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鸿门宴传奇

楼主: kea (推理小说<亲爱的你>出版)   2013-04-19 19:08:37
《鸿门宴传奇》
http://blog.udn.com/Kea0111/7522094
看过《见龙卸甲》、《锦衣卫》后,大概可以归纳出几个李仁港历史电影的特色。第
一,兵器都是亮晶晶的,看起来是用不锈钢打造的;第二,音乐很不悦耳,有些桥段喜欢
用奇怪的声乐来打断情绪;第三,服装不甚考究,战甲则一律走日本战国风,在《鸿门宴
》中连军旗都日本化了,我还看到某些近似家纹的图案;第四,选角一定有一个以上的失
败。
总结来说,李导演对历史有其想法,也有新意,但缺少技术,以致于他想表达的感情
常常只能用台词唸出来,或用画面大喇喇地传达,缺少优秀导演那种“以戏酿情”的厚实
手法。
这部《鸿门宴》讲的是寻常不过的楚汉之争,这段历史本来就被司马迁写得像传奇一
样,从刘邦、项羽、韩信、虞姬、吕稚等,每个人物都有特出的个性,电影、电视、漫画
也都已经改编过数次,大抵不脱项刘二人性格对比、刘邦在鸿门宴上千钧一发逃命、最后
项羽乌江自刎的几个段落。这部《鸿门宴》也不例外,当然很多地方有新意,不过败笔之
处也不少,总归起来还是落个普普通通。
故事采倒叙法,一开始已是刘邦逝世后十二年,太傅刘玄(午马)带了一队太学生,回
到当年鸿门宴场地,想要向刘邦致祭。但见鸿门大殿里头摆了一盘未完的棋局,东西座位
各有几座没刻字的牌位,大家正纳闷间,一个神秘老者突然出现在殿里,他似乎很懂当年
鸿门宴的经过,要说故事。
单从这一个开头,我们大概就知道编导没啥历史概念,“太傅”一职在汉代是上三公
之位,西汉不常设,根本和“学生”扯不上关系;第二,西汉太学创于汉武帝时,那是刘
邦过世后约50年后的事,在电影的时空内也不该出现“太学生”这种名词。
不过这种倒叙开头也颇吸引人,让我以为导演要做什么大翻案,重写鸿门宴上不为人
知的一段。
故事倒转回刘项第一次见面的场合—刺秦。趁著秦始皇出巡,项羽(冯绍峰)带了一队
人马伪装成秦国官员,伺机动手,却发现刘邦(黎明)也带了一队人马装成官员要行刺;正
当双方都因为搞不清对方底细,犹豫不敢动手时,竟然还有第三队人马,这是正港刺秦客
张良(张涵予,可是他的造型好像新水浒的宋江)带的“张良六勇士”,他们以历史纪载的
方法:丢重物攻击秦皇车驾,但最后还是失败。
历史上,项刘二人都没有参加过刺秦,倒是秦朝的纪律也太松散了,竟然可以让三队
刺客混进来,嬴政能活那么久真的是靠浑天宝鉴了。
故事随后发展到双方起兵的部分,楚怀王因为怕刘项二人势力过大,所以发下“先入
咸阳者为王”的命令,目的是要挑起二人互斗(这边还插入个“向三兵法女神”问计的奇
怪桥段)。这计策很快就收到效果,项羽私心自用,要刘邦护送他老婆虞姬(刘亦菲)回家
,他自己带兵去迎战秦军主力章邯。
刘邦此下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不能取咸阳让他心里很干,另一方面可以跟嫂子相处
,又是一大诱惑。原来刘、项、虞两年前在同一天碰过面,虞姬被秦朝官员调戏,项羽抢
先一步跳出来英雄救美,刘邦就是跳出来前想了一下下,结果虞姬就变成了他的大嫂。
不过刘邦这两年来一直都在意淫大嫂,动不动就看向虞姬坐的那辆车;护送虞姬回家时,
走到一半,刘邦改变心意,改走小路突袭咸阳,还故意和虞姬共骑一马,有种假好心送朋
友的女朋友回家,骑车载她,暗爽在心里一样。
结果就如史实所载,刘邦带着少量部队,走小路突袭咸阳,秦皇投降,刘邦封存财宝
,约法三章,但最重要的是,刘邦查访了在咸阳中靠赌棋为生的张良,张良为刘邦策画:
以百姓登城防守,则项羽爱惜名声,一定不会强攻,只会谈判,张良另有知交项伯在楚军
内,可通传情报。
另一方面,项羽的智囊“亚父”范增(黄秋生,造型像风云中的剑圣)也出场了,他号
称天下第一棋手,他对张良的计策设下反计:刺杀楚怀王,将罪名压在刘邦身上,趁鸿门
宴时一举杀之。
范增的计很强,但他算漏一点,楚军中有抓爬仔项伯,他派了韩信(安志杰)去给刘邦
通报此事。韩信在电影中是一个高傲的武功高手,可以一边喝酒一边干掉樊哙和夏侯婴,
他的口头禅是“事后我要得到我应有的”,十足十的野心,不过倒看不出他是绝世名将。
他第一次来见刘邦,传递了鸿门宴和刺怀王的消息,张良就请韩信去保护怀王,同时取得
怀王的特赦令,保刘邦的命;张良又出一个下三滥的招术,派刺客去杀范增,只是最后这
刺客太肉脚,被项羽擒获。
第二天鸿门宴登场,项羽占尽优势,而刘邦的策略则是“趁项羽大意,让他下错一步
棋”。鸿门宴一开始,刘邦就摆低姿态,答应交还咸阳,奉上玉玺,只有虞姬,他没有松
口奉还;接下来换张良出头,他就很呛地要跟范增对奕,若范增赢了,刘邦才交还虞姬。
范增科科笑了一下,要张良跟他同时下五盘盲棋,还推出前晚来行刺的刺客,张良输一盘
,就从刺客身上割下一个部位。
结果张良前四盘全败,那刺客将死,张良手下的人控制不住,出手攻击项羽,正好给项
羽杀人的名义,项羽一出手,那些什么刺客、樊哙都不是对手,刘邦没天剑跳下去打当然
也是惨败,正当项羽要一剑砍下刘邦的脑袋时,韩信带来怀王的特赦令,还说八路诸侯汇
聚咸阳,为项王祝贺。这下项羽杀不了刘邦,但他要刘邦亲手杀了张良,以惩张良主谋行
刺,刘邦忍痛下手,但反而是项羽救了张良,大笑而去。
其实就是张良设计让项羽下错的棋,此宴一过,张良就假装对刘邦灰心,转投项羽帐
下,并极力挑拨项羽和范增的关系(正史上是,张良没有随刘邦去汉中,而是陪韩王留在
项羽身边;挑拨项范的也不是张良,是陈平),最后范增终于伤心退休,只留下一个锦囊
给项羽。张良还去探望老病在家的范增,范增希望张良可以下完那第五盘棋,并说这是盘
双方皆输的棋。
失去范增的项羽马上就成为脑残,大张旗鼓杀了楚怀王,然后攻打刘邦,招来天下诸
侯的围勦,最后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与四面楚歌之计,兵败垓下。乌江自刎一段,项羽和
虞姬在大军面诀别后,双双自杀,不像一般故事写是先霸王别姬,项羽杀到剩二十八骑才
自刎。
但故事到此还没完,刘邦在项羽营中找到了范增留下的锦囊,里头说韩信、张良等都
愿意投靠项羽。就这一个锦囊,招来刘邦大杀功臣的下场,韩信被杀,萧何被刑,连正史
上安全退休的张良,也被追杀逃亡;。最后张良逃过一命,在刘邦死前见了他最后一面,
刘邦说鸿门宴的代价,就是他失去了相信别人的能力。
最后视角拉回太学生身上,那个说故事的神秘人,当然就是张良。他做的最后一件事
,就是将鸿门殿上虞姬的无字碑,挪回项羽身边,显然当年刘邦不愿意做这样的安排。
整体来说,虽然故事、服装、细节很不历史,但导演想诠释的内容还不错,我自己看
起来,故事主轴是张良和范增之间惺惺相惜、又互为仇敌的情节,这是最深刻动人的部分
。张涵予独特的嗓音,听起来有点变态但相当有磁性,将以往低调、顶多以拣鞋闻名的张
良,诠释出一股特殊的霸气;黄秋生老谋深算又带点跋扈的气质,也很适合亚父这个位置
,两人在鸿门宴上下棋,张良四盘皆输,却没想到关键是在第五盘棋上,最后项羽失了天
下,但刘邦也失去自己所有的兄弟,诚然是双方皆输的结局。
其他角色上,黎明的刘邦也完全和历史或戏剧不一样,并没太多痞子面向,仁义那面
也没太多表现,他的头巾造型有点像上衫谦信,表现上有点像刘备,虽然企图是演城府深
沉的角色,但感觉还是太一号表情,少了点柔软的部分。冯绍峰的项羽则大概维持旧有形
象,帅气但无脑,他身上一直都披很厚的披风,让我觉得行动不太方便,但这部戏没抓到
项羽的悲剧性,所以最后乌江自刎那段,整体情绪有点弱。另外陈小春的樊哙,也是一个
不正统但满有趣的角色,有把樊哙那种重情义的感觉演出来,虽然还是看起来像山鸡。最
后,失败的选角就刘亦菲,她是惟一女角,没有其他衬托,感觉她只是个累赘,想不透刘
邦或项羽出兵一定要带她,她的肢体和表情都很僵硬,找回自己琵琶时转一圈的表演,感
觉不出来她是演那么久的演员,她在每部戏中几乎都一样。
整体来说,如果不那么在乎历史环节,这部戏的内容还是不错的,比起《见龙卸甲》
和《锦衣卫》都来的扎实。但如可以让一些场景更写实(ex下围棋不是那样下的),人物情
感更厚实一点,会让作品显得更温润,不会动不动就跑出港片或是港漫的感觉。
作者: Marsoctopus (`Marsoctopus)   2013-04-19 19:37:00
很精采的评论。
作者: mystt   2013-04-19 19:38:00
NICE
作者: ps20012001 (开始想明年新计画)   2013-04-19 19:40:00
XD..李仁港的历史电影当成同人志来看就好了
作者: ps20012001 (开始想明年新计画)   2013-04-19 19:41:00
题外话.其实最不爽的是赵云大人的头盔啊..X的.丑到暴表
作者: wylin (搭不溜歪欸楼哎嗯)   2013-04-19 21:23:00
好评!导演不予置评。
作者: mattina (无限透明的蓝)   2013-04-19 23:39:00
没看过电影,不过这篇写得满好看
作者: aluba90544 (我有霸王色的......宅气)   2013-04-20 00:25:00
介绍人物背景一定要有水势....有点烂...
作者: artwu (低调才是王道)   2013-04-20 05:17:00
张良的造型跟新水浒的宋江一样啊....
作者: issue708 (一起去飞行)   2013-04-20 10:06:00
整部片被拍的好像刘邦打败项羽只是为了虞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