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个前提是我不确定我看这版到底有没有被电影院删减过。
如果去掉音乐跟特效,其实我想给负雷的。
某个层面而言我觉得这部片如果不是为了看3D跟音响,
很难有想去多刷好几次的冲动。
加上比之前几片的剧情编排,
这部片在这部分上的问题点大到让人以为是菜鸟编剧的新手编排。
昨天难得有机会去看这片,
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点在于剧情时间编排非常糟。
有人说剧情空洞或太过简单,但事实上我觉得这部片本来就不需要太难,
一来是这主轴本来就不是走什么推理或成人动画路线;
第二是越是简单的剧情就能有越多的时间去刻划他们想要的细致面,
不过我觉得这部片就有点搞不清出自己的重点想放在哪,
结果变成Elsa、Anna、Olaf(勉强)外的角色形象都很模糊,
以及整部片冗长的中段和结尾上大相迳庭,
如果说是想引人胃口后才让人在结尾上眼睛为之一亮的感觉,
那某些层面的确是有达到目标,只是效果很差。
简而言之就是:(照时间轴看)
1. 开头Mickey动画太过冗长。
2. 重点剧情以近乎歌曲MV方式呈现并不另做铺陈,过分急促。
(不过某些层面而言这也算是优点,不会有冗赘感。)
总论而言有音乐的剧情部分都还不错。
A. 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及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其实用这两首歌解释开场的剧情其实很棒,
用很明快的节奏地带出了整部片的背景。
而且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也是整部我最喜欢的歌,
因为步调虽快却把Anna每个年龄层心境的转变都描述到点,
事件发生不久后对于鸿沟的疑惑,稍微长大后感觉到的寂寞,
父母要出远行前经过Elsa房门的纠结,
包括第三次敲门的迟疑呼应后来冰城堡更加犹豫的敲门。
B. Love Is An Open Door
Hans做作的一首歌,但歌本身之于整片有其象征意义所以勉勉强强就算了。
C. Let It Go
Elsa的逃离以及某些层面而言把自己关回自己的世界里。
可是因为在音乐前没有过多的描述Elsa走向北山时的心境,
没有足够的留白变得太过草率地去衔接歌曲,让整个开场变成满满的音乐剧。
当然,如果是因为后面有更重要的剧情要做铺陈就挺合理,
可是后面的重点却又显得太过不重要。
D. In Summer
这是唯一我觉得导致冗长又笑点太过刻意的一首歌。
E.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again
为了衔接前后剧情,有其必要又不显冗长。
F. Reindeer(s) Are Better Than People
虽然是个误会,但隐约从剧情带出Kristoff的前提,
并以此去做个对于后面剧情关于爱情线的衔接。
另外提的点是,开头长老的话其实真正贯穿整个故事,也是我这部里最喜欢的部分。
3. 非关重点的部分和主要剧情相比太过冗长,笑点营造太刻意。
A. 前往北山过程,遇到狼等。
相比他们的旅程,觉得咻咻咻跑出艾伦戴尔的Elsa脚力真好……(重点错误)
以及这部分Kristoff和Anna的相处过程就有点不知所云,
虽然有可能因为前面重要剧情都用音乐剧呈现,
所以在这里的剧情采用一般方式进展就让人很焦躁。
B. Hans独自在艾伦戴尔的决策过程
感觉是为了合理剧情而硬插进的桥段,但事实上很无意义。
C. Olaf关于夏天的梦想(In Summer)
最大的问题其实只是太出戏,虽然原意可能是为了让Olaf这角色的活过来,
可是在整个剧情上太突兀,有点为了搞笑而搞笑。
4. 结尾过于草率。
前几串讨论的回复有人觉得如果在融化前播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太狗血,
但事实上我也是觉得应该要播(就算只讲一句话也好),不过可能的方式有:
A. Elsa面对自己而融化
Elsa抱着结冰的Anna问: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
B. Anna自己融化了frozen heart而言
抱着Anna的Elsa听到Anna心里传出: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
C. 呼应童年路线及Olaf喜欢温暖的拥抱
Olaf去抱住Elsa跟Anna说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
因为我会觉得这结局太过莫名,没有任何的关键点就只是一直哭就融化了,有点困窘。
印象中我童年《冰雪女王》的版本是让人变坏的魔镜碎片掉到男主角的眼睛中,
最后是因为女主角的眼泪掉进男主角的眼里融化了被冰冷的心,
好像也有看过是男主角为女主角流眼泪而把碎片哭出来,
可无论是哪一个都会有个决定性的因素在,相比之下Anna的融化就让人毫无头绪。
然后顺提一点没看到有人写到的是,我觉得最后他们溜冰也象征Elsa走出来了,
因为小时候Elsa跟Anna溜冰的时候是让Anna抓着Olaf,
可是结尾的时候Elsa却毫无犹豫地牵起Anna的手。
至于爱情线?我支持《冰2》走KrisxHans路线。(误)
5. 角色部分的话
A. Elsa
决定性因素就是她误伤Anna这件事,使她完完全全觉得自己的能力是个诅咒。
但诚如有讨论所说,事实上手套并不能阻止魔法,
让手套具有隔绝能力的是Elsa对于父亲的爱跟信任。
其实Elsa已经有很多讨论,我有点懒得提了,
只能稍稍说一下我觉得这个角色人气高的原因是:
i. 对于自我压抑跟害怕不被接受的共鸣与心疼
ii. 对Anna的暴走情感令人眼睛为之一亮
iii. 害怕伤害他人而不敢吐露自己心事的共鸣
iv. 结局还是单身
B. Anna
天真平凡而又伟大如阳光般的角色,
其中我觉得特别有趣的是她去找Elsa时曾说:“她为什么不先告诉我呢?”
这同时也带出了他们这段时间以来的鸿沟。
可是她还是相信Elsa,
不管Elsa是不是拒绝了她或是不小心误伤了她,
不管是不是从此就会被冰封甚至死去,
她还是选择了Elsa,在能拯救她的真爱(Kristoff)面前。
C. Olaf以及Hans、Kristoff
有点懒得写了。orz
i. 其实相较两个男角色而言,我觉得Olaf是整个故事里很重要的一角,
因为我觉得Olaf象征Elsa和Anna的相处中最快乐的部分,
尤其是Olaf最喜欢温暖的拥抱根本是个关键点。
(所以也许Anna的解冻跟Elsa的拥抱有关,只是那部分根本感觉不出来。)
ii. Hans的可疑点:
一是他开头先知道Anna是公主后,Love is an open door的迎合;
二是他讲到自己有十二个哥哥,有三个从来没有理过他的时候;
三是让箭射向水晶灯;
四是治Elsa的叛国罪。
然后他就快乐地在Anna面前变坏人了。
iii. 寂寞的综艺男主角Kristoff
同上,最后在Anna心中还是输给Elsa。bye
6. 关于某些评价:没有经历什么挫折
其实这是在所有讨论串里我最讨厌看到的回应,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其不同的样貌,
从来没有人有资格去评断别人的挫折该是什么样或是惦量他人挫折重量,
我和同行的朋友最心有戚戚焉的都在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
反而觉得Let It Go普普,但就可以说我们生活里从未遇上需要压抑自己的过程吗?
每个人都有其认为重要的部分,没有必要用这种贬低他人的说词显现这片的含意,
更没有必要用种自以为经历万千的高傲去评论别人的人生。
这只是一部电影,本来就会不同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