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国片欠缺的东西真的很多,金钱、教育、人才都缺很大啊
每年的补助金都不少,可是真正电影圈里,是有一群人是靠关系拿钱的
这倒也没什么问题,很多行业都会这样,就像赖声川的补助...
问题是,这些补助金有没有放对地方?
(可参考这篇: http://mypaper.pchome.com.tw/legend1976/post/1321880708 )
提到朱延平2008年以《刺陵》A走新台币二千五百万,
2010年以《大笑江湖》拿到旗舰组新台币两千万补助。
这些钱,给对人了吗?新导演的机会够吗?
私底下因某些缘故认识一些电影导演跟编剧
同时都提及了在台湾电影人才的培训不足。
尤其在剧本上,有个导演语重心长的跟我说
台湾的电影编剧一直到近几年才慢慢在学习欧美的三幕剧应用
外国专业的电影书,台湾也很少有翻译引进
倒是大家都去买中国的翻译书,中国的有没有版权不知道,
不过这方面资讯比台湾充足。
前阵子编剧版贴了个新闻,说有个香港十六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成为好莱坞史上最年轻的编剧(老师也是好莱坞编剧)
这样的资源,不知道台湾能不能有?
讲到最现实的钱的问题。
海角七号之后,很多企业主开始转换对台湾电影的角度,比较愿意投资
但由于国片回收率不高,因此还抱持谨慎态度。
台湾市场本来就很小,加上不像某些国家有保护主义,
可以靠着某些手段增加国产电影的回收率,所以要跟美国或中国比,真的不算公平。
也由于资金上的受限,现在有些台湾电影开始跟中资合作,
需要用中资就必须要过中国的审查,这一种电影,通常必须大量考虑中国市场反应
包括用字、题材都会受限。
近几年台片、港片的鬼片为何锐减,我想也是因为中国不开放鬼片、怪力乱神的电影
就算有灵异色彩,电影最后都必须用一些精神错乱、外星、科学可解释的结局
而不以中国为对象的本土电影,就必须抓紧本土观众的口味
导演编剧都还在尝试,尝试一面抓住当红元素,一面放入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注定是艰苦道路,因为观影人口有限的情况下,每一部电影都不能轻易尝试
另外,一直以来不停有资深编剧导演不停被中国重金挖走,
所以留下来的,很多更关心本土历史文化也可以预期。
没有人说一定要支持国片,国片也可以不去看,
不需要怜悯或同情可怜国片现况,但至少理性理解无法与欧美甚至中国相比的原因。
确实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不过台湾导演确实有一些特质,
可以说是傻,或天真XD
一旦有机会当导演,通常都会以人文土地关怀做出发点,也就是所谓本土的故事
想要把本土的故事说好是他们的目标,变成像好莱坞一样的商业电影显然不是。
有时候看一些国片都会觉得,唉,导演,你商业狗血一点就会好看很多,
不用那么用力、那么认真去拍。讲这么用力,观众不见得想看。
看一堆导演这阵子一天到晚老是上接头抗议就知道了XD
台湾的导演真的太像文人,不够像商人啊XD
至于大尾鲈鳗~不就是很典型的,不认真但是想塞一堆商业元素赚钱的商业片吗XD
它不管如何,是真的卖得很好。剧情结构如何粗糙在其次。
但它达到了商业电影的目标。就真朱延平以前那些笑闹片一样啊,拿来概括国片太残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