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f775 (pf775)
2014-08-23 22:03:59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9000067-260202
编辑室报告-鸣梁vs.KANO
2014年08月19日 04:10 张慧玲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红遍全亚洲,妇孺皆知。但你知道今年韩国最卖座的电影是那一部
?根据最新统计,以韩国抗日名将李舜臣为主角的《鸣梁》,自7月底上映迄今,已改写
韩国影史各项纪录,截至上周末为止,更以近1,462万观赏人次与突破千亿韩元的票房,
击败雄踞冠军宝座5年的《阿凡达》。
李舜臣是韩国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在十六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征伐朝鲜的历程中,曾在
鸣梁海峡以寡击众,打退14万日军。虽然他在其后的露梁海战遭袭阵亡,但英雄事蹟从此
流芳,不仅铜像常驻首尔中心,肖像也曾入印500韩元纸钞与百元硬币。
《鸣梁》现象之所以耐人寻味,在于“等待英雄”的心理期待。对外,韩国与日本近年因
离岛主权归属而相持不下,7月初日本安倍政权解禁集体自卫权,又引发“军国主义复辟
”的质疑。对内,4月中“世越号”船难夺走逾300条年轻生命,令民气大伤、内需陡降,
迫使朴槿惠政府要另推振兴方案。此时此刻,《鸣梁》重现英雄的果断勇为与救世能耐,
也让进退维谷的民心得到慰藉与救赎。
据说,韩国每十年就会掀起一波李舜臣热,且一波热过一波。李舜臣做为韩国教忠教孝的
“样板”,就像台湾戒严时期的军教片主角张自忠、高志航等抗日英烈一般,都具有凝聚
爱国心情操的作用。这类表彰“当年勇”的历史剧,自不可能像星剧般有席卷亚洲的市场
性,但它旨在与本国人对话,说是“强制洗脑”也行,说是“寻求认同”也罢,至少造就
了“一个韩国,同仇敌忾”的向心感。
反观台湾,抗日题材早已成历史灰烬。时值甲午战争120周年,台湾上半年电影卖座冠军
是《KANO》,讲述日本殖民时期,日、台、原住民小将秉持“野球魂”,齐心协力打进甲
子园的故事。该片标榜运动精神可以促成种族、阶级、主从间的融合,在各界期待下,9
月还将在台日安可重映,期能再创票房佳绩并弥补入不敷出的遗憾。
身处全球化的21世纪,《KANO》“敌友共和”的诉求,或许比《鸣梁》不忘历史仇恨的境
界更高。但讽刺的是,台湾朝野既感动于《KANO》里的跨界融合,看完戏回到现实舞台,
蓝绿照样内斗、南北照样互呛,“一个台湾,四分五裂”,悲哉连个共同的英雄都没得期
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