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初看完金凯瑞的Yes man,我第一个想法其实也是:
: “干他妈的好有钱啊...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 “我也好想学其他语言、学开飞机、学音乐,到了机场看下班飞机开往哪就去哪玩”
: 但这部片并不是要你去做跟主角一样的事情
: 每个人的经济能力都不同,背负的生活压力也是
: 一个自由的大学生看了这部片可能开始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充实自己
: 一个退休的中年人看了这部片可能开始上社区大学结交同好
: 这些很需要花钱吗?我想不会
: 大多数的电影是为了传达理念、虚构一些情节而成的
: 你说的励志书籍也是
: 重点不在于他们的处境是不是你可能拥有
: 而是在你能不能将他们的理念套用在"你自己"的生活上,做己力能及的事情
: 这才是观影人该着眼的重点
有些人叫我只适合看纪录片 有些人觉得我没看到重点
但是 我着重的是主角本身的言行根本就超中二 自我中心又自私自利
无论他是电影还是纪录片 无论这是不是重点(很显然不少人认同我关心的点)
我不能评价角色的言行吗? 啊这个版不是很喜欢讲什么作者已死
伟大的作者都死了 怎么其他同为观众的人 还自以为更有资格压迫我啊?
前面有人说 不要为了工作放弃很多事情 这篇说 经济能力不是关键
很多人之所以为了工作放弃很多事情 不是因为他们笨 而是因为连房租都付不起的时候
还谈什么梦想和热情?
当很多人一天工作十几小时才勉强温饱 你还要他们继续对上司交办的工作say"YES"?
无论"没问题先生"或"两个傻瓜与一个中二" 都不会是经典作品
原因之一 就是触动人心的程度太贫乏
翻开IMDB250名单 光看前十名 每一步都是触动人性身处的经典之作
第一名的刺激一九九五 我不会说太唬烂 怎么可能这样挖下去没被发现
因为主角在极为痛苦的情境之下 依然抱持的乐观态度与对生命的热情 感动了我
第二三名的教父 他道出一个人为了生存 而不得不出卖灵魂的悲哀
别忘了Michael从年轻就想和他的家族划清界线 但是当家族有难
他二话不说 开始一连串的谋杀 贿赂 妻子的离去 哥哥的背叛
他都必须坚强地承受这一切 甚至必须冷血地杀掉哥哥 以免他再次谋杀自己
他没有爸爸那样的背景和时间 所以他必须越来越阴狠 最后连儿子都唾弃他
这和那些为了工作 什么都愿意放弃的人 有什么两样?
教父道出 为了工作而被迫放弃许多事物的人的心声 所以他是男人的经典
"两个傻瓜与一个中二"
如果真想批判为了工作放弃一切的人生 他对那些出于无奈而出卖灵魂的人
缺乏一分体谅与理解 正因如此 他显得肤浅
如果真要鼓吹创意与热情的学习方式 他对于那些创造力较差或还没找到热情的人
缺乏一分同情与帮助 正因如此 他显得中二
你知道吗? 人的创造力也有高低之分 在越是讲究创造力的环境中
创造力差的人越吃亏
讲热情 很多人活到五十岁了 还是不知道自己的热情何在
只希望身体好一点 退休金多一点 酒店小姐收费低一点XDD
找热情 有那么简单吗?
很多人没有什么创造力 没有什么热情 但是她很认真背书进不差的学校
然后努力做好主管交代的工作 这样养家活口 结果被主角羞辱成那样?!
是的 无声火耍了些手段 偷偷放色情杂志 但是谁为了竞争没有使过小手段?
谁为了出头没有超速或闯红灯? 中二揽叫有资格这样修理他吗?
这部电影 也许是一时的焦点 但太容易被相同性质的作品取代掉
因为他缺乏对于不同想法的人的同情与尊重
天下杂志十几年前做过一个纪录片 找三个学生 记录他们在新的升学制度下的生活
北一女那个 说他每天这么痛苦读书 搭公共汽车上学都不知道自己活着为了什么
说著说著就哭了 另外两个 一个是棒球小选手 说他长大要打职棒 另一个是国中生
上课很踊跃发言 也很有自己的想法 非常投入课堂讨论 也找很多课外资料
十年后 该死的天下杂志又找上这三位 你知道结果如何吗?
棒球小选手在染布工厂当工人 烦恼著薪水不够养活太太和小孩
独立思考又热中讨论的国中生呢? 他在邮局当分信的工读生
对于当年的教育方式 她红着眼眶 说她后悔自己没有更认真准备"考试"
哭着说不知道活着的意义的高中生呢?
他刚念完美国西部的名校 准备参加Google和甲骨文的面试
他脸上灿烂的笑容 充满热情的眼神 相对其他两个学生 真的极为讽刺
我有热情吗? 我的热情就是赚钱 我有创意吗? 有创意我的鸿海就不用代工了
我只想赚大钱 结果呢? 现在还不是一票台大学生把我当神一样拜!
林志玲和刘嘉玲任我挑选 现实世界的蓝秋 现在还在我的土城虎跃厂加班哩!!!
最后
这部片的确烂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