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资本爱情故事

楼主: prc (小波的大玩偶-:D)   2013-06-08 03:22:40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ewavers/posts/673557922671330
短评:虽然不是Michael Moore最好的作品,但依旧十分值得一看,因
为当片中的相关专业人员都说不清楚何谓金融衍生性商品时,可以该
问题之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之一斑。Michael Moore真是美国人的良心代
表。
然而忠言逆耳,详细论述的部分笔者打算交代一些在观影过程中
所产生的疑虑。原则上笔者的立场和Michael Moore是极为相近的,但
有效的立场必须建立上确切的事实以及有效的推论上,在这个阵营中
笔者大抵也最适合做这个最不讨喜里外不是人的工作,但没有办法,
你如果不挑自己的毛病,和你相反立场的人迟早也会挑出来。
首先笔者的疑虑是:当Michael Moore拍摄那些无家可归房屋被银
行拍卖的人们时,却总是没有交代他们的房子为何会被拍卖。尽管我
们都认为人民有居住权,但同时我们也认为理性人必须为他的行为负
责,而这时他所拍摄的案例可能就会有矛盾:因为他们可能是因为自
己的行为,例如理财不善,所以才导致类似的下场。建议这方面要交
代清楚,并且把拍摄对象锁定在因为银行贷款利率过高而缴不出利息
的人们,因为片中其他部分也提到了那些华尔街的权贵是如何拥有上
百万美元的贷款优惠,如此一来两者相较就可以马上分辨是谁顶着自
由经济的口号招摇撞骗。
再者Michael Moore并未清楚交代那些美国工业萧条时期工厂倒闭
的确切原因。这绝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纪录片导演根本无力处
理这种在学术上具有相当争议的重大历史事件。但既然这是一部公开
放映的纪录片,没有交代清楚是不争的事实,除了笔者以外,一定也
会有其他的观众发现而对片中的立场采保留态度。工厂倒闭工业萧条
的确会导致失业率上升,但资方应该受到谴责的前提是恶性倒闭或是
其他类似性质的行为。片中似乎有谈到一些可能的原因,但对笔者而
言似乎说得不是很清楚,或者不具有决定性的说服力。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将欧巴马纳入拍摄题材实在是一个太危险的铺
陈了。尽管欧巴马在议题上比较倾向于支持人民,但这样的桥段很容
易被人扣帽子,但这可能也是不得不然,因为片中比较愿意指责美国
政府官商勾结的政治人物,往往都是民主党的议员。还有片中所提到
的日本社会福利制度似乎也太过简略而令人存疑。
但这依旧是一部当今台湾受薪阶级都该看看的纪录片。片中Michael
Moore再度言必信行必果,前往华尔街要求逮捕那些经济罪犯;此外也
让我们看到美国企业为了赚钱之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还有帮员工保死
亡险,好在员工过世后领取上百万保险金的荒谬情况(片中指出资方
甚至有一个轻蔑的词dead peasant来称呼这样的手段)。当Michael
Moore说出“我拒绝住在这样的国家,但我不会走”时,真是公民不服
从的最佳表率;不要再相信那些手持绿卡满口胡言的政客了,台湾劳
工真应该向片中那些勇于争取自身权利的美国罢工劳工看齐才是,否
则拿自己的身体过度工作,结果健康成本转嫁到健保上,但涨价的健
保费却又是劳工自己掏腰包补齐,只要是人都应该对资方这样糟蹋劳
工的行为感到愤怒和不平,并化为言论和行动。
作者: freiheitkino (无)   2013-06-08 03:33:00
推这位导演~~也推勇于争取自身权利!
作者: orzfishball (fish)   2013-06-08 11:54:00
推这部片 值得思考的资本主义
作者: akrsw (quo vadis?)   2013-06-08 12:18:00
推本片。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3-06-08 12:31:00
第三段的质疑,可能要放回07年金融风暴的情境下去看,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3-06-08 12:32:00
风暴的起源在于金融机构以高利率滥放房贷给高风险客群,再把这些高风险房贷证券化,包装成高获利的创新金融商品出售。就风暴的引发来说,金融业的责任确实远大于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3-06-08 12:33:00
一般人,政府却还得用税金去救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业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3-06-08 12:34:00
者,所以引发众怒。Moore拍片的当下(09年),相关的讨论已充斥于传播媒体,
楼主: prc (小波的大玩偶-:D)   2013-06-08 12:34:00
啊太好了感谢回文 我的确说得有点不清楚 我比较质疑的是美国
楼主: prc (小波的大玩偶-:D)   2013-06-08 12:35:00
汽车业倒闭时的问题 那时是何时? 好像大概是六七零年代?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3-06-08 12:35:00
至于第四段,如果原po看过Moore的处女作Roger & Me,就会暸解他并非不在本片清楚交待,而是很久前已探讨过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3-06-08 12:36:00
,Roger & Me的场景Flint是Moore的老家,后续几乎每部作品,他都会回到这里拍拍老乡亲,是有用意的。Flint所处的rust belt,在八十年代去工业化的原因与进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3-06-08 12:37:00
程,应该也不算在学术上有重大争议,就是Neoliberalism(Globalism)的实践而已,只是拍出来大概会变成枯燥的政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3-06-08 12:38:00
治经济学教学片,不符合Moore的风格走向吧!
楼主: prc (小波的大玩偶-:D)   2013-06-08 12:38:00
好的谢谢 请问可以借转吗 <(_ _)>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3-06-08 12:39:00
当然可以,不用客气 (:
作者: YouthSouth (xenitis)   2013-06-08 12:44:00
抱歉更正 Globalism应该改成Globalization(全球化)
作者: yoco315 (眠月)   2013-06-16 10:26:00
另外推 SiCKO 超级好看 T_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