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再见溪谷

楼主: Mercury2010   2014-06-29 01:09:19
电影很好看,好看得超乎预期。
书跟电影,似乎是差不多时间在台湾发行,我看了书介,联想到
吉田修一的另一本书"恶人",印象中自己买了那本书,也看了电
影,看书的感觉我不太记得了,但是电影拍得让我觉得很不对劲
,变成一对全世界都误解他们的苦情鸳鸯,气氛很八点档,我不
喜欢那种太超过的平反,加上"恶人"之后买的几本吉田修一的书
我都读来不很起劲,于是,书跟院线电影我都错过了。
在MOD选了这部片,也只是因为没有更吸引人的片子,片子演到尾
崎夫妻在警局会面时,我差不多能猜出剧情的爆点,他们的对话
很日常,表情语气也很平淡,我却觉得那一幕是全片的最大亮点。
前阵子逛博客来的时候,留意到一本书,本村洋的3300个日子,我
要说的重点其实是朱学恒替这本书作序,我一向不很喜欢情绪太强
烈的文章,不可否认社会的改革常常是由个性鲜明强烈的人所引领
,但也是这些人最可能独断却不容他人置疑,朱学恒是高调的反废
死代表,对于这个议题,我无法有明确的态度,我发现江国庆是冤
案的时候,自己都惊讶自己会那么痛心,尤其当想起事件当时,我
嫌恶地看着报纸上刊出的他的大头照,毫不怀疑地把他当成变态,
这件事让我无法否定废死联盟存在的必要,但的确,当王清峰为了
不愿执行死刑而离任法务部长,接受访问时说出如果我是受害家属
,我觉得我可以原谅加害者这样的话时,我心里不只是不以为然,
已经是愤怒了,事情没有真的发生在你身上,你凭什么这么假设?
为什么被害家属要忍受失去至亲和被公众要求要宽容的双重痛苦?
为什么加害者可以得到那么多的报导版面?加害者可以杜撰死无对
证的事情,让自己听起来像被害者,而如果加害者不为自己辩解,
他/她甚至可以得到莫名的同情,媒体会请来冤案得到平反的被害
者来谈废死,但在这种场合完全见不到最初的被害者,冤案平反的
意义比被害家属的心情还受重视,这不是伪善,什么才是伪善?
这样的社会对于加害者,会摆出乡愿的宽容姿态,加害者对社会忏
悔,变得比对被害者/家属忏悔还来得容易收效,故事中的尾崎,
在强暴事件后虽然被迫放弃了棒球、从学校退学,后来却也能够好
好地上班,他的共犯之一成了他的大客户,甚至可以在酒店应酬时
,态度轻佻地拿性侵的往事来说嘴,老实说后来跑去对身为被害者
的水谷夏美赎罪的尾崎,竟会犯下强暴而且还是轮暴的案子,这实
在有欠说服力,还是男人真的要等看到女人日后的悲惨遭遇,才知
道性侵对女人确实是会造成伤害的?!
无论如何,向水谷夏美倾尽一切来赎罪的尾崎,是会得到原谅的,
水谷看着鞋子掉落谷底,随着河流走时,她对于与尾崎一起不幸的
执念,也终于放下了。
http://againandagain13.blogspot.tw/2014/06/blog-post_2405.html
作者: edd740404   2014-06-29 01:47:00
台湾媒体对于加害者,一直都是往死里打,没有同情的台湾对于加害者也很少有乡愿,反而倾向犯任何错都该死某些程度来说这其实才是台湾真正的问题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4-06-29 03:06:00
最近台湾有什么加害者值得同情的例子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