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部片到底要用普雷还是负雷,我挣扎很久......
但因为刚要上映,也没有真的难看到我中途离席,最后还是给了普雷。
很久没有看个电影心情这么复杂了,
坐在当初看海角七号的同一个厅,感觉真的是很奇妙。
这部电影想要探讨的议题跟选用的素材都很有意思,
孙中山铜像、贫富差距、热血高中生、一场冒险......
但实际组合起来,跟预告是有差距的。
我有三个不推荐的理由跟一个推荐的理由。
第一个是节奏很拖沓。
刚看的时候,觉得前面十分钟还没有建立起整部片的逻辑跟基调,
后来仔细想想,其实已经建立了,但是就是那样而已,可能只是我的期待太高。
一件可能三个画面/15秒可以说完的事情,影片用了3分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慢orz
台词的重复也被大量运用,“重复”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戏剧手法,
可是怎么用才是有效的、珍惜电影中每一个镜头与每一秒的,好像可以再思考看看。
如捷运上阿左和小天的初次对话,“重复”被大量使用,鬼打墙式的台词宛如琼瑶上身;
最后大家要写悔过书时老师不断重复去警察局坐坐等等,就只是重复而已,非常可惜。
比较有意思的重复是阿左要离开仓库(卖不出去的民宅)时,再三挡门告诉小天注意事项
那段,不单重复,也可以表达出阿左的想法跟性格,也为之后被反咬一口的冲突铺梗。
(其实我很想说要重复就要重复到像月光宝盒那样有意义才不浪费钱啊,电影每一秒都
是钱堆出来的啊)
其实这部片若节奏快个三倍,不要搭上那么抒情文艺的音乐风格,应该是会好看的。
第二个是太不写实,情境的营造一直让我充满困惑。
后来发现是他们身上的衣服都太干净了,根本不像一般高中生(先不要谈穷困不穷困,
制服真的太雪白了),版型合身的裤子、爱迪达球鞋(就算最后他们有一段是在为爱迪
达打工的画面,但穿有牌运动鞋怎么看怎么不穷)、小天的爸爸也穿得太干净、两个家
庭都太干净太整齐,想要揭露某些社会底层样貌的感觉荡然无存,只剩下空口说白话的
台词台词台词。
可是台词又太不口语,一群高中男生(尤其又是比较底层的)聚在一起不讲两句脏话感
觉他们活在异次元世界。我没有任何贬意,但电影的呈现真的让人觉得是家里有钱不知
人间疾苦的小孩,而不是必须为生存奋斗的青少年。
时代感的模糊也令人困扰,完全没有智慧型手机、服装风格、氛围都让人乍看以为是早
一点的年代,但街景却都是2014年的。可能没智慧型手机是可以解释成他们很穷,但氛
围真的说服不了我......(另外我所接触过的一般家境不怎么样的孩子,他们还是会弄
到智慧型手机跟真的怎么样都有办法有钱去网咖。)
我不是要用刻板印象或不够大的群众样本来批评,但要讲贫富差距却过度美化,这样真
的没有力道。我觉得很可惜。
然后大家面临的都是一笔不小却也实在不大的钱,想办法打打零工一段时间就有了,不
知道到底为什么要偷铜像,租卡车也很贵,到底怎么弄来的OTZ
虽然最后有大家各自去打工的画面,但我第一直觉是大家本来就必须各自工读维持家计,
后来想想才觉得可能是导演的安排。
可是......难道是我把大家想得太穷了吗?还是太笨了?
我们对穷人的想像,为什么这么不一样。
(而且不一样到我有点生气,因为过度美化就会失去关怀的力度,反而让人不舒服)
而明明是高中生但说话逻辑跟做事方法全部都像小学生,说真的可以考虑拍小学版~
如果是小学版以上逻辑不合的地方可以解决大半,连台词都会因为想学大人说话而变了
一个层次,很多事情比如对现实的无力跟与体制的对立会更明显。
第三个是冲突感较低,没有悬念。
过于舒缓就会让人对下一秒不期不待,如果是抒情片可能没有这么大的问题,可是看起
来这部片不是这个路线......想像看一本应该会有紧张感的冒险行动小说,硬是成为了
一篇抒情诗歌,说有多不对劲就有多不对劲。
我一直想不透拍出蓝色大门跟危险心灵的导演为什么会选择这样处理。
想讨论的还有很多,像是孙中山明明是个很好的意象(不管是在世代的遗忘或是政治意
涵等等)但用在里面不痛不痒,换成孔子像也没什么关系......但现在一下列举不全。
前面好像都在抱怨,但矛盾的来了,画面细微的调整跟安排有些是好看的。
比如说一群黑衣人戴着面具所制造的效果跟画面,因为面具特写产生的笑果是有的。
最矛盾的是导演真的太会挑演员。(推荐的理由在这里)
剧情在协助塑造角色的助力其实是弱的,可是演员自己有自己的特色跟光亮,
配角不论是大只还是小鬼,都靠自己的能量让观众对他们有印象。
尤其两个主角,演得真的很好。
离开电影院后还会记得阿左阳光到像傻瓜的笑容,还有小天拗执的神情。
悔过书那个场景最后一幕,镜头拉到小天的脸,这里魏同学演得太好了,
这几秒真的是让我觉得前面坐这快一个半小时很值得。
因为我觉得电影里演员实在太重要,所以不光看电影的当下,
现在写都还是觉得心情很复杂。
我不是导演的粉丝,也可以预见演员未来的发光发热,
但就这部电影本身来说,没能完整承载导演想要说的那些话,真的是有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