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人生难重奏《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

楼主: blackgo520   2013-07-22 22:02:16
本文转载自〈荷西家族 Josefamily〉脸书专页:http://goo.gl/bd0RLS
原文连结(附图):http://goo.gl/7wlFO
(内有剧情透露)
人生难重奏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
 还记得《爱重奏》"Reprise"吗?一对好友拥有相同的梦想,却遭遇不
同的际遇。人生往往不是线性的进步史观,更常见的是,我们不自觉重
复自己的失败,陷入宿命式的历史循环。挪威青年导演 Joachim Trier
在剪辑繁复的首作《爱重奏》之后潜沈五年,终于推出简洁平实的第二
部长片《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Oslo, August 31"。
  
 一样的导演手痕,描述不同阶段的人生困境,背景同样在四季光影流
转变化的奥斯陆,就连男主角 Anders 也还是 Anders Danielsen Lie,
他在《爱重奏》中饰演少年得志而后陷入癫狂的 Phillip。我尝试解读
这些似有意无意的延续,Anders 在这两部片的角色都曾有过一段辉煌的
写作经验,生命历程的转折似乎也可巧妙衔接,就像过去以笔名示人的
新秀作家,褪去一身光环后才发现自己一文不名,赤裸而不堪。从《爱
重奏》到《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导演与男主角 Anders 共同
演绎了后青春期迈入前中年期,无可避免的人生意义辩证与焦虑困境。
 电影内容描述在疗养院即将戒毒期满的 Anders 获得面试机会,回到
熟悉且深爱的奥斯陆,试图重建过去的生活。他拜访老友 Thomas,却反
而加深了被抛出人生轨道的遗弃感。当昔日好友们共同乘上邮轮而且已
经到公海了,他独自奋力划著船桨,无力追赶却又不甘回头,就这样被
困在水中央,困在奥斯陆明媚夏天结束前的8月31日。
 卡在34岁不上不下的 Anders 对 Thomas 说:”It will get better.
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Except it won’t, you know.“ 仿佛
一切的尝试只是徒劳无功,Anders 自知终将陷入他极欲摆脱的鲁蛇 (loser)
循环。然而,待在渡轮上的人就能顺利到达彼岸吗?例如和妻子没有火
花,宅在家哪儿也不想去的 Thomas,或是结婚多年却生不出小孩的 Mirjam
,表面的幸福如同北欧的阳光一样短暂,别人看不到你内心的冰山正在
无声溶解。或许也只有在 Anders 面前(他比我惨),被生活积压许久
的深沈无奈才有机会倾诉。
 我们在生命的中途或多或少都曾遭遇类似的经验,因为搬家生病休学
重考当兵生产出国返乡,或被困在感觉不大对劲的主修或工作里,那种
人生空转的恐慌与挫败感,真是像寂寞乔治一样难以向外人道。因此我
非常好奇今年甫逝世的传奇影评人 Roger Ebert,为何将《八月三十一
日,我在奥斯陆》列入他生前最后一次年度十大佳片。我想起 U2 的〈
Stuck in a Moment You Can’t Get Out of〉,那些黑洞负能量,
all that you can’t leave behind,共同经受过的人生困境,让我们
对 Anders 濒临崩溃的哀伤眼神下那抹温柔微笑,有更多的理解与共鸣

 夏末的奥斯陆,在和煦的阳光之下如此恬静,悠闲到不知如何面对自
己的困境。这个年纪要重新勾勒未来是不是有点迟?Anders 独自坐在咖
啡厅里,听听别人在干净明亮的生活里冀求平凡的愿望清单。进入初秋
的夜晚冷冽而美好,他依偎在尚未崩坏的年轻女孩脚踏车后座,在路灯
照耀下,穿过灭火器喷出的粉彩烟雾。这次不需要透过药物,就可以把
世界看得模糊。
 对自己怀抱多重想像的小文青还是喜欢《爱重奏》吧,有成名在望的
挣扎和很酷的摇滚乐,那是属于你们的华丽小时代。但如果你跟我一样
around or over 30,生命跟身材都有些厚度,后青春期写不出诗,可
以考虑看看《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正面逼视自己的脆弱,验
证现实生活的复杂与残暴,也许突然就能读懂《大亨小传》的结尾: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在配乐方面,有别于《爱重奏》炫技般的填满,导演 Joachim Trier
不吝于表现他的好品味,但更成熟运用配乐来衬托场景而不喧宾夺主。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让听觉留白,我们透
过 Anders 听见,这座美丽的北欧城市有时悄然,有时声响流泻不绝于
耳。精彩的音乐大都集中在属于社群的夜生活,Anders 走进前女友的生
日派对,响起轻快温暖的电子节拍,是法国电子唱作人 Sébastien Tellier
的〈La Ritournelle〉。与久未谋面的老友们招呼时,Synthpop 乐队
Desire 的时尚秀热门曲目〈Under Your Spell〉巧妙出现在派对的音乐
清单中。而后,Anders 前往夜店续摊,让人精神一振肾上腺素激增的重
节奏,正是 Daft Punk 的〈Too Long/Steam Machine〉。
 导演也乐于发扬来自挪威的自家好音乐,例如离开疗养院路上大声响
起的国宝级乐团 A-Ha;以及导演依据自身经验编写出的自行车夜骑片段,
挪威电子乐手 Torgny 一曲〈Dying Hipster〉,透过同乡女歌手
Maria Due 的演绎,为本片中最美丽、令人难以忘怀的诗意画面完美铺
陈气氛。挪威乐团 The White Birch 的主脑 Ola Fløttum 特地为电影
所创作的片尾曲〈Lamentation〉,在画面嘎然而止的一段空白后缓缓响
起,清冷的旋律呼应 Anders 最后的选择,听起来如此苍白惆怅,久久
不能抽身。
作者: w223357 (搭啵U...)   2013-07-25 17:46:00
推~~ 我超喜欢A-ha。这部电影既美丽又沉重,让人无法自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