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关于和人互为主宰的媒体与人

楼主: happywings (Love the world)   2014-08-12 22:53:20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关于与人互为主宰的媒体和所谓的人
(图文好读板:http://evermissing.pixnet.net/blog/post/43796908 )
凑佳苗的原著小说又一次被搬上了大萤幕。不同于多年前造成轰动
话题的《告白》和其他相仿背景的校园作品,《白雪公主杀人事件》
跳脱出教育环境象牙塔中的基本关怀面向和格局,以大众媒体与文
化的针砭式观察为故事发展核心,循着一起平凡上班族OL谋杀焚尸
命案所点燃的导火线,在女主角城野美姬被“审判”为凶手的猎巫
追杀过程中,透过各方关系人和最后当事人的现身说法和彼此声称
之间的各种矛盾错落,针对普世媒体乱象和大众舆论中蔚为常态的
盲从不堪和恶意疮疤,第一人称观点的描述限制仍掩藏不住作者不
留情面的明白揭示与批判意图,一如往常的仿《罗生门》叙事结构
,典型的“受害者”与“控诉”共生的互文文体,深刻入世的反映
出近代日本社会的一针见血横切面。
原汁不原味的大胆诠释
由中村义洋执导的《白雪公主杀人事件》电影改编版本,除了基于
大萤幕改编面对受众观看习惯的长度限制,必然要将原著小说提供
的细致线索一一捕捉、重组焠炼。电影剧本在改编原著情节的呈现
中,相当程度地结合了电影语言和小说结构独有的叙事风格,瞬间
停格搭配字卡注解出场人物身份与角色关系的段落分章即为一例,
对出场人物不同身份标签的调度运用也算和原作并驾齐驱地能屈能
伸,例如人物的视觉外观再现著具备性别敏感度的玩味空间。
在少部份尤其故事结局的电影原创中,剧本则添上了大胆但不偏离
原著精神且鞭辟入里的揣摩诠释,虽说相对减少了小说版本作者留
白的想像空间,但足见原著从未为故事里外任何人物刻意保留的救
赎和温柔,(在全知观点淡然摊开的结果,显示为根本没有任何宽
容意味,仅求悲剧中用以取暖的戏剧性。)加油添醋过后,《白雪
公主杀人事件》俨然展现了相较原作更丰富生动的全新滋味。
媒体之所以为媒体的自我反省
从原著的周刊记者身份到电影中的电视台派遣制雇佣记者,既存的
鲜明角色立场张力中的紧张关系与力度,在电影剧本呈现的仿主题
访谈式报导素材录像被生产过程里发挥得淋漓尽至。经由穿着引线
的主角赤雄/Red_STAR所引发的虚实当面对峙(confrontation),
一方能面把摄影机将影中人视为猎物/网络爆料者对爆料内容恣意
挥霍的单向暴力直接表现,另一方面也促使各种被折射、投射的立
场/张力都变得更加立体且引人入胜。
然后,在身为观众席上的全知旁观者眼中,那些来自八卦女、重要
案件关系人、次要案件关系人、父母、亲友、旧爱、挚友、甚至真
凶等等不同位置的各种声音也能够被不加修饰地主观诉说,进而藉
由同样无从遮掩的媒体后台“素材变造”成果曝光,以及抽丝剥茧
靠近真相的资讯断层让变造内容逐步陷落,搭配原著附录网络乡民
讨论发生的时间轴重新梳理穿插置入相辅相成,终于把原作批判的
媒体乱象/大众舆论彼此结盟的帮凶结构乃至针砭式观察内容做出
了眼见为凭的完整呈现。
有趣的是,面对不同媒体的不同态度即是重要的媒体文化注解也是
本作改编的一大亮点。就拿电影版本改编幅度最大的城野美姬童年
死党“戴安娜”谷村夕子为例,因为童年霸凌阴影而足不出户的她
,内心仍旧挂念著当年最大的精神支柱“安娜”城野美姬,也清楚
当年的友情破裂源于亲权至上无视孩童心情的怪兽家长暴行。于是
,在电影中面对记者的摄影机时,夕子非常有技巧地将他不怀好意
的拍摄行为加以阻止;在小说版本中,同样的角色面对着杂志记者
,白纸黑字的想象好像反而更能让人心防卸下地侃侃而谈。
无论何者,最后都在媒体断章取义的扭曲操作中生产出一样令人发
指的扭曲成果,前者呈现了电视媒体霸占主流传播位置多年养成的
荒谬与傲慢,后者则默默添了几分纸本媒体如今失去主流地位后必
须在夹缝中求九死一生孤注一掷的辛酸写照。
在故事和现实中都扮演重要角色的网络媒体,庞大的旁观者有其往
来交织的不同立场与态度,人多嘴杂其实多说无益。兼具关系人与
网络使用人的身份,夕子作为网络上真实存在的“个体”,和男主
角面对面时能够做到的的完全隐匿式现身,相较于小说版本文字来
往时的暧昧挑衅,电影浓缩的精华台词则将音像媒材的耸动特性作
出了相同浓缩的应用,她对男主角明明白白的出言警告:“公主的
诅咒会让你自作自受!”夹带着匿名性的无所不在,透过“戴安娜”
一角身体力行的无垢动能,好不容易带来了一段用白话提点众人的
醒世呼求:我们都掌握著匿名的优势,但别忘了我们也会是案件的
当事人。
在男主角拿着摄影机狩猎嗜血话题到达了物极必反的终焉时刻,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便顺势以电影作品的姿态,将所有迟来的
“美好”戏码一一搬演,讽刺地那都是只有在电影中才有(可能)
发生的事,那还是电影作者本身真真切切的独断决绝,仿佛像是要
为胡搞乱搞的电影角色与社会大众收烂摊子一样,成全了一段原作
没有说明白的禁断之爱,召唤了几多来自角色情绪释放的救赎的泪
,足见本片竭尽其所能、以身作则地成就了作大众传播媒体之一的
反身自省,编导复合媒材领域的探讨形式选择着实细腻且用心,当
然不排除自我感觉良好之虞。
进一步说,《白雪公主杀人事件》电影改编版本中最难得可贵的构
成要素,是外于原著故事剧情的媒体敏感度,这在一部聚焦探讨媒
体和舆论渲染传播效应的作品中诚然不可或缺,编导对于原作话外
之音的文本转移处理表现上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单从故事主角、故
事文本同步由原著小说的纸上媒体转化为电影使用的影像媒体这个
巧思与其发展,就能显见版本改编时细腻而别出心裁的相应对照。
媒体之所以为媒体,不只在于它承载了亟欲传播的信息,更在于它
拥有自我反省和改变革新的能力,在网络年代,一个人人都可以是
自由传媒的新媒体年代,存在眼前的却是无法乐观预测的未来。毕
竟,人类本身究竟有或者没有值得被期待的自我反省能力呢?答案
也许就像片里片外隔岸观火的乡民一样无可救药,也许像原作凑佳
苗一样愿意起身反骨批判,又或者像电影版本用行动寻求小确幸般
的自我反省和救赎,但那些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