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围的日与夜》 每扇发亮的窗子后面,都是一个故事
11/20金马影展+导演座谈
第一次看许鞍华的电影,对我来说,我是真正地以一张白纸近乎无知状态来看这部电影,
不知道天水围是个香港地名,不知道这是一部讲香港的电影。
不抱任何期待的我却在看完后,眼眶含泪,不因为剧情多催泪,不因为音乐多逼人,不因
为剧本多煽情,相反的,如果将电影中的角色都换成天水围当地人,这部电影完全就是天
水围的纪录片。讲的只是一个单亲家庭的日常生活,就这样,但我却感到真挚的情感在角
色间流动,导演厉害的地方不只如此,一开始的主角我不喜欢,是一个刚考完会考(香港
的教育制度规定在七年制中学完成中五学业的学生,需要进行会考,2011年的会考是末代
会考)每天在家睡觉的大男生,看似跟母亲间的关系很冷淡,连话都短短的,到后来才发
现这是我的既定印象在作祟,其实张家安(男主角)虽然嘴巴不说,但静静地与母亲间有着
相互关心的情感。其实闲在家的时候人何尝不是如此,看电视、吃饭、睡觉,但出现在电
影画面中却让人直觉反应这个角色是个坏小孩,导演用高明的方法让观众喜爱他。
电影中贵姐(母亲)与阿婆间的同事兼邻居的情谊,也让我完全喜爱贵姐这个角色,其中贵
姐陪阿婆去沙田探望孙子,回程的公共汽车上两人间话不多的互动使我鼻酸,只是场不到三分
钟的戏,却表现出一种香港人的情与义。观众怎能不爱贵姐。电影中常常有张家安与母亲
两人吃饭的镜头,这些平凡的场景里母子间不需说话,我却自然地感到温暖,一起吃因为
帮阿婆换灯泡搬电视所以阿婆送来的冬菇,一起吃妈妈剖开的榴莲,一起吃小舅送来的月
饼,都是这么简单的戏,却有着巨大的力量。像导演说的,母子两人用买报纸附赠的卫生
纸,画面表现的不是经济的压力而是亲情的厚度。最后妈妈邀请阿婆来家里,三人一起吃
柚子,镜头慢慢移到窗户之外,公园草地上满满的人们都在庆祝中秋节,蜡烛的火光照亮
脸庞,然后是过去香港的黑白照片,同样也是烛光映脸,一种香港的浪漫。
电影的前半段,画面的构图常常出现栏杆,也常常出现大楼的远景,其中一点一点的灯光
是一户一户的人家,看到的时候我都想这是一种香港社会的现实,寸土寸金,每户人家都
只能是小小一方天地。压迫感很重,直觉是种凄凉(毕竟是单亲家庭和独居老人的故事),
但到了电影的后半,每当出现大楼的画面我却开始想像,每一道光后面,都有一个故事正
在发生。这部电影非常写实,没有高潮迭起,路上的人都是住在当地的人而不是临演,一
切贴近社会的肌理;导演淡淡地讲了一个故事,充满情感。
豆知识:
这部电影只花十五天拍完;
母子两人的家以及阿婆的家都是实际存在的住居;
编剧是导演的学生而且剧本在开拍的七年前就写好了;
天水围的夜与雾才是原本预定要拍的;
这部电影的成功让天水围的夜与雾终能开拍,导演自承她理性上能拍摄,但心态却无法
完全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