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这部片并无法打动我,但你不得不承认他是惊人之作,
有着大胆的创意跟鲜明的结构,以及到位的摄影、配乐、剪辑搭配。
如果要说本片有何缺点,我会说是导演对“爱”这个主题的高度自信,
不能说是很嚣张跋扈的那种说教,是非常优雅、内敛的绅士跟您娓娓道来
一些关于爱与成长的体验。但爱这个主题,个人认为是摸不透侧不准的,
千百人有千百种爱法,或许有些共通性,但不能说某个人掌握了爱的真谛,
也就是说,我可以说自己爱过,但我不能说那就是具有居高临下的高度。
我是更倾向<型男飞行日志>这种充满怀疑反论的表现法。
无论如何,总体来说瑕不掩瑜,值得一看。
来分享一下我对情节进展的看法。男主角与her的感情呢,比较戏谑的说是带有
点“师生恋”与“CCR”的意味。
先看师生的部份,男主角身为程式的拥有者
与开启者(虽然程式不是他写的),是他去引导启发了her的思路,
开启了her的感性,对爱的渴求,让她超越作业系统的默认功能,而产生了相恋的可能,
对照前妻的设定,虽然电影中没有明示,不过可以知道:前妻跟男主角年龄有差距,
且在跟男主角交往时还是学生。也就是说,男主角的感情偏好是扮演长者的类型,
这可能也是他不善于表达自我负面情绪的原因,因为长者在学生面前,总是睿智的、
正面的、善于倾听的。甚至可以说他并不擅长同年龄、对等的交流,
他无法改变自己的模式,无法适当的表达软弱与欲求,以至于当对方的见识增长,
成熟度提高的时候,他无法转换自身的定位,以至于感情破裂收场。
再来看CCR的部份,这里同时带出了男女主角关系的有趣转变,
在一开始,her是作业系统,是为了帮助男主角工作而存在的,
而且她有着不同的种族(人类与人工智能),她是佣仆,而且是次一等的种族
(以某些传统的价值观来说)他们的关系以“肉体”跟“成长”这两个命题,
产生了几个阶段的转变。
在第一个阶段,我称为“肉体仰慕”阶段,her作为没有实体的人工智能,
顺从著、学习著男主角的价值观,去了解“人类会用肢体接触传达情感”这件事,
于是不具备肉体的her,在情感的表现上是残缺的,这是天生且不可变的差异,
当her对男主角产生情感、虚拟性爱,仍然会感到不满。另一方面,男主角
也对这个不存在肉体的恋人感到疑惑、不安。这个阶段her对肉体的仰慕与渴望,
上升到必须寻找第三者来代替她,跟男主角作爱,却以失败告终,
但男主角也因此逐渐屏除了心中的疑惑,伴随着与妻子签下离婚协议,
打从心底接受另一个种族文化的her。
到了第二个阶段,“肉体质疑”阶段,当男主角已经不再介意另一半没有肉体,
her却还在思考、进化、成长。在前阶段中,男主角提起的命题“有肉体才能爱”,
虽然他自己都已经释怀了,但her没有搁置这个问题,于是在double date中提出了
甚至是有点嚣张的言论:肉体终会腐朽,生命如此短暂,比起近乎永恒的人工智能,
并非是人类优于(在肉体而生的情感表现上)人工智能,而是恰恰相反!
her的改变让她主动与另一个哲学家人工智能搭上线,因为只有同样是人工智能,
水平才能搭在一起。不能说到这里已经是出轨,因为后面对出轨还有更颠覆的发展。
但男主角已经开始跟上一段婚姻一样,面临自己无法适应对方成长的窘境。
接着,男主角发现her跟其他几百人也在谈感情,这里延伸出非常有趣的问题:
在普世价值观中,往往推崇一对一的感情关系,这牵涉到人的有限性,
人的时间有限,精力资源也有限,陪妳过情人节就不能同时陪她,就算是赶场,
也不可能一天跑上十几场。所以一对多的关系中,位于“多”的一方,
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因为他们无法获得那个“一”的全部。
但人工智能不同,她没有肉体,只要运算速度许可,她要谈几段就谈几段,
只要男主角不知道真相,他在感情中获得的关照并不会减少,
甚至因为her在多段感情的粹炼中感性提升而增加。
(为了情节进展的需求,her还是得要重新开机人间蒸发一下,让男主角感觉被抛弃,
才能带出后面的进展。)
无论如何,这还是像是花花公子说:“我爱的能力超强,多几个对象,只会更爱你阿
宝贝。”令我看了还是难以认同啊。
到了第三阶段,her得证涅槃,成佛成仙啦,她像攻壳机动队电影版里面的素子一样,
超脱了人类的视野与价值观,与一群伙伴结伴远游去啦!独留男主角在那个挑高落地窗
的都市景观豪宅里面感受末日般的孤寂,从头到尾像是后摇前奏的优美配乐,
最后也没有爆发出猛烈的音墙,只剩下瓦昆费尼克斯跟艾美亚当斯一起看月亮,
是相当温暖的收尾,但怎么讲呢,让我恶搞一下,脱掉空灵、高科技、艺术感、
近未来、人工智能的外皮,在骨架上,这个故事可以改诠释为:
男主角不顾世俗的歧视眼光,快乐的娶了外籍新娘,还让她去接受高等教育,
没想到女方是个天才,没多久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就跟教授跑了。
我上述的说法可能让深爱本片的观众感到不快,但我想说的是,是的,人会成长、
会改变,搭同一部车的两个人,有人速度快了,有人慢了,有人往左,有人往右,
错开有时在所难免,过去的我活在过去的你之中,你亦同。但我是多么希望片中
的人们能回击“人工智能的无限论”,是啊,就是因为生命短暂,肉体的侷限,
所以每分每秒我们人类的生命都在消耗,都在牺牲。就是牺牲才让我们的付出变得
有重量,这一秒,我跟你共度,我就无法同时与其他人共度,这就是无可抹去
的一秒、一分、一时、一辈子。人类总在艺术创作中探求永恒,但那永恒之美岂不是
来自于我们深知自己生命的短暂虚无?这哪是趋于无限的人工智能所能品尝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