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电影板顶多只是附和一些主题文,不然就是推推文。
想不到首篇雷文,竟然是写给<天台>。
(防雷线)=========
一.楔子
某一个夜晚,进了戏院看了“天台”。我怀着满满的爱来到天台,有人却把它倒空。
那个人,就是12年来我把他当神的周杰伦。
二.玩耍
如果说,周杰伦首部执导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就像他首张专辑一样,
是把内蕴多年的创作能量一次爆发。那第二部自导自演的“天台”,
就是将他在戏剧上一路走来,被诟病的缺点全部集合引爆。
一如“熊猫人”,根本就是找三五朋友来拍著玩。
的确,周杰伦自己也曾说过,拍熊猫人是圆一个梦想。
OK,姑且肯定他愿意花钱成就梦想、走出另类戏剧格局的勇气。
但是,当他以另一种创意勇气,去打造台湾歌舞(歌武)新类型电影。
开拓不一样的取向,吸引观众进场。而他所端出的作品水准,
却只和“熊猫人”不相上下?
三.歌舞 ? MV ?
网络影评以最基础的程度来分:好雷、普雷、负雷。
天台的三分之一是负雷,主要批评就是演员演技生硬、剧本贫乏。
好雷加普雷占三分之二,主要肯定歌舞的创意和美术场景服装的用心。
演员就不谈了,周杰伦爱找自己朋友当主角群、爱在马路上发掘新正妹当J女郎,
那是他的权利。但满足进场观众两小时的感官刺激,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首先,天台歌舞场面呈现的方式,大部分像在拍MV。
简单来说,就是演员舞群在摄影棚就定位唱歌跳舞,然后摄影机切换角度分镜。
MV与歌舞剧的差别,取决于导演的场面调度。如何让演员利用场景道具,
达到又唱又跳又演的效果。
撇开好莱坞歌舞片不谈,有看过陈可辛导演的<如果 爱>,应该就知道我说什么。
歌舞剧最重要的,不只是会唱会跳,重点是还要会<演>。
“天台”的歌舞桥段,直到情人湖夜市、天台住户共舞、月光下告白几场戏,
才有这样的雏型出来。但很可惜,也大概不超过两分钟就结束,
这也是这部片令人纳闷的一点。音乐才华洋溢的周杰伦,亲手打造的歌曲,
每首都是短短的、短短的,有时候情绪还没被带起来,火就熄掉了。
开场的波爷、龙门澡堂的打架舞都是如此。<
波爷>这段歌舞竟然还是以纳豆出场要摸女舞者胸部,而被呼巴掌作结。
而澡堂打架舞选的是最适合撩起观众情绪的探戈节奏,却也是在两分钟之内草草收尾。
唯一比较有完整性的歌曲就是主题曲<哪里都是妳>。
无奈,它的呈现模式又掉回MV的窠臼。
四.演员
唱跳曲目的篇幅不大,代表的就是靠演员对白的戏仍旧占大部分。
可是前面已经提过,演员演技不足以撑住这部戏,纵使请来老牌硬底子、戏精,
例如:
雷哥-王学圻(影帝等级,梅兰芳、十月围城、剑雨、赵氏孤儿)
茉莉姐-徐帆(影后等级,唐山大地震揪心的演出,导演冯小刚的太太)
波爷-曾志伟(影帝等级,作品..不胜枚举)
心艾爸-钟镇涛(戏剧作品种类五花八门)
可是除了阿B之外,其他人出场次数少之又少。
场景一两个,戏服只有一两套,感觉就是一两天拍完就收工回家。
况且角色扁平到极限,一点点背景介绍都没有。
茉莉姐除了作菜手艺好,关心主角群,其他没了?
雷哥除了霸气外露,其他没了?
波爷除了爱钱又好笑,其他没了?
更别说那位从头到尾只有逞凶斗狠的反派红头。
周星驰在电影“功夫”里,至少还用了极少许篇幅去描写
洪家铁线拳、五行八卦棍、十二路谭腿,
三位师父退出江湖,隐身大杂院,与过往恩怨一刀两断的情感。
(写到这儿,我想起来,曾志伟演的波爷有说过自己当过武行,嗯,然后呢?)
就因为硬底子绿叶能为电影注入的能量被稀释到奇惨无比,
导致沉淀下来的只剩下周杰伦、李心艾、柯有纶、黄俊郎、弹头、所组成的主角群。
偏偏他们的表现只有乏善可陈能形容。阿KEN与纳豆串场性质居多,
过多的搞笑任务落在黄俊郎身上,很可惜,他这次并没有完成任务。
柯有纶,演的实在是太客气了,不敢抢老大丰采吗?(阿泰,你当团长的时候不是这样啊)。据说是在马路上相中的女主角,李心艾。不解释,老话一句,导演或制片喜欢就好。周杰伦,揽所有工作于一身,选了一个像自己的角色来省点力。OK,但整部片自顾自的武打耍帅,这不就是他一路走来被批评最
凶的演法吗?回头看不能说的秘密里的叶湘伦,是个只会弹琴的木讷学生。再看看头文字D,除了尬车,其他什么都不太懂,女朋友在搞援交都不知道的藤原拓海。天台这位又痞又会打又会唱歌跳舞又受到大哥极度欣赏的男主角浪子膏,设定上本身就出了很大的问题。
请教周董,这部片到底是要拍给大家看的?还是拍给昆凌看的?
我想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五.回头路
看完天台,心情恶劣到现在已经进入第14个钟头。
脑海中,还是不断浮现“不能说的秘密”。
做不一样的尝试,很棒,但走回头路是另外一码子的事。
音乐元素是不相上下的,前者古典、后者原创。
但是在衔接度来说,<不>片很精准的让这出剧都铺陈在古典钢琴音符的隽永之上。
天台的原创曲目,却因为风格不一、长度过短、导致整出剧前中后节奏进退失据。
打着歌舞(歌武)为卖点,音乐性是如此断断续续。具体来形容,
音乐一进就让人出戏,音乐一停,又让人错愕。(内心OS:唱完了?)
而男主角的设定就无须多说什么,前面已经比较过。
女主角的部分,<不>片虽然有强大的影后桂纶镁,可是也有一个初出茅庐的曾恺玹。
看看她演的晴依,再看看天台的心艾。感受一下她们彼此诠释能力的落差。
在剧本对白的部分,天台已经口语化到主角们始终在瞎扯淡、闲哈拉的程度。
这不是坏事,的确,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但太多了,
艋舺的四个太子帮也是整天闲扯,但是偶尔到位的几句话
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他们的兄弟情谊。再来看“天台”的浪子膏,
一个整天跟朋友打嘴砲把马子的少年仔,要怎么去获得观众的共鸣和感动?
“不能说的秘密”的对白虽然也有些年轻人的用语,还有周杰伦的卤蛋口条。
不过当你听到“路小雨”问“叶湘伦”
"为什么你喜欢用一只手弹琴"
"因为另一只手才能牵妳啊"
这些台词带出的认同与感动程度,绝对高于
"一个是有钱男明星,另外一个是穷小子,但生活多彩多姿,如果你是女生会选谁"
这种已经刻板到不行的台词。
六.补血囉
那一年,我大二,周杰伦发行个人首张同名专辑,成为我音乐上欣赏的偶像。
他拿下金曲奖最佳专辑,跳上舞台,被颁奖人伍佰推下水池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11张专辑,我都有买。上百首歌曲,只要有歌词,我全都跟的上。
然而音乐只是我的喜爱,并非我的专长。
电影、戏剧才是我的兴趣,也我念书时的主修科目。
或许有人会批评我,用太高的标准来检视国片、不要拿好莱坞来比。
嗯….有吗?
我从头到尾只拿了“如果 爱”和“功夫”当做例子,好莱坞片一概不提。
而且,如果真的是周杰伦的影迷、歌迷,不就是应该用高标准来看待他的作品吗?
周董总是说当皇帝,而现在他身边的氛围,的确也像是个皇帝。就像电影里演的,
一堆人围着他叫大哥、什么事都由大哥出头,大哥喜欢的女孩就赶快叫大嫂。
有没有人负责让他知道,作品应该改善的地方在哪里呢?至少在“天台”中
有很多东西是有讨论空间的。但是最后它依旧曝露在那里,无人闻问。
七.尾刀
突然,我想起自己还是买了他九月份摩天伦演唱会的门票。
洋洋洒洒批评,到头来还不是要进场让他赚。
“音乐,本就非我专长,反而是周杰伦之所以为周杰伦的灵魂。
当光阴掠过,此时此刻的灵魂是更加茁壮?抑或在反噬过往的荣光?”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