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好读版:http://blog.roodo.com/hideforever/archives/27409870.html
“KANO”用超乎一般国片的手笔,试着重现日本殖民
时代的景象,以嘉义农林棒球队1931年赴日参加甲子
园大赛的历史事件,谈种族融合,谈运动精神。我觉
得最吸引我的是本片说故事的方式,选择了一个有趣
的视角出发,从一个日本人的回忆开始倒叙,而这个
日本人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是谁。
电影开始是二次大战时期的1944年,几个日本年轻军
人将赴往菲律宾战场,台湾是转运的中继站,我相信
在日本土生土长的他们都是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在
基隆港南下的火车上,其中一位望着窗外的台湾风光
,以殖民者心态骄傲地夸耀日本对台湾的建设,另一
位则露出不置可否的态度,似乎经历过什么事,让他
对台湾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的背包掉出了一颗沾满
泥土的棒球,暗示观众他与棒球的关联,他叮嘱同袍
火车开到嘉义务必叫醒他,他想看看嘉义长什么样子
。
故事回到1931年的甲子园大赛开幕式,刚刚的年轻人
也在其中,军服换成了棒球制服,他叫锭者(青木健
饰),带着夺冠心愿从北海道来到这里。在五万人的
注目下,我们的主角嘉农棒球队匆匆忙忙赶到球场,
慌慌张张撞成一团,这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登场方式,
不只观众将注意力自然转移到他们身上,也标示这支
球队和其他的不同,当然锭者也注意到他们了。
电影开始进入观众期待的部分,也就是预告片里吸引
我们的那些元素。时光再次倒流,嘉农棒球队原本完
全称不上训练,只是打兴趣和身体健康的,在近藤兵
太郎(永濑正敏饰)严格的训练下,从杂牌军蜕变成
汉人、原住民和日本人组成的一流劲旅,过程有笑有
泪。原本我们不认识的小球员,也因为长篇幅的故事
段落,我们花了足够的时间与他们相处,每个人的个
性都慢慢鲜明起来,特别是后来只要粗神经爱耍宝的
平野(张弘邑饰)一出现,还不用说话,现场笑声就
此起彼落,可见观众都记得这张面孔了;饰演主将吴
明捷的曹佑宁则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让我想起“无人
知晓的夏日清晨”(谁も知らない,2004)的柳乐优
弥,眼神清澈明亮,温柔又坚毅。
挑战甲子园的训练过程穿插一系列当地发生的大事,
例如嘉南大圳和喷水池完工;当然还有球队成员个人
发生的事件,有人因为种种原因得离开,有人的青梅
竹马嫁作人妻,近藤个人对棒球的悔恨和热情也穿插
其中,这些都用了大量交叉和平行剪接,互相对比烘
托,明显是首次执导的马志翔经营的手法,说故事的
逻辑语言。
嘉农棒球队在不被看好之下爆冷门击败各家劲敌,进
入了甲子园,而1944年火车上的锭者也睡了一觉醒来
,列车在嘉义靠站,窗外就是他好奇的地方──训练
出嘉农的故乡。自然我们会开始连结前后两段故事,
锭者是不是在甲子园遇上嘉农,彼此成了球场上可敬
的敌人?不,事实上,锭者不是和嘉农战到最后的强
劲对手,他在一开始看到嘉农的实力就惧战了,甚至
可以说,他只是嘉农求胜道路上轻易压过的小石子,
翻开那一年的成绩纪录,他是被炮火攻击得最惨烈的
投手,先发只解决了三个人次,丢了六分自责分黯然
下场。
有趣的是,“KANO”挑了一个这样的无名小卒,一个
被嘉农轻松击败的对手,从他的观点来注视、回忆这
支来自他想像之外的台湾的棒球队,而这支棒球队击
败他之后呢?不知道这段历史的观众可能到最后都在
期待一场轰轰烈烈的逆转胜,但史实就是,嘉农在冠
军赛以四比零输球,屈居亚军。然而,九局上半两出
局两好球,吴明捷在满垒的情况下击出外野高飞球时
,电影很成功地让观众都以为这会是一只追平比数的
全垒打,就好像这段历史不存在似的。
这段历史对大部分台湾人都是陌生的,包括我,我要
承认我是看了“KANO”,整理观后感时进一步去查了
这些资料,而本片就是在唤起我们对这整段历史的热
情和兴趣,即使这些小英雄没有获得冠军,但对败者
的描绘正是本片最有趣,也最值得思考之处,电影要
说的不是赢家的故事,而是向我们说著如何面对失败
,包括对过去的悔恨、对失败的恐惧,以及如何面对
自己失败的事实。透过片末小选手口中说的那句话:
在家乡等待我们的会是欢呼或嘘声?也道出了背负沉
重期待出国比赛的台湾运动选手的心声,直到二十一
世纪的今天都还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