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文学改编电影的问题-以安娜‧卡列尼娜为例

楼主: prc (小波的大玩偶-:D)   2013-09-28 00:29:52
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52830752
楚浮:……在那些赞赏您的人当中,有些人期望您改编名著和巨
著,例如Dostoevsky的《罪与罚》。
希区考克:是的,但我从来不干,因为《罪与罚》正是属于别人
的作品。人们常常谈到Hollywood的电影艺术歪曲了原作,我从来
不想这样做。一篇故事我只看一遍。当基本思想适合我的时候,
我便进行改编,完全忘掉这本书,我创造电影情节。我无法向您
复述Daphne du Maurier的《鸟》。我只很快看过一遍。
我所不明白的是,有人抓住一部作品、一本好小说,其作者花了
三四年工夫写作,写的是他整个一生。他们拿这个来牟利,将一
些工匠和优秀的技师收罗到自己周围,终于入围Oscar奖的提名,
这时作者却消失到后面。人们不再想起他。
楚:这就解释了您为什么不拍摄《罪与罚》。
希:我还要补充说,如果我拍摄《罪与罚》,无论如何也拍不好

楚:为什么?
希:如果您选中Dostoevsky的小说,不一定是《罪与罚》,不管
哪一部,里面都有许多词句,每个词句都有它的作用。
楚:顾名思义,一部杰作应是找到了它完美的形式,最终的形式
,是吗?
希:正是。为了以电影的方式表达同样的东西,就必须用摄影机
的语言去代替话语,拍摄一部六至十小时的影片,否则就不够认
真。
以上是希区考克(Hitchcock)和楚浮(Truffaut)在访谈里的一
段内容,而这和楚浮后来的监护人同时也是新浪潮最重要的影评之一
巴赞(Bazin)的立场完全不同;后者的立场是:既然艺术形式之间彼
此本来就多有交流,那么为何电影不从戏剧里借镜?而且例如观诸一
些默片的表演方式,这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究竟这之间的是非曲直应该如何评断?笔者以往是完全持和希区
考克以及楚浮一样的立场;这样的立场就某方面来讲比较电影本位主
义,即认为电影本来就应该透过影像叙事,而不应该像是希区考克语
带不屑地说有些电影只是“拍摄有人在说话的影片”。但在一些观影
经验中笔者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因此打算藉著本系列文章逐次介绍一
些在艺术形式上转换成功的作品,并试着对这个在电影中许多伟大前
辈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做出回应。
安娜‧卡列尼娜的改编电影
让笔者改变立场的作品即为最近由乔‧莱特(Joe Wright)所执
导的新版《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这部作品卡司可谓
非常坚强,但就某方面来讲票房和一般观众的评价却不如预期,其实
就某方面来讲并不意外:因为导演可谓做了非常大的改编,以挑战艺
术形式转换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一般观众可以理解的。
为了有系统地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对原著和改编做出一定程
度的比较,因此以下是初步的粗略整理:
1. 故事主轴的选择
托尔斯泰(Tolstoy)这部作品的书名虽然叫做《安娜‧卡列尼娜
》,但以托翁本书的架构以及他的写作风格而言,其实应该要说是有
两对男女主角,而且如果硬要选的话,甚至列文(Levin)可能才是真
正的主角,因为他在这部作品中的地位就像《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
尔一样,负责带出托翁所关切的议题,甚至整部作品在安娜死后都是
以列文及其周遭作为探讨的核心。但在晚近两版的改编上,无论是由
绮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还是苏菲‧玛索(Sophie Marceau
)主演的版本,故事主轴一律放在安娜‧卡列尼娜身上。
这个选择其实会改变托翁想要透过这部小说探讨的问题:就如《
战争与和平》想要探讨宿命论那样,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翁其
实整部作品的蓝图更加系统化,他透过两组男女主角(其实甚至更多
,例如安娜的哥哥也是,而且哥哥的婚姻问题就被作为整部作品的开
头)呈现不同的婚姻样貌;此外他还在列文的哥哥过世的段落甚至在
开头直接写上“死”的标题,而后又有列文喜获麟儿的桥段。整部作
品系统化探讨人生百态的意图非常明显且明确,而托翁对了生命各种
样貌和旨趣探讨的兴趣,也导致了他中性偏客观不愠不火的笔触。
但在晚近两版电影版中,主角全部变成安娜‧卡列尼娜,而这就
使得整部电影从生命探究的作品,转变成以探讨婚外情为主的作品。
这是不得不注意非常重要的一点。乔‧莱特所执导的绮拉‧奈特莉版
为了凸显此一主轴,甚至大幅度删改原作:除了许多非主要的角色都
没有出场以外,主要的场景也放在几个重点段落,例如安娜和伏伦斯
基初次一起参加的舞会、伏伦斯基的赛马事件、安娜欣赏歌剧的桥段

反观苏菲‧玛索版,该版在剧本改编上简直可谓一场灾难。改版
的改编策略是尽量将原著浓缩,结果竟然变成一部只有看过原著才有
办法看懂电影在演什么的作品,大概是笔者看过最糟的文学改编电影
之一。
2. 视角的改编以及电影手法的添加
此外,绮拉‧奈特莉版不只是在剧本改编上做大幅动更动而已。
回到两人初次一起参加的舞会,我们可以发现原著在撰写该桥段时其
实比较以吉娣的视角为主。但在电影改编版中,乔‧莱特在这个场景
用了类似停格的手法,让全场只有安娜和伏伦斯基两人不停地跳舞,
以凸显出两人初次对舞的火花;且同样的手法又用在安娜前往欣赏歌
剧的段落,以点出两人关系和社会观感的转变。
(该桥段请见:http://www.youtube.com/watch?v=TTtBalwSiX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iZ1OlWJlF0)
类似的手法可谓贯穿了整部改编作品,而且可谓是笔者看过最精
彩的改编手法之一,例如在安娜在车上和丈夫争吵后直接下马车找伏
伦斯基的段落中,此一类似舞台剧转场的手法再度启用;而当安娜开
过一扇又一扇抽象的门直奔伏伦斯基的怀抱时,导演所做的不只是将
电影舞台剧化而已,这个手法更重要的是借由舞台剧手法的抽象化,
来迅速浓缩原著中改编者觉得在改编时可以删减的桥段。
回到艺术形式的问题...
所以究竟要如何看待文学改编的作品?希区考克和楚浮相较于巴
赞的立场,究竟谁是谁非?
笔者认为希区考克和楚浮的观点毋宁是说在想要尽量原封不动呈
现原著的前提下,改编根本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试想:一部上
千页的小说是要如何在两个小时内演完?笔者最欣赏《安娜‧卡列尼
娜》中对于赛马戏三人心境的描写,他等于是为了勾勒出完整的角色
心境,甚至会选择牺牲叙述的时序。但这种手法在电影中要嘛不使用
,要嘛就会变成该部电影的主要手法(例如像是11:14,只是11:14重
点不在描写心境而是在事件的叙述角度上)。因此不但改写和选择重
点的工作本来就是无法避免的,甚至所有改编者都应该跟乔‧莱特一
样思考如何透过电影手法呈现原著精神的问题,甚至改编叙述观点也
在所不惜。
这样的手法之所以会被笔者视为是合理而且大为激赏,是因为艺
术旨在透过该门形式的语汇有所表达,就好像翻译时即使字面的文字
不同,信雅达的评判却依然是可能的。笔者对于乔‧莱特之前和绮拉
‧奈特莉合作的《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其实觉得只
是一部平庸之作,殊不知他在这次竟然可以有这么大的突破,简直令
笔者叹为观止,也促使笔者重新反思这个在名导和名影评之间僵持不
下的问题,进而思考出新的调停和解答。真是一位不断进步精进的导
演,值得给予最高的赞美和期待!
作者: icl30906 (大家别生气)   2013-09-28 16:01:00
作者: julians (哞哞)   2013-09-28 18:48:00
新版的改编其实还颇令人期待的,毕竟编剧是Tom Stoppard
作者: julians (哞哞)   2013-09-28 18:49:00
知名的英国剧作家,至于改得如何就见仁见智了
作者: julians (哞哞)   2013-09-28 18:50:00
adaptation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观众通常希望看到的是文字原封不动的影像化,而非导演想要去说自己心中的故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