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看预告片就足以让人感动,果然甫上映即创票房佳绩,
即使是乡下的小小电影院亦是爆满,从观众人潮可以感受到这股KANO炫风。
并不是说这部电影完美无缺,硬是要挑缺点,还是可以挑出不少,
虽然导演是马志翔,但这还是一部典型很“魏德圣”的电影,
试图描绘出台湾这块土地人情味,企图道出一段丰富的台湾故事,
但毕竟这是电影,不是连续剧,要说的故事太多了,不少情节便显仅能呈现片段,
某些剧情支线无法完整呈现,让人感到可惜,甚至思考是否有加入剧情的必要性,
因为要说的故事太多了,所以电影拉长到3小时,
但老实说,3小时还是无法把故事讲得完整。
对于身为历史爱好者+棒球迷+国片支持者的我来说,电影很棒,但3小时真的太长,
还是忍不住在电影后半段去上了厕所,也不知道到底错过了哪一段,实在可惜啊!
先说了可惜之处,但我还是要强调,这部电影瑕不掩瑜!
看完之后值得回味,回味还会回甘!不少感触涌上心头。
我们可以看到没有种族歧视的一支棒球队,在这里没有族群,
只有共同为了梦想奋战的队友!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存在个体差异,人种与族群的分类都是人为的,
若是要在视角加入人种色彩,视野便会显得狭隘!
我们可以看到一只球队从一胜未得,到进军甲子园,
让口号成为真实;让嘲笑变成赞叹!
我们可以透过这部电影品味棒球的热血,一棒一棒串连、一球一球解决,
这是项特别的运动,讲求的不只是进攻,而是强调团队的防守!
在台湾,会打棒球的球员是少数,但为棒球着迷的球迷却是数量庞大!
可以探讨的面向非常多,然而近期影评和观后感充斥,
且怕不小心透露剧情影响还没看电影的朋友,
所以我只想谈预告片就看得到的嘉南大圳与八田与一的部份。
电影刚看完时,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八田与一真的有出场的必要吗?
嘉南大圳于1930年完工,嘉农第一次进军甲子园是1931年,
时间接近,但不见得要配合剧情硬凑在一起!
当然,可以猜测出制作团队的想法,嘉农棒球队内含嘉义和农业两个元素,
所以放入嘉南大圳也算合理,但一开始总觉得可有可无。
在回味剧情,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想法有了改变,也可以了解制作团队的想法。
个人在国中教台湾史已届四年,这段历史大概讲了十余次,
但这段历史在课本中仅短短数字,学生只需要背“八田与一嘉南大圳”等八个字,
而我只是告诉学生嘉南大圳是日治时期重要的水利设施,
顶多提到八田与一客死他乡以及乌山头水库的雕像,
我和学生都无法想像嘉南大圳的重要性!
“嘉南大圳”只有四个字,但却耗费了十年来兴建,
十年的光阴可以让一个婴儿变成小学中年级的儿童啊~
透过电影情节的安排,可以去想像当年的情景,
这是当年全世界先进的水利设施之一,引进先进国家的新技术,并有创新的部份,
然而在嘉南大圳兴建过程中,曾发生意外,造成伤亡,
其中1922年的意外,造成八十多名工程人员死亡,招致批评。
但,工程还是完成了!
灌溉农田约一千五百平方公里,水田面积增加三十倍,稻获量成长三、四倍!
所以对于嘉农的孩子们而言,八田与一自然是值得敬重的人物,
对于农民而言,当嘉南大圳带来丰沛的水源时,那样的感动是想像得到的!
对于现在生活相对宽裕的现代人而言,过去本土的一切是很难想像的,
透过魏导、马导的电影,我们可以一窥台湾的过去,
去细细品味台湾特有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