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偷书贼 - 平淡

楼主: leila (Lizzy)   2014-02-17 16:08:35
图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29840361
“偷书贼”是根据澳洲作家Markus Zusak的畅销书改编的,我没看过原著,而
这个电影版本让我觉得戏拖太长,内容也有些无趣。或许会比较适合青少年朋
友,至少,会比较适合不太愤世嫉俗的人。
背景是纳粹德国,小女孩Liesel﹝Sophie Ne'lisse﹞的妈妈将她与弟弟送给
寄养家庭,火车途中弟弟去世,Liesel独自面对新家庭的爸爸Hans﹝杰佛瑞洛
许﹞与妈妈Rosa﹝艾蜜莉华森﹞,虽然渐渐适应生活,但随着战争爆发,原本
平静的生活也存在越来越多变量…
描述纳粹与大屠杀的电影很多,“偷书贼”比较不同的是,它主要在叙述一个
小女孩在作战后方的生活,她对文学的喜好如何陪伴着她度过各种高低潮。
虽然几个主角的性格与特质描绘得不错,但是剧情发展到后面有些草率,而且
步调掌握得不好。剧情视角有时是死神的观点、由死神旁白,但大部份时候又
是小女孩的观点;有家中收容的犹太青年Max启发Liesel对文学的热爱,有
Rudy做她玩伴兼儿时"puppy love",有与高官妻子的友谊以及后来Liesel去她
家偷书,有看起来很凶但对她越来越好的新妈妈,她的新爸爸被征召,Rudy爸
爸被征召,Rudy被政府要求去作某个训练...非常多条线,但很多线都没带来
足够的情感冲击,不够深刻,黑暗面也被淡化很多。而且,死神当旁白这种手
法,只有在片尾某段有效果,其余部分只造成调性不一。不过,本片有些文句
很美,我猜大概是原著里有的。
我猜想,这部原本目标观众应是年轻人的电影,也许是为了让儿童也能看,所
以可能有把原著故事处理得温和一些,但老实说我不觉得儿童有耐心坐两小时
看这部文静的故事。对我而言,身为已经不是青少年、从年轻以来就已经愤世
嫉俗的轻熟女,对这部片最不习惯的是,它大大升高了文学艺术带来的救赎效
果,而大幅降低了战争的可怕──连电影后段某次轰炸过后挖出的几具尸体,
都相当完整,几乎像寿终正寝。不是说这样一定不好,而是不合我胃口。文艺
是种救赎没错,但本片呈现的太简单了些。倒不是说跟大屠杀有关就一定要很
黑暗才行,只是我不喜欢被抹去这么多的﹝我真的老了﹞,以“美丽人生”(
Life Is Beautiful)为例,它并没有淡化集中营/毒气室等等的恐怖,只是爸
爸为了孩子的幸福童年,尽力让孩子换一种角度来看待事情,也因为“美丽人
生”有描绘出现实的可怕,使得爸爸的各种巧思与对孩子的费心,更令人感动
不已,这种比较适合我这类实际一点的观众。
其实,有另一部淡化纳粹带来的种种黑暗血腥、整部片充满光明思维、却仍深
得我心的作品,那就是“真善美”(The Sound of the Music),我想它与“偷
书贼”最不同的点,在于有非常美妙的音乐舞蹈,还有比较多感人的剧情安排
。当然,我第一次看“真善美”才小学二年级,这大概也有帮助我更喜欢这部
片,如果我三十岁才第一次看,或许也不会那么感动。
本片导演是导过几集影集“唐顿庄园”的Brian Percival,从整部片的宣传与
发行时间来看,片商是曾抱着进军奥斯卡的野心的,不过成果实在差得有点远
。杰佛瑞洛许与艾蜜莉华森两人演得非常棒,Sophie Ne'lisse也颇称职,当
年的德国小镇也被拍得很美,但“偷书贼”整体说来实在太平凡了。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4-02-18 05:26:00
很同意你的观察。不过我觉得本片的美丽包装,同时也是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4-02-18 05:27:00
让观众靠脑补映照的丑陋控诉,譬如一面让漂亮小朋友唱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4-02-18 05:28:00
歌一面搞水晶之夜、一面营火晚会一面烧书。纳粹的丑陋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4-02-18 05:29:00
与恐怖之脑补素材在大家脑中都挖不完了,也许本片就决定不多着墨,但都有隐晦的对比暗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