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行动代号:孙中山》

楼主: ursaminors (ursaminor)   2014-07-07 23:03:43
防雷页
http://littleursaminors.blogspot.tw/2014/07/blog-post_9968.html
(部落格有图无音乐版)
看了台北电影节首映,我想这会是一部评价两极的电影,导演用轻松的态度处理严肃的问
题:贫富差距。我想导演是刻意不选择写实,毕竟故事内容就是两方人马为了缴班费跟毕
业旅行费而突发奇想去偷孙中山铜像,这样的内容注定要夸张且风格化的剧情与画面,要
让观众笑,却在笑完后发现内心空了个洞。
在谈电影前想说说这十几年来台湾的高中校园电影,我想这是观众们一道又一道印在青春
里的记忆,《蓝色大门》上映时那个年纪的青春少年们如今都三十岁;五六年后则是《不
能说的祕密》还有《九降风》,再一个三年则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想说的是
人的一辈子也就那一次高中三年,错过孟克柔与张士豪的观众等到叶湘沦和路小雨,下一
个三年的青春男女则是看见柯腾和沈佳宜。青春火炬这样一次次的传了下来,成为一份集
体记忆。
回到这部电影,观影的过程中我一直想两位主角小天和阿左实在是看起来不太穷,要如何
说服观众他们自述的背景呢?他们的制服笔直白亮、他们的发型干净清爽、他们穿的是有
牌的运动鞋、他们的个性浪漫地不像穷人家的孩子;转念一想,究竟在电影里我所期待看
到的究竟是怎样的模样,而那种样子才能叫做穷。对于“穷”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想像,竟
然会因为电影里的人物不符合那样的形象而不适应,在中山堂的座位上我突然感到一丝羞
愧。教室里跟大家穿一样的制服,看一样的偶像剧,追一样的明星,但有些人可以寒暑假
出国玩,有些人要自己赚毕业旅行费,我想,那的确也是种贫富差距,而那些人可能散落
在我们四周。
虽然导演用卡通化的效果呈现这个故事,不过电影里的政治隐喻也就摆在那教你不去思考
也难,观众当然可以单纯地看一部喜剧片,看小天与阿左两位可爱小男生如何不打不相识
,不过毕竟他们要偷的东西本身就是个政治符码,端看各人解读罢了。(就像玩具总动员
如何颂扬美国白人中产家庭的价值,当中潜藏的意识形态可多著)当众位小男生戴上美少
女面具,合力搬起孙中山铜像,这幅超现实的光景像寓言;铜像搬不动落在马路上、体育
馆里那一次次当的一地回音,要提醒什么;“我叫阿左,左边的左”,导演要传达什么;
看张书豪从危险心灵中的沈韦变成电影里的身教组长,难道不会唏嘘?
导演想说的东西不少,有赖观众去解读,当笑完后开始思考,才会觉得这不只是一部青春
电影。电影的节奏我认为拖累了这个故事,同样的情境重复到了第四次让人笑不出来;不
过演员是最大的亮点,阿左软烂的说话方式配上那个眼睛都瞇起的笑容,小天倔强的神情
与最后的男儿泪,完完全全地闪耀,未来可以期待他们吗?配角的小男生们也各有各的灵
气,导演真的很会挑啊。
电影中经过了街头的打斗,小天与阿左化敌为友,他们要共同作大事,而那辆载着铜像的
卡车在夜晚的台北街头穿梭,看着这个城市的改变;最后一颗镜头里台北一零一高耸入云
,天桥上小天阿左众人们举起了手,他们结盟,孙中山仍然看着,微笑不语。
要让梦想永远保鲜,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长大。多少梦想因为成长幻灭,被现实收编。电
影中,人生里我们已经看了太多。
让沸腾的热血与伟大的理想不变质,我想那就是永远的革命前夕。
作者: nightseer (小爱)   2014-07-07 23:15:00
好文
作者: mindsteam (24fps狸猫任务)   2014-07-07 23:17:00
有时候会觉得这部片从题材、片名,到上映的时间点都蛮大
作者: kzzoz80 (妞妞)   2014-07-07 23:17:00
十七岁的天空
作者: nsk (nsk)   2014-07-08 03:36:00
生教组长XXD
作者: tn (奇蹟的杨)   2014-07-08 10:38:00
好文,好电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