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雷
“风起”上映后,板上很多好雷,我也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但许多觉得电影好看的人,却又认为这是一部不适合小孩观看的电影,而其原因
不外乎是“剧情比较闷、对小孩子太过复杂”(但这样想的人却又认为剧情太单调)
、“故事太沉重,不该给小孩子看”,甚至是“因为这是一部充满浪漫爱情的作品”
这或许也是有些小朋友进电影院后确实觉得很无聊,才有人这样说吧。
不过,我反对这种意见。
宫崎骏的每部电影,都是默认给小孩子、少年少女(15岁以下)看的
难道他在制作《风起》时没有考虑到这点吗?
先回到电影,有人认为“风起”的剧情太过跳脱现实,尤其在爱情的部分。
二郎和菜穗子在地震中相遇,却在分隔数年后,巧妙的重逢,在轻井泽经过一连串
浪漫的互动后,两人便直接互许终生。
现实中哪会有这样的事呀? 这不是太幼稚了吗?
若以改编原著的角度来看,电影和崛辰雄的原作《风起》、《菜穗子》也相差很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电影“风起”的剧情架构,正是因为宫崎骏要将崛辰雄的浪漫小说及他自己
的军宅漫画,改编成适合小孩子观赏的动画,才会呈现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那样。
电影中的二郎的“梦想及为之付出的努力”以及菜穗子的“爱情”
在剧情安排上都被纯化到非常简洁明快,以致于剧情中人物几乎都没什么复杂的个性
从他们的对白就可以完全看出这个角色“原来是这样的人啊!”
而宫崎原作,讲述飞机发展史的军武宅漫画中提到的那些飞机的名字,在电影中也几
乎没有出现,对小孩子来说,那些不就只是各式各样花俏的飞机吗?
宫崎骏自己喜欢飞机、喜欢战斗机,但可不想将它们介绍给小孩子呢。
还有二郎与菜穗子的爱情,非常的简单,非常的纯粹。
大人看了只能沉默以对,小孩看了却能无比向往。
不过比较复杂的,其实是二郎与意大利飞机设计师卡普罗尼的对话
还有在轻井泽时莫名其妙出现的外国人卡斯特鲁普的莫名其妙的碎碎念
我想这是宫崎骏试图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孩子,给他们一个印象。
虽然孩子们的确会听不懂什么人类文明的发展、满洲国之类的话语
但他们看到二郎梦中,奇幻的飞行场景时,难道不会很高兴吗?
我想,宫崎骏应该期望看到(日本的)小朋友们看到的,在角色上是所谓典型的
“令人感觉良好的日本人”,他们“知耻而守礼”(ex. 关于司马辽太郎先生),
剧中的每个角色都十分正面而有礼貌。如电影一开始二郎在震灾中毫不犹豫的救人
、二郎和菜穗子在林中相遇时彼此敬礼及互相自报姓名。
这年头还有多少人会这样做呢?
其他那些讨厌的人,如日本军人,就被描绘成说话时眼神涣散的“青蛙人”。
的确,不应该给小孩子看到战争或反战电影中的各种残暴、血腥,但应该跟他们说
有战争的存在,剩下来的,就让他们长大后自己去探索。日本社会将战争及不美好
事物藏起来的作法,一直是被宫崎骏批判到烂的话题。
所以在电影中,完全没有出现任何残忍的画面(不过倒是有一堆抽菸的画面),连最
后一幕的东京被轰炸时的火灾云,都可以被呈现得十分具有美感。而在电影的最后
,天空上数不清的战机向前飞去,伴随着二郎及卡普罗尼的声音“可是他们没有一
架能够回来。”宫崎骏不将战争隐藏起来,但也不刻意宣扬它,而是堂堂正正的跟
观众说,二郎的希望被淹没在战争的残酷中了。
观众将永远无法估计,这个画面会对小孩子们产生什么深远的影响。
宫崎骏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孩子们问大人‘为什么要活着呢?’他们在问‘为什
么我要出生在这个时代?’、‘为什么我会被生下来’可是大人所给的回答却是
‘说这种话有害无益’或‘这样做比较好’,也就是说根本没有答案。老实说,换
作是我被问及,大概也会伤脑筋好一会儿吧。因为我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这篇访谈的时间为1998年,而在15年后“风起”上映,在这部被铃木敏夫称为“宫
崎骏的遗言”的作品,应该就包含了许多宫崎骏想要给孩子们的答案吧:
要和自己觉得最重要的人一起追求希望,以及不管遇到什么,要活下去!
不过以宫崎骏来说,如果有小孩子觉得他的作品很无聊,
他也只会哈哈一笑说“那也无所谓啦!”“但我还是希望小朋友们来看看,毕竟这
是一部要给你们看的电影。”
所以,如果各位观众身旁有小朋友,可以带他们去看“风起”,再问他们:
“二郎从小就希望当个飞机设计师,那你以后想当什么呢?”
延伸问题:
若小孩子看不懂风起,那他们就能够看得懂风之谷、天空之城、魔法公主
、神隐少女的故事和剧情?尤其是风之谷和魔法公主中深厚的宫崎氏自然
主义。更别说魔法公主中各种残酷的画面是否适合小孩观看、神隐少女中
千寻工作的汤屋其实是日本风俗店,这连许多大人都不知道吧。
※以上许多关于宫崎骏的细节,都出自《出发点》及《折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