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时间:102/6/28
观影地点:新光影城 (有手扶梯以及楼梯可步行)
* 院厅外有厕所,进入院厅后也有,不必在外面大排长龙。
如果有兴趣可前往观影时间:
2013 6/30 21:30 西门新光影城一厅
2013 07/4 18:50 西门新光影城二厅
预告片网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6Q5mlBcbU0A
=========================以下有雷===========================
“都更”,是近年很热闹的话题,让人调正肩线想挺身面对的议题,这部片里也讲都更,
可是它用另一种方式,很缓慢的把这件残酷与改变的事情再嵌回我们的生活面,不仅仅是
房屋的改建,有许多有形以致于无形的更新与变化,都在轮转间压损、牺牲并且遗失。
“阿里”住在公寓大楼的地下室,当了八年的管理员,时刻等待住户的通知与发落,替他
们溜狗以及通报处理杂务,有老婆和气喘的女儿在老家,有经济上的压力想快和家人团聚
过好一点的生活。
“米萨先生的生活”,一个老头摆着稳定的步伐,用他自己的速度照着脑中的地图在城市
中像定点巡逻一样,拜访固定的店家,购买快一点或慢一点的闹钟,店家只为了他进货的
报纸,修理旧式机械的店家,还有习惯的用餐店铺,聊及他的收藏,聊及他的过往,还有
去旧书商询问某套百科全书的第十一册。他的口袋中是杀价买来的手摇式手电筒,他的公
寓里摆满他的收藏品,从1950年至今的报纸,酒、邮票,甚至曾经送出又拿回的小玩
具,连食品上的标签也会收藏,而楼上住户的漏水困扰了他,请对方找工人来处理以保护
他满室的收藏,却换来市政府人员的勘查与威胁。
如果你有看预告片会听到一阵咖擦咖擦的声音,那就是米萨先生经过的声音,面对停电或
前往阴暗的仓库都需要这样东西,生活中的娱乐就是看猜谜节目,大楼因为都更所以他需
要整理他的收藏,于是雇请管理员阿里替他跑腿,阿里在跑腿的过程中几乎就是行走一次
米萨先生的行程,逐渐认识到米萨先生原来是个学识丰富的家伙,年轻时还是少数去美国
史丹福留过学的人,也因为米萨先生的雇用,他才得以去市中心看见工作机会,认知到许
多事物的价值,片中出现他点滴去贩卖掉一些米萨先生的收藏,让人一边生气又看见他买
玩具给女儿的喜悦,这个亦正亦邪(?)的脚色,在我看来就和“都更”一样,因为米萨先
生,他终于离开潮湿的地下室,住在有窗户、阳光、厨房流理台的公寓里,得到市立图书
馆的工作,并且有社会保险。
“遗失”,那么真正遗失的又是什么?
我很喜欢电影片段间用各种声音所做的影片衔接跟场景切换,无论是滴水声或是米萨先生
录音机里放送出的各段过往的对话,用稀少但精简的对话,就可以认识米萨先生的年少,
不用旁白简介或是他自己说明,就可以听见他的历史,在史丹佛大学唸数学跟电子,发明
研究电晶体,设立土耳其警察局的电台等等,影片中还出现在他遇见一名女研究生问他是
否认识鄂图曼土耳其文,他问说你研究这个没有学过?女孩回答说学过但是太难了所以没
有继续学下去,而米萨先生只是小时候唸过两年的可兰经。
那些过往的经验、历史,甚至面对人、事、物的方法与态度,在我们来不及认识以前,或
许就在无以为意的翻新中被割舍掉了。
米萨先生说:这城市不流行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了。
我想,最可悲的遗失,是人们从不知道自己真正遗失了什么。
真正遗失的存于对更新流行的追求中,或是在别人的追求与翻新中将其认为的陈旧与阻碍
搅成碎片,消失在尘埃间,或许是收藏带来的尘埃让米萨先生的支气管脆弱,但比起这个
部份,这些收藏却帮他吸走了这座城市所带来的噪音。
最后当米萨先生走进阿里空荡的地下室旧居,
只剩下一张红桌子,上头摆着绿色毧面的第十一册书。
但是,一到十册已经被阿里卖掉了。
前面说到阿里和都更的亦正亦邪(?),应该说这些转换的是与否
是别人难以下判断的,如同米萨先生在追求收藏品的过程中,
老婆出走,对其他人事物相对产生关心的限度,
寻觅已久的第十一册书获得了,一到十册却遗失了。
不过我想以他备份的习惯,搞不好屋子里还有一套?(笑)
这是一部好看好听的片子,来杯苏联红牌伏特加+樱桃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