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莎拉波莉家庭诗篇

楼主: eva666 (八Let)   2014-03-02 20:28:33
网志版: http://blog.yam.com/wanderland/article/72770483
  寻找生父的题材马上会想到八点档里常见的狗血剧情,然而片中没有激情片段,就连
最重要的真相都是在一个平静时刻,出乎意料地轻轻揭开。像抱着一叠杂物在路上走,突
然掉落的物体就是寻找多时的锁匙。
  莎拉的生父无法认同莎拉拍摄纪录片的行为,一方面是出于对自己故事的控制欲,一
方面也认为莎拉的身世就是他与黛安的爱情故事,加入太多他人意见会模糊焦点。
  但从莎拉的角度却不能这样理解。诚如父亲旁白所说,个体早已存在于祖先的基因中
,只是在等待被生下来的机会。以这样的前提来看,生父是谁只是一个引子而已,她更需
要了解的是她失落的那部分母亲,她的欲望、梦想、失落与恐惧,透过这些部份去建构来
不及深入认识的母亲。
  黛安去世时莎拉才十一岁。黛安失败的上一段婚姻、演员生涯、与丈夫的问题,这些
莎拉都无从参与,只能透过亲友的回忆来概略模拟。
  她甚至找了演员来重现过去场景,在纪录片这个类型下此举可能会让某些人不舒服。
但若回到先前的假设推想,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自收集到的资讯演绎、再现,无疑是与
往日的对话,看着失落的过往在指掌间重现,更是一种缺憾的圆满。
  这一切无关逃避,只是以自己能掌握的资源尽力贴近那个命定的“机会”及“必然”
。那是专属于她的理解及参与。
  父亲说,莎拉手上有六小时的访谈,全部拨出才是故事的全貌,经过剪接就参杂了个
人的理解与解读,然而他也不否认沙拉有决定将哪些留给自己的权力。
  过度私人题材的处理,在纪录片领域里确实比较敏感,但剪接与再诠释始终是纪录片
得不断思考与取舍的地方。身为观众,我们该学习的是更有耐心的等待那些留白的的片刻
,保持宽容的态度看待矛盾以及尊重叙述者的情感层面。
  即便叙述的是他人的故事,只要那牵涉到自己的生命,the story we tell,is
also the story of u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