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很期待这部《300壮士》的续集《300:帝国崛起》
虽然有点小小的不安,因为第一集已经拍得很完整了,实在很难想像第二集会怎么拍。
不过第二集上映后,我还是抱着期待的心情,第一天就冲首映场
结果我的担忧全都成真,缺乏原作架构的第二集
虽然在风格上努力地保持第一集路线,特效还犹有过之
但在剧情上,完全丧失了第一集的精神
华丽的电玩式特效及加倍的血腥残酷之下,包装的是空洞及缺乏意义的复仇剧
当然就一部爽片而言,这已经没什么好挑剔的
但偏偏这是一部续集电影,而《300壮士》的内容并不是单纯地爽片而已
我很喜欢第一集,所以对第二集的心情就只有“失望”一词可以形容。
以下稍微比较《300壮士》及《帝国崛起》,同时包含我对这两部的感想
有雷注意
先从一个问题开始:tquendi:不过...第一集真的有什么精神吗?
《300壮士》的精神,就是希腊人追求英雄不朽的“神话”精神。
首先要说明,《300壮士》不是一部历史片,在电影中,有关历史的真实要素都被简化
,对于波希战争史的前因后果并没有详述,因为这不重要。
整部片的剧情逻辑很简单,就是“一群战士力抗数量远远超过于他们的敌军,最后全军
覆没”的故事,这个故事作为典型的希腊英雄神话,已经在西方流传两千年以上,可说
是家喻户晓。
“斯巴达战士据守温泉关”的原始记载者,希罗多德便暗示说,这些斯巴达人及他们的
国王列奥尼达斯对抗波斯人的目的,并不在于赢得战争,而是要壮烈牺牲,以成就不朽
的功名。(第二集中有借由提米斯托克利的话提到这点)
故《300壮士》电影的成功之处,便在于毫不拖泥带水的重现这个英雄神话,重演斯巴
达勇士们在温泉关奋战到底、全体牺牲的故事。并且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300壮士》
中波斯国王的造型及一些奇怪的、类似妖兽的东西,让人觉得这好像是一部奇幻电影,
但这完全不妨碍原作故事的内容。
另外,虽然我前面提到,在《300壮士》中没什么历史叙述,但这不等同于“反历史”
,事实上在《300壮士》的设定里,没有什么悖离历史的地方,但这点却在《帝国崛起》
中随处可见。
以影像风格而言,电影忠实地承袭原作的图像,以象征性的方式处理斯巴达人及波斯人
的形象:斯巴达人全身裸体(电影中有穿三角裤),只穿着头盔及鞋子,身披红色披风,
拿着长矛短剑及圆形盾牌,这样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虽然这并不符合历史真实。
斯巴达人在战争中当然也会穿戴甲冑,而且没有披风。谁会在打仗时披披风?这不是找
死吗?
更别说电影里的斯巴达人战争方式,也距离现实很远,我就不多说希腊人的方阵战了。
这样的形象并非漫画原作者Frank Miller首创,而是西方传统里人们对斯巴达精神的憧
憬与想像,更是希腊文化中对于凡人成就的最高赞美:
英勇卓越(Aristeia, αριστεια)
而这种抽象的、看不见的价值,在历代的艺术传统中,就以完美、健壮、充满生命的
男性肉体,做为这种希腊价值的具体呈现。
http://ppt.cc/gF2~ 这是1814年法国画家大卫的作品《列奥尼达在温泉关》,在画面
正中间的就是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他的穿着形象,不正是《300壮士》里的斯巴达人
吗?
另外还有一点,《300壮士》中的斯巴达盾牌,表面有个希腊字母'Λ'
斯巴达人在战斗中会高呼:我们是拉希代孟(Lacedaemom, Λακεδαgων)!
拉希代孟是宙斯之子及斯巴达人的祖先,更是斯巴达人的英雄象征
任何尊重斯巴达人的希腊人,都会称他们Lacedaemom,如希罗多德
故盾牌上标示'Λ',而不是代表斯巴达的'Σ',这其实是很有梗的
但在《帝国的崛起》中,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手法几乎都消失了,这使得电影只剩下
单纯地娱乐效果。
首先先看第二集主角提米斯托克利
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他被记载为足智多谋,并善于运用他的智慧在军事及政治上
是个很“奸巧”的人,而他给人最鲜明的印象,就是善于演说、说服好辩的雅典人
他最有名的事蹟,就是在第二次希波战争中,面对薛西斯兵临城下的大军,带领雅典人
全体撤退到海上,留下雅典空城给波斯人占领,之后并做为海军统帅,在萨拉米斯海战
战胜波斯海军。
在《历史》的记载中,当时还有个精采的辩论,就是撤退到海上的雅典人后来认为,不
用跟波斯人继续打下去了,既然我们的家当现在全都在船上,那我们就往西走,远离希
腊和波斯,到西方去重新建立新的雅典城。当时的情势对雅典人来说真的是命在旦夕,
连老家都给占领了,斯巴达人又带着伯罗奔尼撒同盟在柯林斯地峡猛盖城墙城堡,把路
堵上,完全不理会雅典人的求援。但提米斯托克利力排众议,坚持要留下与波斯人继续
作战,若没有他,也就没有后来的萨拉米斯海战,更没有普拉提亚之战。
我看电影时,觉得最奇妙的是,提米斯托克利是个很好塑造其形象的人物,但为什么他
在电影中却完全没有鲜明的印象。他在一开始的战斗中,以暗箭射死波斯国王大流士(这
是虚构的),这点好像想把她塑造成列奥尼达那样的战斗英雄,但后来又没有,他能够带
领雅典海军赢得初期的胜利,但一碰上美貌的波斯女将军阿特密西雅就完全没辄,一路
被牵着鼻子走,更显得他多次关于捍卫雅典民主的演说空洞而软弱无力。
阿特密西雅是个很有趣的人物,尤其是作为在希腊世界中极少见的女性城邦统治者。
在这我只提及关于电影的一个重点,在萨拉米斯之战前,波斯国王薛西斯曾召开会议,
讨论是否应该要与希腊人打海战。所有的波斯将领都认为我神军浩荡、当然必胜,当然
要打。但只有阿特密西雅反对,认为希腊人的海军胜于波斯人,不需要冒险进攻。
薛西斯赞许阿特密西雅的谏言,但还是驳回她的意见,并下令海军启航、开始攻击。
无疑地,电影里的阿特密西雅形象与历史中的真实人物没什么关系,而被她塑造成一个
女性复仇者,而Eve Green的演出(或肉体)让这个角色在观众心中留下强烈印象,但这
毕竟是演员而非剧本的功劳。
除了提米斯托克利、阿特密西雅之外,我实在不明白薛西斯在第二集里是干嘛的。
除了一开始的骑马砍头、从正常人变成魔王,实在是没什么登场的意义,而他的造型也
是延续第一集的形象,没有任何创新之处。
更诡异的是第二集中斯巴达人及皇后歌果出现的意义到底何在?是想要再次讴歌斯巴达
人是最强的,远远胜过雅典人,只要有他们加入战局就一定可以逆转胜?我就不谈
斯巴达人是没有海军的这个事实了。
我要强调的是,我并不是以历史真实性去批评《帝国崛起》的失败
编剧当然可以创造出一个跟历史形象完全不同的人物角色,要把提米斯托克利演成尼奥
列达那种肌肉猛男也可以
但偏偏在第二集中他既无身为主角的存在感,也缺乏像列奥尼达般鲜明的印象,是个很
无趣的角色。
比较《300壮士》,其续集《帝国的崛起》完全丧失了原有的主题,也就是“英雄神话”
。这种故事虽然老套,但却不会被世人遗忘。而《300壮士》的电影版遵循原作者Frank
Miller强烈的个人风格,使得这个流传超过2000年的传奇,有了一个很好的影像艺术版
本。最好的证明就是整部电影可以浓缩成一句话:
This is Sparta!!!!!!!!!!!!!!
但《帝国的崛起》,不停的添加第一集缺乏的历史细节(不管是真实的或虚构的),以
掩饰剧本的空洞,而在角色塑造上,完全比不上第一集的鲜明及强烈。看完这部电影后
,我只对阿特密西雅有印象,这还是因为Eva Green的__,其他人,尤其是提米斯托克
利,我对他几乎没有任何感想,这样的角色放在第一集里充其量只能是个小兵。
最后,我稍微对比一下《300壮士》及《帝国崛起》里的细节差别
希腊军事文化中有弓兵,希腊人的竞技中也有射箭项目,弓箭更是阿波罗的象征。
但在斯巴达英雄神话的塑造中,斯巴达人是非常鄙视弓箭、投石等远距离武器的。
因为那不是肉搏战,无法反映出他们英勇气概。
在希罗多德《历史》的记载中,温泉关的斯巴达人便拒绝使用弓箭,反而他们极度鄙视
使用弓箭的波斯人。面对波斯军队射来的满天箭雨,斯巴达人Dieneces说了一句使他留名
千古的话:
很好,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日荫下作战了。(《历史》VII 226)
斯巴达人这句充满傲气及自信的话,以及说这话时的风采,在《300壮士》里如实呈现。
而在《帝国的崛起》里,一开始提米斯托克利用波斯人的弓箭射死波斯人的国王大流士
本来我还以为这是对第一集里,斯巴达人英雄形象的一个逆转
提米斯托克利被记载于历史中的个人特质,本来就与斯巴达人天差地远
故第二集以此作开头,应该是编剧的巧妙安排
但看完电影后,回想开头这段,编剧其实没有任何巧妙安排
这点对《300壮士》建构的现代“英雄神话”图像来说,不啻是绝佳的讽刺。
题外话,《300壮士》原作是有续集的,名字为《300:薛西斯》http://ppt.cc/35pA
可惜作者还没画完出版,电影便急着推出续集,而在续集中薛西斯几乎不是重点
我想等作者画完,到时就会有第三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