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评论] LIFE AFTER PI 在Pi之后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4-03-01 19:45:35
※ [本文转录自 documentary 看板 #1J4SOu7G ]
http://ppt.cc/SZRB WRITTEN BY SHIH-YAO 师尧
"Life After Pi"并不是"Life of Pi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续集,Life After Pi是一支
纪录片,由一个名为"Hollywood Ending Movie"的组织所制作,描述制作电影少年Pi的美
国特效公司R&H宣告破产倒闭的事件始末以及后续发展,如何影响全球的特效社群,并凸
显出美国电影产业链的矛盾情况。
影片片长30多分钟,选在去年"奥斯卡事件" http://ppt.cc/SAUW 发酵的同一天2/25号
做网络公映,因为影片只有英文字幕,但是内容小编看了之后觉得颇有收获,所以就大胆
摘译了大部分内容,截头补尾成为一篇完整文章,并在最后补上最新的后续发展。
快速摘译,如有问情还请留言讨论,英文很强大的朋友,建议直接观看英文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lcB9u-9mVE
对岸翻译的中文版出现啦!请点连结观看~
http://www.56.com/u27/v_MTA3NzE2MjQw.html
LIFE AFTER PI "在Pi之后"
是一部纪录片,关于洛杉矶的特效公司 Rhythm & Hues(R&H),他们在财务恶化倒闭之后
两周凭著电影"Life of Pi(少年Pi)"得到了奥斯卡最佳特效,影片记录著这段急转直下的
事件发展对全球特效人和电影产业的冲击。
Rhythm & Hues(R&H)
创立于1987年,曾经参与制作145部电影,雇用过上千名艺术家,第一个接到的案子是一
个电影公司的Logo动画,那时电脑动画才刚起步,但是这群人就已经看到CG角色动画的远
景(编:R&H的强项就是在写实的生物动画),后来他们也确实爬到了业界顶尖的位置,巅峰
之作正是少年Pi中那只栩栩如生的老虎。R&H的公司文化也非常棒,让人感觉这不只是一
间公司,更像是一个大家庭。
2003-2013年
全世界有21间著名的大型特效公司关门或倒闭,但是这段期间最赚钱的50部影片,却有49
部和电脑特效息息相关,而且电影的整体票房更是随着特效进步逐年成长,现在几乎已经
没有卖座电影不用到大量特效,但是,电影的营收成长却和特效公司的收入脱钩,特效产
业的商业模式变得很糟糕。而且大家都忘了制作特效的不是电脑,而是电脑背后的许多艺
术家,投入大量时间,追逐自我实现以及客户要求的完美。
电影公司
对特效的计价方式通常是看有几个镜头、时间长短而定,但是对特效公司的成本面来讲,
人事费用是最重要的。当一个案子开始时他们会找来许多艺术家加入团队,但是案子何时
结束却是由电影的"上映日期"来决定,所以当电影拍摄进度落后时,或是电影公司决定延
期上档时,特效公司的结案期限便会往后延,必须承担更多的成本支出,制作期拖愈长,
烧的钱也愈多。另外,由于全世界的特效公司都在竞争六大片商的案子,因此这给了电影
公司莫大的权力。所以,为了用更低的价钱争取案子,特效产业的商业模式也逐渐改变,
很多公司为了节省税金或得到政策补贴,选择离开美国前往加拿大或世界其他地方设立分
公司,你不愿意电影公司也会强迫你这么做,因为他们希望能尽可能的压低成本,看你们
杀价竞争,血流成河。
特效动画师
个人亦陷入窘境,因为团队(人)必须跟着案子走,当案子被移往国外制作时,所有特效师
就必须选择是否要离乡背井随着合约飞到世界各地去工作,与他们的家人分离,在异乡租
房子做个半年一年,然后被解雇或是再签约投入下一个案子。但是,人们并不是活着只为
了工作赚钱,而是要活的像个人,与家人生活在,有一个家。每半年就换一个地方住,长
期下来,这会让人无法生活。有些特效师后来甚至以"饭店"为家,四处流浪。超时工作也
是个问题,每个特效师平均会在一个案子上工作一年,最后一个月会每天工作超过100小
时,当中极少人能见到导演,所以他们往往会"超过"的工作。(编:可能因为在指示不明
确的状况下做了许多白工,或是导演不用功,以及特效师自身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性格)
订死的价格,变动的内容
因为CG技术的进步,现在拍电影愈来愈灵活,导演愈来愈能随心所欲,因此镜头常常会在
各个阶段增减删修,当然,你能理解也许这就是个"拍电影"的过程。但是,让我们来看看
其他产业,为什么我们要盖一栋摩天大楼或机场时可以很明确,那是因为盖房子需要"蓝
图",蓝图以外的东西可以不必理会,所以我们可以去很仔细的计算每一颗砖头、每一片
玻璃的价钱,订出合理预算。我们常说,要盖好一栋房子你必须要有扎实的地基,那为什
么拍电影却不必呢?
又因为电影公司用一整个案子来计价,所以,当镜头改变,影片长度出现变化,画面里多
出了角色,从一只老鼠变成了几千只老鼠,特效公司就必须去向电影公司证明,这是导演
额外添加的,这不是当初说好的,但"举证"这种事非常困难,而且伤害彼此的关系,更不
用说最后是否真的能拿到追加的钱。
修改特效
并不容易,尤其像我们在少年Pi里做了很多那种大规模的流体模拟,花了许多时间,按著
他们的要求让这道浪从这边来,往那里去,雨要下的如何又如何,最后,把成果给他们看
时,他们却突然说,这里不应该下雨的...。所以,我们摸摸鼻子拿回去重做,然后又给
他们看,他们又出现新的说法,于是这样来来回回直到期限逼近。
做特效
有时就像你开着车,但却不知道油箱里还有多少油,要往哪里去,现在拍电影已经不用像
以前一样现场决定所有事情,这让导演可以把问题愈来愈往后挪。更奇妙的是,很多时候
当你知道对方有个明确方向时,你想说那很好,因为来来回回最终总会走到那个地方。但
是,常常发生的是,你们都确认了那个方向,也朝那里走了快半年,但总是那么令人错愕
,对方突然决定掉头转向,要你朝着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实拍现场
电影公司绝不可能允许导演一个搭景拍了一、两周的戏之后,突然说要整个拆掉重搭一个
新的,然后再拍两周,绝不可能!因为现场工作人员都是拿时薪的,拍愈久就烧愈多钱,
这对电影公司来说会是很沉重的负担。所以电影拍片现场的工作节奏都非常紧凑,导演也
会很专注,因为所有人都在等他下指令,所有人都必须在有限时间内挤出最棒的创意成果
。这个道理其实在电脑特效也应该是一样的,但今天只因为做决定的那些人(导演、片商)
不必在现场,一切就变了调。
没钱了
当2012年我们知道快付不出钱时,我们就积极的去找钱,飞了四趟中国,去了好几次香港
、台湾,还雇用了一个投资银行家来帮忙整顿财务,公司到处传着八卦耳语,摇摇欲坠。
本来一个案子准时结案拿到钱,就能去付另一个正在制作中的案子支出,但是结案却延期
了(编:少年Pi就搞了整整五年),一个影响一个,最后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出现了
1,500-2,000万美元的资金缺口。
开了很多会,见了很多人,本来以为一切都谈好了,礼拜一钱就会进来,结果最后什么都
没发生,最后关头时我们有想过,可以让大家减薪,或是裁掉很多人,或是要求大家疯狂
加班却不给加班费,或修改合约,但是我们后来想到这么做会毁了R&H,以及他一直以来
引以为傲的"文化",所以我们最后没有这么做,我们选了破产清算。但事后想想,也许我
们应该再积极一点。
2013年2月10日
周日R&H宣告破产,254名员工在三个小时内被解雇,并且没拿到两周的薪水。所有人都很
伤心,因为这是一间那么好的公司,员工管理阶层彼此之间的相处非常融洽,公司文化令
人羡慕,累积了25年的历史,今年还被提名了两个奥斯卡奖,却必须吹熄灯号。
奥斯卡
在R&H破产两周后颁奖,R&H获得了最佳特效奖项,4个人上台领奖,当发表感言提到破产
事件时就被无礼的大白鲨音乐所打断,44.5秒麦克风就被消音下台,反观最佳摄影
Claudio Miranda同样靠着少年Pi拿奖,一个人就讲了一分钟,而且没被消音。这是羞辱
所有特效人的窘迫时刻,一切都说明了这个产业有着严重问题。而少年Pi的导演李安意外
的在奥斯卡感言里漏了R&H,这支做了接近影片75%视觉呈现的团队,这个无心之过以及关
于希望特效更便宜的谈话让整个事更火上浇油,引发全世界VFX社群的愤慨,以及全球媒
体的关注,还有接下来的一连串绿幕运动。
绿幕运动
在网络上引发了大量讨论,虽然没人确定如何才能改善现状,但是却有许多人开始思考这
一切究竟为何发生?R&H是一间技术顶尖的公司,在世界各地拥有六个分部,也得到了很
多外国政府的租税优惠,还拿了好几座奥斯卡奖,该做的他都做了,这样的公司为何还是
会走上破产一途?哪里出了问题?未来该如何改善?各种观点的文章与评论纷纷出现,虽
然没有一个清楚的答案,但是至少开启了一个正确的方向-思考与讨论。
世界不断变动
我们了解,世界不断变动(Change),经济环境和科技发展都在变动,人也不断在变动,
VFX是门生意,也不断的在变动,尽管大家已经了解到变动在所难免,但是很多人还是受
到R&H破产的影响,难过伤心,备受打击,甚至选择离开产业,他们或许要的只是多一点
的鼓励和赞美。而且,我相信艺术家永远是艺术家,不会因为你今天公司关门了,你就说
他已经不是个艺术家了,他到哪都还是个艺术家。所以,我觉得这是个过程,最终,你必
须去喜欢它。破产之后,电影公司终于借了我们一点钱,让我们完成手上与他们有关的案
子,案子结束,所有人再次被裁掉。公司卖给了外部投资人,他们重新找人投入这个充满
不确定性的产业。今天我们要更努力的去说服艺术家、制片、政治人物来改变好莱坞,让
这个产业能(在美国)永续发展。
持续努力
美国总统欧巴马到洛杉矶梦工厂参访,畅谈娱乐产业对美国经济动能的重要性,提供工作
给数千个中产家庭时,特效艺术家们正在场外集结抗议,企图引起媒体更多注意。2014年
3月2日奥斯卡颁奖典礼特效师们将再次集结,表达他们的立场与意见。
Change starts now. Stay connected.
保持团结,改变从你我开始。
记录片之外 - 对海外特效课税
就在今年2月,MPAA美国电影协会成功游说了美国政府对所有海外录制的数位影片加课进
口税,包含成品以及用数位传输的半成品,用来打击盗版输入,提高在国外拍片的成本,
让片商选择多留在美国本土拍片,保持电影产业的竞争力。有个脑筋动得快的特效部落客
Daniel Lay就雇用了律师,主张既然数位影片可以课进口税,那自海外输入的数位影片部
分内容(像是特效)自然也必须课税,希望能借此提高特效外包海外的成本。不过,MPAA马
上回应说:特效应该是属于"服务"(service)而不是"商品"(goods),看似同类却大不同,
就像苹果与橘子的差别一样。只是这个说法很多记者并不买帐,因为既然实拍
(live-action)影片MPAA认定是商品,那为何用数位方式产生的影片就变成"服务"了?特
效师在贡献他的专长时,他同时也生产了什么东西,那应该可以被认定是商品。
hollywood ending movie 活动官网 http://www.hollywoodendingmovie.com
美国“视觉特效产业”的窘境
http://entertainment.time.com/2014/02/26/oscars-2014-protest-vfx/
给李安的公开信 http://ppt.cc/SAUW
作者: momoisacow (不良牛)   2014-03-01 19:55:00
谢谢分享资讯 来去看
作者: longlife123 (小吉)   2014-03-02 16:39:00
身为曾是R&H的一员 不推不行阿
作者: Fuuuck (欧麦古德尼士)   2014-03-03 20:07:00
听说要收掉了? 同业倒是一直上新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