的僵尸片,
在僵尸片末期持续出品,
最后的结果就是僵尸片的没落。
最后僵尸片只能转向小银幕发展,
亚视的"僵尸道长"系列、"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系列,
TVB的大头绿衣斗僵尸、末代天师、僵尸福星等等,
就是僵尸片没落之后,在电视剧的回光返照。
"僵尸"这种奇特的恐怖片,
以武打作为骨架,以喜剧作为灵魂,以乡野传奇作为血与肉,
已经成为一个过去式,不会再回来的一个荣景了。
而这部电影"僵尸",
就是在缅怀那一个不会再回来的年代,
所以道士友才会说"不要说道士,僵尸都没一只。"
所以钱小豪才要在死前,幻想了一两个小时的僵尸故事。
相比以前的僵尸片,
这部"僵尸"明显是走悲剧路线,
而且日系恐怖片的影子很深,整部戏压迫感很重,
除了因为监制是咒怨系列的清水崇之外,
其实导演也是想要拿来跟现实中恐怖片主流的变迁做个对照:
港产的喜剧恐怖片已经一去不回头了,
剩下的,大家喜欢看的,变成了日本这种鬼魅飘在你身后的恐怖片,
他在剧中放了不少僵尸片时代的影子,
茅山道士、养小鬼、鬼差勾魂、僵尸吸血等等等,
但是都只是个影子而已,
他的目的是要对这些影子说声再见。
就好像钱小豪死前,
跟自己的僵尸片大明星英雄梦,说声再见一样。
所以有跟到当年僵尸片热潮的人,
看了这一部道别缅怀那一个年代的电影,
应该会像我一样,百感交集。
当年的那些明星,那些演员,
林正英,许冠英,午马,一个一个都离世了,
而二三十年过去,
曾经人面桃花相映红,
如今只余桃花笑春风的人,事,物,
又有多少??
至于没有的人,
大概会像你一样,看到这个不喜剧不逗趣的僵尸片,不知道自己看了三小。
没有喜剧元素,
才是这部戏,对我而言,评价最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