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连奕琦的《甜蜜杀机》,脑袋里第一时间蹦出另一个导演的名字:宁浩。
没错,就是那个拍出《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的大陆导演宁浩。
觉得《甜蜜杀机》就像是《疯狂的石头》前的习作,雏型已成尚欠火侯而已。
习作什么呢?当然是盖瑞奇《两根枪管》《偷抢拐骗》、昆汀《黑色追缉令》、
保罗海吉斯《冲击效应》、克莱马克思《11点14分》的那种“非线性叙事”。
看似毫无关联的好几组人马,经由一连串毫不起眼的意外将命运串连在一起,
让人眼花撩乱的快速剪接与大量分镜,让这种叙事充满“拼图游戏”的乐趣,
我看过有人这么画画,东涂西抹,画完了都不知道在鬼画符什么,
直到把画框180度上下转过来,你才‘哗~’的一声为真相惊呼!
非线性叙事这种东拼一块西拼一块的电影叙事,也拥有相同效果!
拿它来处理充满黑色幽默的“悬疑推理”故事,线索拼图,再适合不过!
而且这在近十年来的台湾电影创作领域,可以说是从没有过的新尝试。
连奕琦说故事的能力,比起上一部《命运化妆师》有着超大跨幅的进步。
每一片拼图里的人物都浮光掠影地带到各种光怪陆离的台湾社会怪现象,
有时不按牌理出牌让人笑到快“喷尿”黑色幽默,是全新的国片观赏经验。
包括苏有朋牺牲奶油形象演台腔台调的孬咖刑警,吴中天的冷面幽默,
郎祖筠变性黑道杀手与乡土剧老大歌雷洪深情歌舞演出,都让人惊艳!
尤其要表扬导演帮这些“既定印象”强烈的演员,雕塑新角色的用心,
跟“只会请猪哥亮演演自己”的偷懒导演比,连奕琦才算在“用”演员。
《甜蜜杀机》当然不那么完美,毕竟跟宁浩炉火纯青“疯狂的叙事”比,
只能算习作,还有许多仅是搞笑(有时也不那么好笑)的免洗过场角色,
可惜无法让每个角色发噱之余,还埋下更深的梗,最后环环相扣大引爆。
也因为如此,在眼花撩乱的黑色幽默和线索拼图底下,结构仍有点松散。
“黑色幽默只是荒谬的佐料,不能成为荒谬本身,
荒谬的应该是剧情指涉的现实社会,或者人性。”
宁浩办得到,连奕琦应该也可以努力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