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听风者》的一些历史背景

楼主: Dionysus (因信称义)   2013-07-09 07:14:00
  故事的背景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的1949年10月。
  中共解放军二野、三野并四野之一部与陈赓谢富治独立兵团已于同年稍早的4月21日
发动渡江战役,旋即于4月23日攻陷国府首都南京。早于国府残存的机械化有生战力在淮
海战场上陷入被动重围之时便通电下野的国府中央系统最高领袖蒋中正,此时已将国府中
央系统军政经力量向台湾方面移转,并试图在中国大陆岭南的广州与大西南的成都一带维
持国府军队在中国大陆上的最后战略固守据点,期待如对日抗战时一般苦撑待变徐图再起
;桂系的国府军武汉剿总司令白崇禧此时与同系代总统李宗仁将所部撤出已无险可守的湖
北与湖南等北伐后桂系经营多年的地盘,试图将桂系残部集结整编于故乡广西以固守抗共
,两湖一带只剩下国府军湘系将领程潜所部地方杂牌军。经过四年的内战,曾经拥有庞大
美械装备与军队数量优势的国府军在中国西北到东南之间的广大地域上只残余无力建构有
效防线的两百万部队,其中,新一军与整七十四师等久经战阵的精锐美械部队更已消耗殆
尽,而诸多长年受到蒋中正排挤的地方军系杂牌军眼看着大局已定也盘算著投共求生而开
始有了贰心。
  到了《听风者》电影故事开头的1949年10月,中共解放军已突破两广北方的五岭防线
,广州不久即告失守,国府军队与中央政府开始向四川方向退却,试图在大西南的成都平
原一带巩固国府在中国大陆上的最后战略反攻据点,蒋中正更派遣出身四川而曾在北伐时
为北伐军顺利入川立下汗马功劳黄埔嫡系爱将、参谋总部作战部长郭汝槐率国府第22兵团
进驻四川战略要地宜宾,积极部署大西南最后反攻基地──然而,事与愿违,同年12月,
实为中共地下党员的郭汝槐在宜宾阵前起义,国府军成都保卫战作战计画宣告破产,中共
解放军如秋风扫落叶般直扑成都,川西决战失利后,向来备受蒋中正不信任与刻意排挤的
残存的国府军川军刘文辉、邓钖侯与滇军卢汉部相继投共,广西不久也告全境失守,于是
,除了孤悬西北旋即被歼的国府中央军胡宗南部与新疆地方军系盛世才部之外,国府在中
国大陆的本土上失去了最后的反攻基地,反攻大陆自此便只是渡台国府高层乃至于基层军
民午夜梦回思乡情怯时的呓语,蒋中正则于成都陷共前仓皇搭机赴台,临行前下令枪决包
括杨虎城在内的亲共政治犯,这是后话。1949年10月,由于国府军中央军系与地方军系展
开国府在大陆本土上最后的困兽之斗,国共军政大搏斗的最后一幕也是最惨烈的一幕遂在
中国西南天地间拉开了序幕,而伴随着军事斗争,国共之间沉默的战争──情报战,也就
同时如火如荼地展开了,除了前线的军事情报战,在已被中共控制的上海等大都市里,国
府撤台后遗留下的亲国府政经势力此刻也开始化明为暗,改换上与中共政权合作的“爱国
商人”身份,试图保存实力以待国府反攻大陆,因而也就与中共情报单位701展开了惊心
动魄的殊死情报斗争。
  电影情节就不多谈了,以免有雷影响有兴趣观赏者的兴致。
原文转载自原PO部落格文章《《听风者》观后有感》
原文网址: http://www.wretch.cc/blog/dionysus1101/9828774
作者: woti (.......)   2013-07-09 14:16:00
有几句像绕口令....
作者: jarheadevil (初号机)   2013-07-09 14:53:00
国共战争其实还蛮有戏剧性的,不亚于二战
作者: phoenixhong (凤凰红)   2013-07-09 16:53:00
郭小鬼打蒋校长的这巴掌真响
作者: lave70   2013-07-09 20:31:00
中共方面吸收和扩充的速度真的很惊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