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凝视玛莉娜》艺术家的过去与现在

楼主: Ruke (全台找笔电!!)   2013-12-05 05:47:45
图文网志版:http://ntulibcv.blogspot.tw/2013/12/blog-post.html
电影预告:http://youtu.be/_xHoKzJY7_w
 在观赏纪录片《凝视玛莉娜》之前,必须很诚实的说自己其实对
玛莉娜(Marina Abramovic)这位人称“行为艺术家教母”的大师
级人物一无所知,但自己觉得这部作品对于无论对这位艺术家是否
熟悉的观众来说,都是相当值得一看的作品。
 电影借由访问与她相关的艺术界相关人士,以及纪录她2010年策
划在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 (MoMA)引起轰动的回顾特展“艺术家
在现场”(The Artist Is Present)的经过,这个展览除了找来
新锐创作者重现玛莉娜过往的经典作品之外,最具话题性的,就是
她在展览期间所作的新创举:在展览期间从早到晚,她在展场里只
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动,所作的只是凝视来到她面前坐下的观众。
此一创举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争先恐后的进场,只为了能到美术
馆里与她面对面对望,体验仿佛被凝视心底而无法抗拒的奇异体验。
 对于整个策展团队来说,玛莉娜所作的决定无疑是给所有人相当
大的挑战,除了要将艺术家本人(或可以说是艺术本身)放进一个
无防备的场域直接与观众接触,在这过程中还有可能发生任何无法
预知的意外事件,在艺术家的坚持和美术馆方对安全的考量之下,
展览又将如何以不介入艺术本身产生的过程而顺利进行呢?除了策
划的过程以外,电影甚至连展览期间所发生的各式插曲也详实地纪
录在其中;电影也试着去探索玛莉娜之所以创作这些行为艺术的理
念,以及她在创作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难。
 对于一般民众来说,“行为艺术”这件事或许还是很新颖的概念
,或许大家对美术馆展览的印象,不外乎就是雕塑、绘画、摄影或
是影像装置等作品,然而要在馆内观赏由“人本身的行为”所构成
的艺术,不知对台湾人来说,会不会有点难被接受,但是行为艺术
很有趣的一点是,纵使是一样的动作,因为观赏的人不同,当下的
环境不同,呈现出来的也都会有些微的差距,让行为艺术的本身变
成一种“氛围”的呈现,这是在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的理解。
 电影里花了不少篇幅去回顾玛莉娜年轻时和爱人乌雷共同创作的
“关系工厂”系列作品,尽管已是超过30年以前的作品,但内容到
现在看来还是有些惊世骇俗,男性和女性之间相互冲撞、摔倒,而
后爬起来继续冲撞最令人感到不解,其他作品里还用上了刀锋、箭
头和鞭打,这些光是想像就令人感受到痛楚的“行为”被搬演,或
许无非是想透过这种惊世骇俗的画面来探讨所为的生存、情感或人
际关系所伴随的痛楚与纠结,并从中去探讨人之所以生存的意义。
 若说赤裸、痛苦与鲜血,这些元素是作为玛莉娜过往作品的主体
其实也不为过,然而在“艺术家在现场”特展中所创作的新作则回
归到最原始的状态:除了凝视以外什么都不作,一如玛莉娜所说:
什么都不作其实是最困难的事情,因为这非常耗费心神。而对观众
来说,要在专心的状态下“被凝视”,其实也是一种耗费心神的过
程,电影里面一些观众的话其实让人也不禁思考着什么是艺术,若
折磨是一种艺术,直接在观众面前表演令人看不懂的动作是一门艺
术,那拿枪扫射是不是某天也会成为一种艺术呢?
 《凝视玛莉娜》在忠实呈现艺术家的创作历程之外,也让观众听
见各式有关于玛莉娜的评论,不论是曾与她亲近的伴侣、身边与她
共事的工作人员也好,或是将她视为崇拜对象的粉丝、对她不予置
评的观众也罢,甚至连好莱坞明星詹姆斯法兰柯也在电影中短暂露
面…无论对这位艺术家是否有够多了解,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绝
对是相当值得观赏的一部作品。
作者: monica149130 (天真仔)   2013-02-05 08:45:00
推这部,非常动人的片子。
作者: tinga (中信欢乐鲸!)   2013-02-05 10:03:00
推 这部纪录片非常好看 也让我了解行为艺术 好想跟他对望喔
作者: cching1021 (ching)   2013-02-05 12:27:00
看过这部片的人可以去进一步了解 她实在有点晚节不保..
作者: tinga (中信欢乐鲸!)   2013-02-05 14:45:00
楼上 此话怎解?
作者: elleningreen (裤裙)   2013-02-05 23:00:00
其一,雕塑公园争议 http://0rz.tw/d7ddq
作者: tinga (中信欢乐鲸!)   2013-02-06 11:04: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