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意外地可以在今年看到这部电影,
原本以为这部影片以后只会在学术研讨的场合上才见到。
静静地画面,静静地音乐,说是不到百年前的一场惊心动魄。
感谢有陈建年的配乐,让厚重的忧伤随着悠长的笛声被拉长,
蜿蜒地幻化为清流,缓缓地流过部落以及观影者的心中,
使得情绪不至于被沈重的故事压垮。
这部片相当具有野心与视野,它要说的不只是赛德克族的故事,
而是事件当中相关家族的<余生>,包括当时日本人管理者的遗族故事。
提醒了观众:故事不是只有一种剧情,
事件当中的杀与被杀,也不只是单方面。
在时代背景底下,都是一个个的生离死别,无论是哪一族人。
导演更勇敢地挑战了残酷的议题-现在清流人与过去之间的连结在什么地方?
片中用两段故事,说了部落经过迁徙后,对于土地的疏离。
一个是爸爸带着孩子,经过长途跋涉前往从未去过的Pusu Qhuni寻根。
另一段是郭老师想要回到部落,却得靠别的部落的人带路,
因为那里再也不是马赫坡社的领域。
在他与太鲁阁族人笑谈当中说到"他晓得这已经不是自己部落土地"的时候,
不晓得心里面的想法是什么?
或许会有很多的无奈与激动吧,毕竟那里过去是祖先驰骋的山林,
如今却不得不成为了别的部落的猎场。
但重要的是这些转变是不可逆的,
如何重新耙梳这段故事,在新的土地上开展新的生命与认同,
我想这些人是很认真地进行着。
没看过赛德克巴莱上下集的人也不用担心看不懂这部影片,这是部独立的作品。
若以教材来比喻,
赛德克巴莱就像是"学生手册",
而余生这部电影是给进戏院学习的观众作为"观念修正"的"补充教材",
看完之后,除了了解整件事情的始末外,
或许可以开始体会这一百年来台湾原住民流转于日治、国府统治之下的无奈。
这部片是严谨的一部记录片,很实在,很有料。
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看,如果还有机会再看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