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负雷] 救救菜英文──失衡的女性意识

楼主: toughness (Tough Girl)   2014-01-10 19:43:06
昨天看完这部,觉得色彩缤纷、音乐热情有活力,
却不会有过多宝莱坞式的黏腻情爱歌舞,看完心情很好,
但原po似乎不这么认为,所以想提出几个不同观点,
※ 引述《shosuke (冬天一样要有活力!)》之铭言:
: http://readandanalyse.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26.html
: (网志版 from 一个分析师的阅读时间)
: [影评]救救菜英文──失衡的女性意识
: 印度是现今世界上男女最不平权的国家之一,但当西方对于自由以及各种平权的概念逐渐
: 渗透印度时,即使路途遥远,这股能量总会逐渐转化成现实的制度或者艺术。《救救菜英
: 文》就是一部印度文化下又带有女权思想的电影。
首先,这是部印度电影,印度导演、印度思维、文化、价值观,在谈论融合西方元素或是
讲求“西方”式的平权、自由等等,应该先尊重原生文化。
: 图、莎希与她快乐的英文课伙伴们
: “传统”与“女性”的双重弱势
: 女主角莎希是位擅长做手工甜点的传统印度妇女,先生是位现代高知识分子的企业精英,
: 并育有一对儿女;她最大的困境是自身英文不好,同时在家中的地位并不高,连女儿都时
: 常嘲讽她的英文不好。莎希代表了印度传统妇女在现代社会中的窘境,“传统”与“妇女
: ”的双重身分使其无法得到家人的尊敬。在莎希妹妹曼妞的邀约下,莎希抱着忐忑的心情
: 独身提前四周到纽约筹备大姪女蜜拉的婚礼。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莎希瞒着所有人参加了
: 为期四周的英语会话速成班,并认识了男主角法国男同学罗伦。莎希与罗伦渐生情愫,撞
: 见两人一同逛街的二姪女蕾妲也鼓励莎希要勇敢追求爱情。
这个地方我不认为蕾坦是鼓励莎希勇敢追求爱情,
而是鼓励她完成学英文这件事情。
(中间恕删)
: 本片中的女性角色比男性关键得多。莎希是典型的传统印度妇女;妹妹曼妞象征的是西化
: 后的传统印度女性,虽然在美国获得商业上成功,但仍把家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二姪女
: 蕾妲则象征的是现代西方女性。莎希─曼妞─蕾妲,像是一道从传统到现代的光谱,《救
: 救菜英文》描述的“应该”是莎希从光谱的一端转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但本片真是如此
: 吗?
本片并非“应该”描述莎希从光谱一端转到另一端的过程,所以本片不是如此也不意外。
: 图、女主角莎希与男主角罗伦
: 选择不自由是一种自由吗?
: 如果《救救菜英文》是一部好莱坞电影,那么故事最后的结局一定是莎希放弃了原本的家
: 庭,选择与罗伦双宿双飞在纽约开一家法国印度料理店;但这终究是一部宝莱坞电影,莎
: 希与罗伦最亲密的接触仅只于一次意外的拥抱,尔后又回到她的家庭,替她的家人作小甜
: 球。本片的高潮莫过于莎希最后的演讲,但这却是一段让人昏昏欲睡的家庭伦理说教课程
: ──虽然莎希不断强调“尊重”,但观众显然看不出这段内容矫情到极点的瘪脚演讲能替
: 莎希带来什么尊重。
嗯....从这里开始好了,
我不了解为何如果是好莱坞电影,一定是莎希放弃了原本的家庭,然后跟外国人双宿双飞
,按照原po的想法,感觉像已经默认好了一个好莱坞公式:
从保守到解放到自由
所以莎希要从保守的印度妇女,接受西方思想后大解放,然后背弃那些传统的束缚大胆选
择自己所爱的。
事实上,电影也是可以这样演,不过要有这样的结局必须有铺陈,莎希有个很好的家庭、
很好的婆婆、很好的丈夫、很好的子女,生活也富足无虞。先生有家暴吗?没有,只是因
为观念、环境的不同,丈夫在那种情形下觉得妻子只能做到这样,但丈夫还是很爱妻子;
孩子因为受不一样的教育,在当下会嘲笑妈妈是人之常情,但是孩子还是很爱很依赖妈妈
,并不是因为莎希不懂英文,丈夫、孩子就真的弃之如敝屣。所以在家庭方面,他们是很
有爱的家庭,只是遇到了一些观念上的差异,然后莎希到国外以后决定要改变,所以靠自
己的力量去上课学习英文,在过程中了解自己的能力并不差,可以做到更多事情,进而成
长、改变。
如果在同样的情况下,莎希任性地选择了当下有点情愫的法国人.....我想一般观众会觉
得“那些爱她的家人呢?”更不用说以印度人的观点来看,会有多荒谬了。
再来说到最后原po觉得矫情到极点的瘪脚演讲...
看了这段演讲我整个大有感触,请容我引述原文
"This marriage is a beautiful thing. It is the most special friendship.
Friendship of two people who are equal. Life is a long journey. Meera,
sometimes you will feel you are less. Kevin, sometimes you will also feel you
are less than Meera. Try to help each other to feel equal. It will be nice.
Sometimes... Married couple don't even know how the other is feeling. So...
how they will help the other? It means marriage is finished? No. That is the
time you have to help yourself. Nobody can help you better than you. If you
do that... you will return back feeling equal. Your friendship will return
back... Your life will be beautiful."
"Meera... Kevin... Maybe you'll very busy... but have family... son...
daughter. In this big world... your small little world, it will make you feel
so good. Family... family can never be... never be... never be judgemental!
Family will never... put you down... will never make you feel small. Family
is the only one who will never laugh at your weaknesses. Family is the only
place where you will always get love and respect. That's all Meera and
Kevin... I wish you all the best. Thank you."
第一个部分在讲婚姻,在婚姻中应该要觉得平等,而这个平等不是说,我要做家事,所以
你也要做家事这种斤斤计较的平等,我想这个平等是一种平衡的状态,要达到平衡,不是
去要求你的另一半改变,因为人不会改变,所以要自己帮助自己达到平衡。
莎希在生活中感到不平衡,因为她的先生觉得她只有这点能耐,如果电影是莎希受了西方
影响然后去跟她先生大吵大闹说“我不只是会做小甜点的黄脸婆”她先生会被说服吗?会
有什么改变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莎希只能靠自己去证明,我想这是电影想要启发印度
女性的地方。
第二个部分在讲家庭,这段让我在电影院大哭,小妹我在求学路上一直都算顺遂,明星高
中、第一志愿,母亲的教育程度不如我,求学路上我都是靠自己(知识上的并非经济上)
,记得以前我妈也去学英文,问我一些问题,我都很不耐烦,英文不就是这样吗?这么简
单也要问。后来不知道哪里看到一句话,我整个大崩溃,那句话说
“父母让你去学校,不是让你回家羞辱他们的”
所以我看这段感触很深,所以电影里女儿听了妈妈的话才会这样难过,家人应该不是让你
嘲笑、看轻,而是可以很自在的显露自己的弱点而不觉渺小。
要说矫情的话......我觉得莎希可以在餐厅很顺的点餐,但是在这段演讲中又太过初学者
,断断续续太多,会有点冗这样。
: 《救救菜英文》从头到尾都在描写莎希的改变与心路历程,但真正的问题从来不在于莎希
: ,而在于“莎希的家人”。换言之,如果编剧真的想让观众“认同”莎希最后为了选择回
: 家,应该把重点放在“莎希改变之后如何改变家人的想法”,这才是一趟完整的英雄之旅
: 的描述;相反的,在目前这个“纽约改变了莎希”的结构之下,合理的选择应该是莎希选
: 择待在纽约,这才会让观众看到“成长过后的英雄如何改变环境”。
真正的问题从来不在于莎希吗?真正的问题是莎希的家人吗?
我会认为这部电影好看,是因为他不会把强势的西方价值观硬要套在这个家庭,
更直接来说,这部电影不会因为过于媚外、崇尚西方文化,而忘记自己是谁。
莎希受到了启发,但试想,如果莎希选择待在纽约,请问她可以改变什么?改变纽约?
这部电影本来就不是英雄式的小人物去撼动整个社会、价值观,而是从莎希及其家人身上
感受到印度的文化与价值,进而融合、尊重。
莎希家人没有改变吗?
: 除了演讲这段以外,在第三幕中的另一段戏更值得讨论。一段是莎希在蕾妲的协助之下,
: 原本打算抽空去考试,没想到儿子却打翻了她辛苦做的小甜球;莎希得作出选择,去考试
: 或者留下来做甜点?莎希选择了留下来做甜点,心中却还悬念著考试。如果莎希完全不留
: 恋考试,那么这就意味着留下来做甜点是一种“热情”而不是一种“责任”;然而莎希的
: 表情却非常煎熬,这意味着莎希虽然“选择”了责任,但她并不快乐。
: 选择不自由是一种自由吗?当然可以,但前提是:一个人是否真正理解自我真正拥有“选
: 择的自由”。《哈利波特》中的奴隶小精灵托比甘愿为奴,从他的角度看来,服侍主人是
: 一种“选择”,但这可能是因为托比根本从来没有想过他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因此他出于
: 自我意识接受了这些“责任”;这也就是哈利拼了命想告诉托比可以过不同的日子,但托
: 比无法理解的原因。莎希根本就是托比,只是托比受限于种族,莎希受限于种族与性别。
: 虽然莎希的纽约行看似是一趟解放心灵的女英雄之旅,但事实上莎希从头到尾都没有解放
: ,她根本没有让自己试着表现对罗伦的爱,也根本没有意识“离婚”是一种可能的选项─
: ─甚至,我认为她根本是“不敢去意识”,否则她的世界就会完全崩溃。因此,当莎希忧
: 伤地做着小甜球时,观众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到莎希仍然认为自己只能依靠做甜点得到自尊
: ,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有更多选择。这是一段自我封闭、自愿为奴的故事,根本不是
: 一趟自我进化的英雄之旅。
选择责任并非甘愿为奴,人生本来就有很多因为责任的无奈,
这个场景是:姪女的婚礼 vs 考试
你选择考试,就要错过姪女的婚礼,完成了自己的一个成就,但却错过了重要的家庭时刻
,她不开心是因为本来以为都可以兼得,可是因为儿子的恶作剧变成只能选择一个,不管
选的是什么她都不会开心的。
印度并非无法离婚,只是对于婚姻会有更深重的责任感,如上所述,莎希真的惨到要离婚
的地步吗?西方的绝对自由、个人主义真的适合完全移植到东方吗?
: 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电影最后一幕戏。莎希与萨提许坐在回印度飞机上,美丽的白人女空
: 服员用流利的英文询问两人是否需要读报?萨提许要了纽约时报,莎希原本也想开口要纽
: 约时报,但她却把话收回,改要了印度文的报纸。空服员对她说没有印度文报纸,莎希就
: 放弃了读报,最后则是萨提许意味深长地看着莎希。这段戏原本想表现,莎希决定回归到
: 自己印度传统女性的身分,因此让萨提许尊敬她;导演跟编剧想表现莎希的选择带有正面
: 的积极性,却反而强化了印度文化中的歧视。导演等于明摆着表示:“女人啊,选择成为
: 传统女性,才是一种真正值得男人尊敬的选择!”虽然我不是女性主义者,但我对于这种
: 极端沙文主义的隐喻实在感到胆战心惊──女性导演拍出来的女性主义电影,居然用如此
: 自我贬抑的方式收尾!而这段也意味着,莎希对英文的热情完全停留于“用流利英文得到
: 家人尊重”的工具性动机,根本没有提升到“英文是能替自己打开世界资讯之门的钥匙”
: 的自我成长动机,层次极低。
呃........
我并不觉得这段戏是这样解读耶.....
就像推文有说的,可能是要暗讽西方对于印度文化的不尊重(毕竟是到印度的班机)
而且学英文只是一个转变得契机,本片应该不是要说“英文是能替自己打开世界资讯之门
的钥匙”,如此一来不就变成西方文化在教育、洗脑印度文化了吗?
我在这场戏看到了平衡,就像我刚刚说的,莎希改变了,家人也尊重莎希,这难道意味着
莎希从此就要开始不可一世地说著英文,看着英文报纸,这才叫改变吗?
我认为这段改变的过程中是很内敛的,莎希改变了,却也尊重丈夫的地位,不让他感到威
胁,这段婚姻关系,因此而达到平衡。算是很不错的收尾。
回到最初,本片是印度片,不知为何原po希望导演处理成其他影片的样子,实现自我并非
抛弃原本的自我,在我看来也不是什么沙文主义或女性主义的拉锯,婚姻生活、家庭生活
就像跳舞一样,你左脚往前一步、我右脚退后一步,才能跳出不打结的舞步。
我对印度电影涉入很浅很浅,不过这部电影让我看得很开心,也推荐给大家。
: 即使无视剧本的问题,我认为导演原本的发挥空间很大。例如导演可以处理成《享受吧!
: 一个人的旅行》,让莎希从倍受压抑的旧生活中解放,与新恋人过著自在的生活;也可以
: 如同《穿着PRADA的恶魔》,让莎希在极端绚烂之后意识到原本的生活才更能实现自我。
: 不管是选择改变或者维持现状,都可以带有很强的积极性,但本片两头不到位,只能说是
: 一部混乱而不知所云的作品。
: 近年来印度不乏好电影,但《救救菜英文》绝对不是其中之一。虽然我们能理解导演具有
: 拍出一部融合印度传统道德与西方现代思维的企图心,但在基本功上,却非常明显地力犹
: 未逮。让我们期待下一部优秀印度电影吧。
作者: tingtfg (虾子虾虾)   2014-01-10 20:04:00
我也很喜欢最后要印度报纸那段,Shashi始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作者: elantris   2014-01-10 20:40:00
想法和原po一样!! 原原po认为鳖脚的地方,正是这部电影在
作者: elantris   2014-01-10 20:42:00
家庭部分所要表达给观众! 这真的是一部很好的影片!
作者: sparkle (心口如一)   2014-01-10 20:56:00
让我想看这部电影了
楼主: toughness (Tough Girl)   2014-01-10 21:14:00
不会后悔的~:)
作者: amay0620 (阿美)   2014-01-10 21:16:00
超级推荐本片,忘掉好莱坞思维,就会知道电影西印融合的
作者: amay0620 (阿美)   2014-01-10 21:17:00
美妙
作者: hohiyan (海洋)   2014-01-11 06:24:00
推。我们有时太习惯一昧的用欧美以及Hollywood观点来看了
作者: gnr88 (轻微干眼症...)   2014-01-11 08:31:00
推这篇
作者: yoyjuice (Gwen)   2014-01-11 09:28:00
推!!!
作者: anauwu (anau)   2014-01-11 11:56:00
推这篇,讲的很触动人心
作者: wumdbmax (Maxwu)   2014-01-12 01:59:00
当然要推这篇啊!多美丽的电影,矫情?歧视?电影最缺的
作者: wumdbmax (Maxwu)   2014-01-12 02:00:00
就是这些。
作者: jeremyke (杰诺米)   2014-01-12 02:42:00
good you said
作者: shanmio (海海人参)   2014-01-12 15:56:00
推!
作者: stevenkuo (Stev)   2014-01-18 02:27:00
一部有加洋葱的电影
作者: phoenixdhc22   2014-01-21 07:05:00
推!要是女主角跟法国男留下来才是老梗又失败
作者: kerry0496x (ACG紅短髮勢力崛起中)   2014-01-27 18:31:00
大推
作者: doky (多奇)   2014-01-28 01:48:00
写得太好了,尤其是在飞机上要报纸那段。
作者: happyary (开心就好)   2014-02-01 10:24:00
good
作者: jsbptt (jsbptt)   2014-02-05 01:17:00
推这篇,莎希放弃看英文报纸,反而更显出她能跳脱崇欧美媚外的虚荣感,这种自信才是真正解放
作者: Ragino (大卫)   2014-02-05 14:08:00
婚礼时说的不若点餐好可能是因为紧张吧(在我的理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