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专题] 华语“艺术电影地下化”政策同流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3-10-11 01:03:27
※ [本文转录自 Artfilm 看板 #1ILjsuQk ]
http://www.pots.tw/node/12016 破周报 782期
文/陈洁曜
蔡明亮导演于威尼斯影展宣布退隐,主因为华语电影生态走向极端商业化,压缩艺术电影
走向灭亡的边缘,如当今某中国学者在中国“井喷式”电影市场成长所下的“愿景”:作
者电影应当退出电影市场,在另类管道如DVD 、网络或美术馆找寻出路。艺术电影在华语
世界回归“地下化”。
反观法国,《电影笔记》前主编佛洛东(Jean-Michel Frodon)指出:若无国家艺术电影
政策,今年甫获坎城影展金棕榈法国片《蓝色是最暖活的颜色》(La Vie d'A dèle),
将不可能开拍;不仅法国入选正式竞赛的六部电影全获政策支持,法国还投资了欧非、南
美甚至美国电影;法国以确实、有效的艺术电影政策,不但支撑起国家艺术电影的蓬勃发
展,并成为推动世界作者电影的重要养分;在华语世界对艺术电影落井下石的同时,法国
一直为华语作者电影雪中送炭的推手:如以南方基金(Fonds Sud)长期投资包括中国的
第三世界电影,第六代导演如娄烨、贾樟柯深受法国资助;当台湾政府为蔡明亮导演拿辅
导金资格争论不休,其电影的主要资金长久来自法国。
法国第一任文化部长马尔侯(André Malraux)说得好:“电影是艺术也是产业。”或许
我们可以加上一句,电影也是政治。世界各国电影发展和其政经环境密不可分,甚至可说
国家的政经实力正是国产电影发展的磐石,好莱坞表面上以“自由市场”的名义称霸世界
,但其崛起与两次大战后美国独霸完美对称,而美国政府于二十世纪初期就不断以强力的
商业谈判推销美国电影,目的为宣扬其意识形态。法国政府面对美国文化的强势入侵,订
立有效的电影政策,至今维持其欧洲电影最大国的地位,韩、中政府有样学样,以强力的
电影政策推动爆发的国片成长。
电影的艺术与产业特性,从来不是无解的两难矛盾,而是文化政策早已在解决或应解决的
议题。法国六十多年前开始,明确将商业与艺术电影的辅导策略分流,简单地说,商业和
艺术电影运用两种不同的脑袋思考,发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逻辑和策略,两者不在有限的
资源上互相排挤,而是各自取所需、各自茁壮,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
中国和韩国学习法国电影政策的最大差别,在于中国只利用法国提出的“文化免议”(
Exception culturelle)精神,免于自由开放美国电影,保存国片产业命脉,然而却因艺
术电影的异议特质,刻意以“具有中国共产主义特色的自由市场”之名,强烈打压作者电
影的能见度,使其回归“地下化”。相比韩国九十年代以来,把法国商业与艺术分流的策
略彻底实行,使其国产电影在亚洲市场外销强劲、艺术电影在国际影展屡获大奖。
对比各国积极的电影政策,台湾政府的特色是放任无作为,在全面开放美片进口,国片产
业一年瞬间崩溃后,两手一摊让商业和艺术电影争夺稀有资源自生自灭,只梦想融入“大
中华类好莱坞市场”,成果为国片于亚洲边缘化,艺术电影在国际影展退潮。睽违多年后
,蔡导这次《郊游》在威尼斯影展得大奖、金马奖入围重要奖项,却因华语电影生态萌退
,甚如杨德昌的《一一》不愿在台影院发行,华语语境却仍沈溺在‘大师最后一部电影’
、‘台湾作者电影最漂亮的句点’这样烟火贺辞,实则见证两岸艺术电影“地下化”同流
,无视断送台湾电影国际优势、遏阻电影艺术发展的政策无感、无知与无作为。
作者: leeweikai   0000-00-00 00:00:00
可是现在民调当道,当消费者风气总是倾向嫌弃"看不懂"的
作者: leeweikai   0000-00-00 00:00:00
作品怎么办?在政策拟定的同时,了解社会大众"价值观"及
作者: leeweikai   0000-00-00 00:00:00
"品味"是如何养成的,及该如何养成,是不是也该关注?
作者: sedition (歛盡日光)   0000-00-00 00:00:00
"电影生态走向极端商业化"还是"认为"走向商业化要论证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