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刘德华,既做演员也当老板

楼主: octobird (遗憾)   2013-12-18 05:12:46
新闻网址:
http://cn.tmagazine.com/film-tv/20131212/tc12liudehua/zh-hant/
刘德华,既做演员也当老板
访谈李东然 2013 年 12 月 12 日
http://goo.gl/sg1qw2
《风暴》剧照。
Courtesy of Liu Dehua
香港演员刘德华从影近 30 年,拍摄了超过 140 部作品,他越来越信奉“自己演”的哲
学。
在新电影、香港警匪片《风暴》中,主演警探吕明哲的刘德华一丝不苟地调动起自己身体
语言参与动作场面,其中不乏高楼之上一跃而下的危险动作,拍摄全程却不见替身的踪影
。在接受纽约时报中文网采访时,今年 52 岁的刘德华谈起那些危险系数颇高的动作场面
,自信至少还能继续演十年,“做演员最诚意的角度,就是自己去演”,而为何不选择替
身的另一个原因,刘德华说:“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替身愿意替我,他们都去参加模仿比赛
了,那样赚的钱都比较高!”
而“自己演”的哲学也是“老板刘德华”的独特商业模式——将片酬作为电影投资。相比
于演员身份,刘德华的老板身份并不广为人知。
电影《风暴》中,除了是主演,刘德华也担任联合投资人和联合监制。他拍摄该片的片酬
预支作为影片投资,同时作为监制他还推动在香港搭建了 1 比 1 比例的实景,并力主动
作场面 3D 实景拍摄,使《风暴》成为香港首部 3D 警匪片。这部电影的另一位联合监制
是香港安乐电影公司总裁江志强,他曾监制并全球发行过李安,张艺谋的多部作品,如《
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和《色·戒》等。
谈到做一名“老板”,刘德华说是新鲜的体验,但也超难做:“原来许多人也会比较不愿
意见到我!比如导演的剧本在拍之前,剧本就改了十几稿,我一直压着他不要拍不要开始
,须确定故事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才行,后来我就发觉这个人开始躲着我,约见面
好难。真的开拍,躲着我的人就更多啦,比如每天必须进行严格的时间与成本控制,很多
时候得激发大家的紧迫感,发火骂人都是必须的,可是我偶像做了那么久,根本不懂得骂
人怎么骂,常常骂得没有了下文,就自己在一边很尴尬,而且上午骂了人家,下午必定又
陪上笑脸请人家吃东西,好容易收工,第二天早晨还是得去骂人,头都大了,老板超难做
。”
http://goo.gl/2h0UWI
刘德华在《风暴》中。
Courtesy of Liu Dehua
事实上,1991 年即成立香港天幕制作有限公司,2000 年重整 NMG 经纪公司,2002 年建
立映艺娱乐有限公司至今,刘德华的老板生涯已超过 20 年。作品也名副其实,1991 年
“神雕侠侣系列”,到使得导演陈果一鸣惊人;1997 年发行了开创香港独立制片文艺电
影先河的《香港制造》;2005 年发起“亚洲新星导演”计划,宁浩的《疯狂的石头》,
林子聪的《得闲饮茶》,何宇恒的《太阳雨》,相当一批“新星”导演们崭露头角之初,
总要提到的是刘老板的密切扶助;不能不提起的还有许鞍华的电影《桃姐》。
2012 年,节奏舒缓,港地人情味饱满的文艺电影《桃姐》在那一年嘈杂乱战的华语电影
市场之中脱颖而出,一片赞誉声中,这部电影甚至已成为香港电影复兴路上的里程碑式的
作品。也正是因这部电影,演员刘德华,在全世界的颁奖典礼上拿走大大小小的奖杯;而
老板刘德华,则总投资 150 万美金,其中还包括自己的片酬部分,影片收益超过 1700
万美金。
刘德华自己并不很介意 20 多年的刘老板,声名却是有限,甚至自嘲“刘赔钱”比“刘老
板”还有名,他说:“我不太懂得市场的,也不很明白投资和预算,拍电影因为我太爱电
影了,我能三天三夜和人聊剧本聊不停,我认可的案子找到我,基本上就是多少是可以花
的就拿出来拍嘛,然后用最多时间最大的成本只要把电影做到最好,可惜的是,这样子我
总是没有钱。人家电影大亨可都是会算账的。但我知道我可以学的啊,这一次就是从头开
始学习。”
尝试过投资人,监制和演员的多重身份,刘德华会尝试导演吗?答案是不会。“我想了很
久很久觉得自己还是很难成为导演的,一方面是自己常常面对那些新人导演,他们的才华
令我自叹不如;另一方面如果我真的去面对一部作品,我想我会令我自己很不开心,我必
然对自己的作品非常非常苛刻,同时又必然无法百分百要求别人。”刘德华说。
2013 年 10 月底,刘德华在北京接受了纽约时报中文网的专访,访谈经过编辑和删节,
未经刘德华本人审阅。
问:警匪片拿 3D 实景拍摄,香港电影中《风暴》算是最早的了,听说这是你的主意?
答:最早是导演和我说了这个主意,我也明显看得到我们转化而来的 3D 效果总有些不尽
如人意,但我还是会担心我们技术层面是不是足够我们的拍摄。所以我就自己拿了 50 万
港币给他去做个小样,当时只是多了用 3D 机器去拍的那一组人而已,旁边就是用传统的
方式去拍,拍了三天,我们就拿出样片给老板(江志强)看,非常明显地就看到视觉上参
差对比。所以我就去和老板谈,首先我们有足够的场面运用这个技术,其次这个导演有这
个能力,所以到完成整部电影动作部分的实景拍摄,实际上我们最后追加了 1500 万港币
的投资,算一算的话非常值得的,这 50 万换回来 1500 万。
问:你对新技术一直很痴迷吗?
答:我是 1994 年学习 Photoshop,我从 1995 年就开始用 MAC,至今没有用过别的电脑
。我弟弟是电脑奇才,他是香港第一代的电脑工程师,那个年代给他 300 块,他可以给
人攒一台机器的。那个时候我就想,哇,我弟弟太厉害了,所以就开始学了。后来我有了
自己的公司以后也是,九十年代初我买回来大概是香港的第一部交互式摄影控制系统
(Motion Control System),但结果拍过两个广告而已,太早了些大家都还不熟悉这个东
西。这是我在 1999 年在加拿大时我又看到国外展出的新型的有线摄影机 Cable Camera
,也很兴奋地买了回来,不过结果还是回到香港还没有摄影师会用。
问:你怎么看把片酬作为投资的这个“刘老板”商业模式。
答:我觉得我投这个肯定是公平合理的。比如《风暴》在面临追加投资的问题的时候,我
觉得去和老板谈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我多投一块,你也多投一块,有的时候资金对于完成
一部电影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其实我自己正在学习如何小心谨慎地花钱,去算作为
老板该算的帐,所以实际上,我的原则是一定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那么
就千万不要(把片酬作为资本投入电影)。
问:因为你的一系列投资,以及“新星”导演计划,很多人把你当作青年导演教父式的角
色,但初出茅庐的电影青年总难免不切实际地心怀梦想,你如何做到挖掘出这些年轻人身
上的商业潜质?
答:确实是每个来找我的年轻导演都在暗示我,他们是王家卫。但是你知道王家卫也是先
拍了《旺角卡门》一部非常商业的电影之后才开始走更风格化的道路的。商业和低级一点
关系都没有,而且对于一个导演商业意味着基本功的扎实,作为导演,你可以拍了很商业
很卖座的作品对老板说,我不喜欢做的很商业,这是 OK 的,就像是可以永远考第一名时
,偶尔说说自己其实不那么喜欢念书想要更丰富一点生活。所以很多新人导演说王家卫这
样那样的时候,我会跟他们说,王家卫他随时可以拍一部戏让你非常明白,只是我不想让
你那么明白而已。所以我们得从彼此都很明白的基础谈起,我也更信任做得到这点的年轻
人。
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不和年轻导演具体地讨论市场问题,我觉得对于一个本来是战战兢
兢的新人导演,你跟他说市场其实他们是可能彻底晕掉的,摧毁他本来的对于那个故事的
自信,所以我们总是要落得很直接,就简单明白说怎么拍一部好电影。只要说明白这一点
,我就会小心翼翼去保护他的自信心,不断鼓励他就单纯地为了他的这个“梦”去努力就
好了,别的全归我,完全不是他需要去费心的事情了。
问:所以你不会觉得商业和好电影、艺术价值之间存在矛盾?
答:把任何东西放在市场里,肯定是跟钱挂钩的,谁说艺术和钱没有关系,没有哪个艺术
品不贵的。商业是好的,它可以养着艺术,我觉得千万不能是,等到没有了市场了,算算
看最后还有几部几部艺术品,而是想办法把更多样话的作品,都变成能卖钱的东西。
而且恰恰商业是真正帮助到艺术的。比如对于那些拍了很多年的导演,你明明知道他有才
华有梦想,他要坚持梦想和市场有距离的时候,那就要靠有能力的公司,用合理的良性的
商业帮助他,哪怕是那些具有商业价值的演员去帮助他们慢慢去实现,比如说马丁·斯科
塞斯 (Martin Scorsese) 也是要带着票房号召力的演员慢慢做到今天。
问:能谈谈为什么投资许鞍华导演的《桃姐》这部电影吗?
答:最早是 2000 年的时候,我请许鞍华到我的公司来坐,是专门请她来,我就说你是我
佩服的导演,你拿一个剧本来,你想要一块我给你一块,你想要一百块我给你一百块,只
要我有,我就想要你再拍电影。结果到了十年之后我们谈成了《桃姐》,她才解释为什么
中间有十年那么长,是因为她自己不相信会有一个人真的这样,她怕我会左右她的作品。
《桃姐》之所以能找到我,其实也是当时许鞍华已经找了太多太多的投资人,但面对那个
文艺片完全不能承受的拍摄价码,没有老板愿意做这件事,她才来我的公司就像试一试而
已。但是我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我当时问她,你说大概多少钱,给个数字,就拍吧
。许鞍华说,刘老板,你知道我从来没有试过够钱去拍一部戏。这话听得我是真的是心痛
的。当然我也求她了,找我演啊,我不要钱的,那样价码就大大降了。
问:从一个投资人的角度,你怎么看待现在的香港电影。
答:现在正是需要努力的时候吧。香港电影在 80 年代 90 年代曾经很好,有大量的明星
出现,因为那时候港片的卖埠很好,大量的投资来自东南亚、台湾。但这个阶段并不长久
,后来也是种种原因,比如电视台录像带等等抢占了电影的市场,从此就开始老是被谈及
的港片的衰落。
现在就算是一个蛮好的时候。但是确实也很奇怪的是,从前香港习惯了为日本为马来西亚
为台湾而拍一部电影,但是现在他们却反应过头,比如有人说为什么我们要为大陆去拍戏
呢。在我看这是很奇怪的想法,世界已经到这个地步,你就必须去适应新的规则,而且谁
说你不能拍好的香港电影,《寒战》、《无间道》、《桃姐》不都是地道的香港电影么?
中国的市场不仅对港片意义重大,甚至是对于一个个体的演员,也是再好不过的机遇,最
实际去讲,2000 年之前香港演员中间除了成龙几乎没有赚到钱的艺人,我自己也是如此
,每一年年底都要小心算算,时常还搞不定全年的财务平衡,这其实是很说明问题的。
问:你主演的电影《富春山居图》遭到很多批评,以至于还有人调侃说实在太烂而成经典
,后来你也公开致歉,并且说是高估了自己的选片眼光。你如何看待这部作品的?
答:首先我觉得我跟导演是很要好的朋友,我不反对大家认为他的作品没有达到大家的要
求,但我觉得我答应出演他的作品,那我就接受服从的角色,导演为什么叫“director
”? 因为导演就是我要你去我的方向,所以我选择做这个事情,那么我就跟着他去他的方
向,这是我不后悔的。我也相信他作为一个成年人,花了那么多钱去做这个辛苦的事情,
肯定不是用来自毁的,在他的脑里肯定也有一个梦想存在,我不应该去取代他来随便涂改
这个梦想。当然中间是有很多矛盾,但我至今觉得我做了所有我应该去做的事情。我懂得
会有很多粉丝、媒体,可能会去怪那样一部电影,这是我很不愿意看到的,我把自己的每
一部电影都看作是自己的儿子,替它道歉的心情就像是家长给做错事的小孩去认错的心情

李东然是《三联生活周刊》记者,主要从事电影报道。
作者: starcry (天王星)   2013-02-18 06:55:00
华神会用photoshop!!!!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