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好读版:http://blog.roodo.com/hideforever/archives/29890763.html
纪录片“莎拉波莉家庭诗篇”的(Stories We Tell)
主题是导演家族内部的过去。这一家不是名门望族,
也没什么傲人的光荣事蹟,要说这家子的故事曲折离
奇嘛,似乎是有一些,但正如片中一位受访的亲友所
言:“到底有谁会在乎他们家的事?”比起观众,他
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家庭故事拍成纪录片似
乎也有些小题大作。话虽如此,导演莎拉波莉(Sarah
Polley)以这部100分钟的影片一步步挖掘家人的记忆
和自己的身世,借由极富巧思的叙事技巧维持着观众
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兴致勃勃看完整部片之后,不
禁这么赞叹她是如何做到的。
莎拉波莉是加拿大的女演员、导演和编剧,在表演工
作上她可以尽情想像他人的生活,扮演成别人,但是
每个人终究都希望能有个确实的身分,莎拉波莉一直
怀疑自己的身世,从小她就常被别人开玩笑,说她长
得一点都不像爸爸。这次她拿起摄影机对着家人,开
始追寻自己的身世,这样看似大费周章的举动仿佛在
证明她是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来面对和接受接下来的事
实。
纪录片从莎拉波莉的母亲黛安开始,众亲友一一描述
记忆中对她的印象,影片只打出这些受访的亲友的名
字,没有向观众介绍他们的身分,后来我们会发现这
是莎拉波利埋下的伏笔。从一张一张旧照片和家庭录
影带里,我们发现黛安是个讨人喜爱的女人,她是舞
台剧演员,个性热情开朗,充满活力,一举一动都率
真而为,毫不扭捏作态,笑起来尤其迷人。这样一个
充满魅力的女人是这部纪录片一开始吸引观众目光的
原因,把她呈现得如此迷人也是莎拉波利对母亲最美
好的礼赞。
众亲友虽然都同意黛安充满魅力,但也有一些矛盾的
意见,有人说她不隐藏自己,有人说她只是将情绪藏
在深处,纪录片此时开始向观众揭露这件事:人的记
忆的不可靠造成事件诠释的延伸和歧异,而这家子的
故事越往下说越是如此。
影片接着继续抛出让观众对这个家庭故事产生兴趣的
诱饵。莎拉波利的父母热恋后逐渐降温,黛安远赴蒙
特娄参加剧团演出后,相隔两地让两人重拾热情,40
几岁的黛安成了高龄产妇,怀上了莎拉波利。几年后
,黛安去世,小女儿莎拉波利成了父亲度过丧妻之痛
的慰藉,只是孩子长得越大,越多人说他不像爸爸,
也许这是句玩笑话,但也有几分真实的怀疑成分。所
有的矛头指向当时在蒙特娄表演的母亲黛安,但逝者
已矣,莎拉波利没办法向母亲问个明白,只能藉众人
之口来拼凑一份自己身世的“真实”。
至于莎拉波利的身世到底为何我就不接着说下去,留
待观众自己跟着她的脚步去挖掘。我要说的只是,在
真实的纪录片、超八影像和访谈回忆之间,莎拉波利
建构了一个看似可信,但又像虚构的空间,每个画面
与说词都言之凿凿,充满说服力,但越往影片后头看
下去,会发现莎拉波利有计画地在告诉我们记忆的不
可信,重建过去的不可能,以及最后她对自己这项纪
录片拍摄行动的反思:究竟她试着重构过去是为了什
么?她用众人的回忆和影像建构过去的历史和自己的
身世,但最后也以这些来解构一切。“莎拉波莉家庭
诗篇”不只是一部平凡家庭的纪录片,它除了有充满
吸引力、匠心独运的叙事技巧,更难能可贵的是呈现
了纪录者内省的哲思与反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