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行动代号:孙中山》青春,可以改变

楼主: yummi123 (123木头人。)   2014-07-03 11:48:16
青春,可以改变
虚构的电影反映最真的现实
作者:涂翔文 出处:财讯 第 454 期
原文出处:http://www.wealth.com.tw/index2.aspx?f=521&id=4442&p=1
曾几何时,这部看似大家眼中的“青春电影”,在我看来最希望打中的观众,却是那群拥
有主宰这个国家社会未来权柄、高高在上、扬眉昂首的大人。
12年前,在国片几乎跌入谷底之际,《蓝色大门》成为当时的台片奇蹟,票房、口碑双赢
。但我隐隐记得票房数字好像只不过是五百万元,就已是“国片之光”,值得庆功喝采,
一点也不像现在动辄喊“破亿”的辉煌豪气。
那个时候,我还在报社跑新闻,由于台湾电影年产量几乎是不到二位数的惨烈,所以难得
有电影拍、有电影上,就得冲锋陷阵跑到前线去跟片或贴身采访。
一方面是忠于工作、一方面私心使然,我和同事两人都被这部“青春无敌”的电影弄得又
哭又笑,所以追着导演易智言、新人陈柏霖与桂纶镁频频专访,一点也不嫌苦。
脑中还隐隐约约忆起,当年回到师大附中,让他们两人模仿戏里场景拍照的逗趣景象;怎
么也料想不到,要隔了这么久的日子之后,易智言导演才带给我们另一部全新的电影作品
。回首顾盼,这段岁月,好像也是我自己的青春记事。
再续青春 苦等12年
成家、生子,换了好几个工作岗位,眼见国片潮起潮落,也看遍业界不同环节、人情冷暖
……。陈柏霖成了大仁哥,桂纶镁晋升金马影后,那时他们追着彼此、骑自行车在街上呼喊
的跟拍镜头,默默地也成为台湾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青春印记,甚至在许多后进的国片里
,也不停出现一幕幕同样神似的画面。
电影的不朽,就在于它每每随着影像重现,仿佛时光机迅速倒流,将你我带回曾经的那一
刻;电影的精采,也在于它就像不停滚动的石头,从不停滞生苔,动能一直向前。
于是,《蓝色大门》变成了《行动代号孙中山》。当年的青春,是勇敢、是率直。陈柏霖
演的张士豪,阳光灿烂,勇于表达自信与爱;桂纶镁演的孟克柔,忧郁执著,无惧面对自
己的性向。电影在闪耀迷人的影像画面里,投射出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曾经拥有的青春

12年后,同一位导演,同样拍青春。似是玩笑,又像寓言,一群孩子戴上面具,像是失去
自信、一视同仁般的残忍象征;却也成了保护色,逼他们放肆呐喊著对未来、对当下、对
这个不公世界的满腔愤怒与畏惧。犹记得一切仍历历在目的“太阳花学运”,电影界始终
是其中未曾沉默的一群。虽然我们没办法迅速写出《岛屿天光》这样声气相投的动人词曲
,让人感动传唱;但是仅仅事隔数月,无巧不巧,早在学运前就开始筹备摄制的《行动代
号孙中山》,在我心中,竟奇妙地成了台湾电影姗姗来迟、却足以呼应这股滔天巨浪的一
部重要作品。
《行动代号孙中山》对我来说,也是个很有趣的相识过程。起初在一项我参与评审的比赛
里,率先读了它的剧本,爱不释手。尤其在充斥一堆刻意想学《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
孩》的类似校园青春故事纷至沓来,却又大都像东施效颦般欠缺创意的局势下,这个背景
设在校园,却完全没有球赛、乐团,没有小情小爱的小故事,竟异常地令人兴奋。我还记
得自己是在深夜拿起剧本,从第一页开始翻起,就无法休止地一口气读到最后,想像着它
可能被拍成什么模样。期间,时常在脸书上追着易导的近况,关心着电影的进度。相隔一
年余,电影完成了。虽然有点和我原本想像中的不太一样,却好像自开自放的花朵似的,
绽放出另一种姿态。
故事更动不大。主角阿左聪明又富热情,为了不想再被催缴班费,他发现了学校体育馆储
藏室里,那尊被冰冷闲置的孙中山铜像,于是思考出偷铜像卖大钱的瞒天大计;却不知有
另一个家庭经济环境比他还糟的小天,和他盘算著同一件事。最后,两组人马在同一个夜
晚,戴着同样可笑的美少女战士面具在校园里偷偷摸摸,展开一场你争我夺的铜像保卫战

天真寓言 悠悠诉无奈
讲的是“贫富差距”这个严肃议题,电影本身却有着朴拙到近乎令人发噱的节奏。顺着海
选而来的年轻演员们那股青涩,深谙表演与戏剧理论的易智言,反而懂得“打蛇随棍上”
的道理,把原本残忍现实、甚至带点愤怒说教的大命题,变成了真幻难辨的现代寓言。当
那个重到需要一堆人齐力才搬得动的孙中山铜像,直挺挺地落在西门町街头之际,我们都
明白,这完全不是一部“写实”的电影,它的魅力,于是就这样悠悠地释放涌现了出来。
好一阵子,我很害怕台湾影坛又端出校园青春爱情片,却不见得像九把刀那样惊艳。到了
《行动代号孙中山》,它改变既有的特定类型法则,借着小孩子的天真纯洁,血淋淋地直
指大人世界的无奈困境。曾几何时,这部看似大家眼中的“青春电影”,在我看来最希望
打中的观众,却是那群拥有主宰这个国家社会未来权柄、高高在上、扬眉昂首的大人们。
就和学运一样,或许片中的他们,行动不够成熟,少了点周密算计,却是创作者诚实衷心
的有话要说。
如果虚构的电影足以反映最真的现实,或许这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作者: kizuki0315 (C.诺斯)   2014-07-03 13:45:00
正常 拍纯爱片成功后好像都不想再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